火范文>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风寒身肿

风寒身肿

病证名。身肿类型之一。《症因脉治》卷三:“风寒身肿之症,恶寒身热,身首皆肿,风胜多汗,寒胜无汗。此外感风寒,即金匮风水皮水,从太阳经主治之症也。风寒身肿之因,表气素虚,肺气素热。表气虚外邪易入,肺气热皮毛易开。寒袭于肌表,郁而不散,则发热身肿之症作矣。”脉多浮大或浮数。治宜选用防己黄芪汤越婢汤大腹皮散等方。参见身肿、水肿条。

猜你喜欢

  • 一片霞

    证名。系指喉间色紫红。《延龄堂喉科》:“满喉俱紫,似胭脂红,不肿不烂,难治。”或指某些咽喉疾患之一种症状。

  • 三黄泻心汤

    《杂病源流犀烛·脏腑门》卷六方。大黄、黄连各二钱,黄芩一钱。为粗末,以麻沸汤浸良久,去渣,分二次服。治狐惑,舌白齿晦,面目乍白、乍赤、乍黑,变异无常,四肢沉重,默默多眠,喉蚀声哑,上唇生疮。本方组成与

  • 孙桂岩

    【介绍】:见孙志宏条。

  • 肝水

    五脏水肿病之一。《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肝水者,其腹大,不能自转侧,胁下腹痛,时时津液微生,小便续通。”多因水气凌肝,肝失疏泄所致。参见水肿、十水条。

  • 风痹

    病名。见《灵枢·寿天刚柔》。又名行痹、筋痹。《素问·痹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证治准绳·杂病》:“风痹者,游行上下,随其虚邪与血气相搏,聚于关节,筋脉弛纵而不收。”《

  • 靳若霖

    【介绍】:见靳鸿绪条。

  • 偃月障

    病证名。见清·黄庭镜《目经大成》卷二。与偃月侵睛同。详该条。

  • 痈疽五发

    病名总称。出《卫济宝书》卷上。称癌、瘭、疽、痼、痈五者为痈疽的五发。详见各该条。

  • 红芍药

    见《圣济总录》。即赤芍药,详该条。

  • 手太阳小肠经

    十二经脉之一。代号SI。《灵枢·经脉》:“小肠手太阳之脉,起于小指之端,循手外侧上腕,出踝中,直上循臂骨下廉,出肘内侧两筋之间,上循臑外后廉。出肩解,绕肩胛,交肩上,入缺盆,络心,循咽,下膈,抵胃,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