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腔。《素问·调经论》:“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气热,热气熏胸中,故内热。”
见《随息居饮食谱》。即***,详该条。
治则术语。出《素问·标本病传论》。指标病与本病并见时,一般先治其先发病(本),后治续发病(标)。王冰注:“本而标之,谓有先病,复有后病也。以其有余,故先治其本,后治其标也。”
解剖学同名骨。位于额骨与蝶骨之间,此骨有空泡小孔,是含气骨。
书名。①即徐彬撰《伤寒一百十三方发明》,详该条。②宋·李涉撰。书未传。
病名。见《外科大成》卷二。指瘰疬之坚硬如砖者。参见瘰疬条。
二十三蒸之一。见《诸病源候论·虚劳骨蒸候》。详二十三蒸。
【生卒】:约1042~1099年【介绍】:北宋著名医家。字安常。蕲州蕲水(今湖北浠水)人。自幼随父学医,对于古代医籍有较深的研究。后患病耳聋,更加专心钻研医学,他编写的《伤寒总病论》阐发了张仲景《伤寒
【介绍】:见严长明条。
病证名。见《症因脉治》卷三。指七情、房室、饮食内伤引起的消渴病。有精虚、积热之分。详见精虚三消、积热三消、消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