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饮食内伤痢

饮食内伤痢

病名。见《症因脉治》卷四。即积痢。详该条。

猜你喜欢

  • 通髯

    两颊的胡须上连耳前鬓发。《灵枢·阴阳二十五人》:“气血盛则通髯美长,血多气少则通髯美短。”

  • 津窍

    舌下廉泉穴和玉英穴(或作金津穴和玉液穴),为分泌津液的孔道,故称津窍。《灵枢·胀论》:“廉泉、玉英者,津液之道也。”

  • 医方易简集

    方书名。9卷。清·王晋夫辑(其子王鹏寿续增)。刊于1852年。本书为单验方汇编的一种,分上部、中部、下部、四肢、杂症、伤损、疮毒、妇女、小儿共9类,2400余方。并附外科大症图1卷及《遂生福幼》1卷。

  • 膀胱虚寒

    指膀胱气化功能减弱。常见于老人、久病体弱患者,多与肾阳虚有关。证见遗尿、尿急,尿频而清,淋沥不尽,苔薄润,脉细弱等。治宜补肾固脬。

  • 天旋

    病证名。清·黄庭镜《目经大成》卷二:“此症通睛,偏昃白眼斜觇,盖乾廓下倾,幼时所患者也,故曰天旋。”属目偏视,参见该条。

  • 同唾。详该条。

  • 清凉华盖饮

    《医学衷中参西录》方。生没药、丹参、知母各12克,甘草18克。水煎服。治肺痈时吐脓血,胸中隐隐作疼,或旁连胁下亦疼者。若病剧,加三七末冲服;脉虚弱,加人参、天门冬各适量。

  • 气血冲和

    指气血协调,运动通畅。气与血是相互依存的,血有赖于气的推动而流行,气也赖于血的供养而发挥作用,故有“气为血帅,血为气母”的说法。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有赖于气血功能的协调来维持,一旦失调,即可发病。《丹溪

  • 阁门

    经外奇穴名。出《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位于耻骨下缘中点,阴茎根旁开3寸处。主治竖痃疝气,气上攻心。直刺1~1.5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 烧存性

    中药炮制法之一。把植物药烧至外部枯黑,里面焦黄为度,使药物一部分炭化,另一部分还能尝出原有的气味,即存性。烧存性是直接用火烧焦,另有炒存性是用间接的火炒焦,两者操作上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