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见《傅青主女科》。因产时气血暴虚,血虚阴亏所致。症见睡中汗出,醒来即止。产后盗汗与内科杂病盗汗的治法有所不同。一般盗汗患者用当归六黄汤;而产后盗汗却应当调补气血,兼以敛汗,方用止汗散(《傅青主
见医学便览条。
见《千金翼方》。即蒺藜苗,详该条。
【介绍】:见张介宾条。
见《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即蛇缠虎带。详该条。
见《安徽中草药》。为莸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见《医学衷中参西录·医方》。指眼生翳膜积厚如螺者,参见翳膜诸条。
证名。出《素问·生气通天论》。①指阴盛内寒所致的泄泻。《圣济总录》卷七十四:“洞泄谓食已即泄。……阴盛生内寒,故令人府藏内洞而泄。”《奇效良方·泄泻门》描述洞泄有心腹痛,大肠切痛,肠鸣食不化,手足厥冷
针身细长,针尖微钝,形如牛麓的针具。《灵枢·九针论》:“员利针,取法于氂针。”
见《湖南药物志》。为费菜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