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真诠》方。防风、天花粉各五分,麦门冬、生地黄、白芍药各三钱,桑白皮二钱,黄芩一钱,柴胡八分。水煎服。治手阳明经风热而致的天火丹,症见两臂或一臂赤肿少黄色。
伤科著作。简称《跌损妙方》。题明·异运真人撰。不分卷。成书于1523年。初以抄本传世,1836年孙应科予以厘订刊行。全书由治伤总论、全身各部损伤、金疮、通用方等门类组成,并载有古代武术家治伤经验。内容
出《儒门事亲》。即疳眼。详该条。
①火指肝火,与木火刑金同义。见该条。②火指心火或火热之邪,心火炽盛可耗伤肺阴,引起喘咳痰血;热邪炽盛,热郁于肺或痰热阻肺,可出现高热,呼吸急促,鼻翼煽动,甚或咳血、咯血等症。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寻骨风之别名,详该条。
指孕妇外感的舌诊。妊娠妇女患外感病,轻则母体受病,重则可影响胎儿,辨证尤须慎重。《伤寒舌鑑》以面色诊察母病,以舌色诊察胎病。色泽鲜明,则母子俱安,色泽暗晦则母子俱危。面赤舌青,可能为死胎。
1卷。清·汪昂撰。刊于1694年。书中选录中医常用方剂300余方,编成七言歌诀200余首。分为补益、发表、攻里、涌吐等20类。每方附有简要注释,便于初学习诵,是一部流传较广的方剂学著作。刊印后相应地出
见伤寒论本旨条。
见《中国药学大辞典》。为栝楼之处方名,详该条。
①手的第五指,即末指。《灵枢·经脉》:“小肠手太阳之脉,起于小指之端。”②足的第五趾,即末趾。《灵枢·经脉》:“膀胱足太阳之脉,……从后廉下合腘中,以下贯踹内,出外踝之后,循京骨至小指外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