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外耳道以外的全部耳壳的统称。由软骨及皮肤构成。又名耳壳。参见耳条。
出《传家秘宝方》。即轻粉,详该条。
见《四川中药志》。为大一枝箭之别名,详该条。
见《山东中药》。即芦根,详该条。
见《浙江中药手册》。为防己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景岳全书》卷二十八。即瘟毒喉痹。详该条。
①治法。即具有宣痹、行滞、去瘀、攻下等作用的治法的通称。如通经、通阳、通脉、通乳、通便等。②通达、相通。《素问·生气通天论》:“皆通乎天气。”《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天气通于肺,地气通于嗌,风气通于
见地机条。
病证名。指先有郁痰,后因血滞,或失血气滞,日久生痰,痰血相搏而成的蓄血。其症胸部胀闷,痛处少移或不移,身体寒热,或吐血、衄血,便下焦黑。治宜导痰破血,先用导痰汤加苍术、香附、枳壳、白芥子以开郁化痰;次
伤积治法。小儿诸疾,皆由乳食无度,过于饱伤,以致不能消化,留而成滞成积。初得之时,乳食不消,并以木香丸、消积丸之类。大凡肚胀,或硬,或热,皆由内实,法当疏利。故东垣云:食者,有形之物伤之,则宜损其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