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材>鲫鱼胆草

鲫鱼胆草

药材名称鲫鱼胆草

拼音Jì Yú Dǎn Cǎo

别名剪草(《生草药性备要》),山过路蜈蚣蜈蚣草、行路蜈蚣(《福建民间草药》),鲫鱼草、龙胆草、节节花、苦胆草(《广东中药》Ⅱ),苦节节花、细叶丑婆草(《农村中草药制剂技术》)。

出处《岭南采药录》

来源茜草科植物耳草全草

原形态多年生、近直立或平卧草本,高达0.3~1米。茎平滑或粗糙。叶对生,近革质,卵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3~8厘米,宽1~2.5厘米,上面无毛,下面通常被柔毛;托叶膜质,合生成一短鞘,顶具长刺毛5~7条。花白色,几无柄,团聚于叶腋内;萼4裂,长约2毫米,通常有毛;花冠长约3毫米.裂片4,秃净;雄蕊4;雌蕊1,子房2室,花柱线状。蒴果球形,长和宽约1.5毫米,不开裂,被粗毛。花期在夏秋间。

生境分部生于山野、旷地上。分布福建、广东、广西、云南等地。

化学成分全草含生物碱、黄酮甙、氨基酸。

性味①《生草药性备要》:"味苦,性平。"

②《福建民间草药》:"甘微苦,平。"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治蛇、虫咬伤,喉痛,便血,牙疳。

①《生草药性备要》:"行气,敷疮止痛,理蛇伤,生津液,止喉痛。"

②《福建民间草药》:"清热润燥,凉血解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外用:捣敷。

复方①治癞狗咬伤:鲫鱼胆草、老虎利、大浮萍。蜜糖捣敷之。(《岭南采药录》)

②治毒蛇咬伤:耳草一握,胡椒目一钱。加水捣烂,外敷,日换一次。

③治蜈蚣咬伤:耳草一两,绿豆二两。酌加水煎服。

④治大便下血:耳草一两和白米一两。捣烂,冲开水炖服。

⑤中痧呕吐:耳草一两。酌加开水炖服。

⑥治走马牙疳:耳草一两。水煎,另加米醋一盏漱口,每天漱三至五次。(②方以下出《福建民间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穗花杉叶

    药材名称穗花杉叶拼音Suì Huā Shān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红豆杉科植物穗花杉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mentotaxus argotaenia (Hance)Pilger[Podocarp

  • 小大黄

    《全国中草药汇编》:小大黄药材名称小大黄别名矮大黄来源蓼科小大黄Rheum pumilum Maxim.,以根入药。生境分部青海。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泻肠胃积滞,实热,下瘀血,消痈肿。主治食积停滞,脘

  • 青羊角

    药材名称青羊角拼音Qīnɡ Yánɡ Jiǎo来源偶蹄目牛科青羊Naemorhedus goral Hardwicke,以角入药。生境分部东北。功能主治镇静,退热,明目,止血。主治小儿惊痫,

  • 小旋花

    药材名称小旋花拼音Xiǎo Xuán Huā别名彩木来源药材基源:为旋花科植物银灰旋花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nvolvulus ammannii Desr.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切段,晒

  • 感应草

    药材名称感应草别名罗伞草、降落伞来源酢浆草科感应草Biophytum sensitivum (L.) DC.,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台湾、广西、贵州、云南。性味甘、微苦,平。功能主治消积,利水。小儿疳积

  • 赛莨菪

    药材名称赛莨菪拼音Sài Lànɡ Dànɡ别名山烟、唐古特山莨菪(《西藏常用中草药》)。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来源为茄科植物赛莨菪的根。9~11月挖根,洗净,切片,晒干

  • 杨梅根

    药材名称杨梅根拼音Yánɡ Méi Gēn出处《纲目》来源为杨梅科植物杨梅的树根。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杨梅"条。化学成分含鞣质。性味辛,温。①《江西民间草药验方》

  • 石蕊

    《全国中草药汇编》:石蕊药材名称石蕊拼音Shí Ruǐ别名山石蕊、石花、石伤药、太白树来源地衣类石蕊Cladonia rangiferina (L.)Web.,以地衣体入药。生境分部分布于黑

  • 黄莲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黄莲花药材名称黄莲花拼音Huánɡ Lián Huā来源报春花科黄莲花Lysimachia vulgaris L. var. davurica (Ledeb.)

  • 谷皮树

    药材名称谷皮树别名谷树、葡蟠、谷皮叶、女谷、纸皮、尖叶楮皮、冷丹藤、过里丹、丁字黄心羌、飞天龙、生藤腊皮树、黄疸藤、不闻症来源桑科构属植物小构树Broussonetia kazinoki Sie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