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材>鸭肪

鸭肪

《中药大辞典》:鸭肪

药材名称鸭肪

拼音Yā Fánɡ

别名鹜肪(《别录》)

出处《别录》

来源为鸭科动物家鸭脂肪油。取鸭脂肪,熬熟去渣,贮存罐内,放置阴凉处。

原形态动物形态详"白鸭肉"条。

性味甘,平。

①《别录》:"味甘,无毒。"

②《千金·食治》:"味甘,平,无毒。"

功能主治《别录》:"主风("风"一作"气")虚寒热,水肿。"

复方①治瘰疬汁出不止:鸭脂调半夏末敷之。(《永类钤方》)

②治蚯蚓瘘:鸭脂三两,胡粉二两,巴豆(去壳,细研,去油尽)半两。上三味,先镕脂,入二味末调如膏。每日三、五度,涂疮上。(《圣济总录》鸭脂膏)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鸭肪

药材名称鸭肪

拼音Yā Fánɡ

英文名Duck fat

别名鹜肪、鸭脂

出处出自《名医别录

来源药材基源:为鸭科动物家鸭的脂肪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nas domestica Linnaeus.

采收和储藏:宰杀后剖腹取脂肪,熬油,放凉。

原形态家鸭,家禽。嘴长而扁平,颈长,体扁。翅小,覆翼羽大。用面如舟底。尾短,公鸭尾有卷羽4枚。羽毛甚密,色有全白、栗壳、黑褐等不同。公鸭颈部多黑色而有金绿色光泽,且叫声嘶哑。脚矮,前3趾有蹼,后1趾略小。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鸭喜合群,胆怯。无飞翔力,善游泳。主食谷类、蔬菜、鱼虫等。

资源分布:我国大部分地区饲养,定型的3个类型为北京鸭、金定鸭(卵用麻鸭)、高脚鸭(卵肉兼用型)。

性状性状鉴别,本品在30℃左右呈淡黄色液体,随温度降低而渐变稠至凝固,呈淡黄色固体。质较细腻,有特殊的鸭油香气。

性味味甘;性平

归经脾经

功能主治消瘰散结;利水消肿。主瘰疬;水肿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涂敷。

复方①治瘰疬汁出不止:鸭脂调半夏末敷之。(《永类钤方》)②治蚯吲瘘:鸭脂三两,胡粉二两,巴豆(去壳,细研,去油尽)半两。上三味,先镕脂, 入二味末调如膏。每日三、五度,涂疮上。(《圣济总录》鸭脂膏)

各家论述《别录》:主风(风一作气)虚寒热,水肿。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秋海棠

    《全国中草药汇编》:秋海棠药材名称秋海棠拼音Qiū Hǎi Tánɡ别名岩丸子来源秋海棠科秋海棠属植物秋海棠Begonia evansiana Andr.,以块茎和果入药。夏秋采块茎;初冬采

  • 金刀菜

    《中药大辞典》:金刀菜药材名称金刀菜拼音Jīn Dāo Cài别名珍珠风、臭常山出处《湖南药物志》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广东紫珠的茎叶。全年可采。原形态灌木,高0.8~2米。小枝略被星状毛。叶对

  • 巨藻

    药材名称巨藻拼音Jù Zǎo别名海藻王来源药材基源:为巨藻科植物巨藻的藻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acrocystis pyrifera(L.)Ag.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晒干。原形态藻体巨大

  • 毛轴莎草

    药材名称毛轴莎草拼音Máo Zhóu Suō Cǎo英文名all-grass of Pilose Galingale别名三角草、三棱草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Ⅱ卷》。来源药材基源:为莎草科植物毛轴莎草的

  • 景天三七

    《全国中草药汇编》:景天三七药材名称景天三七拼音Jǐnɡ Tiān Sān Qī别名土三七、墙头三七、见血散、血山草、破血丹、六月淋来源景天科景天属植物景天三七Sedum aizoon L.或横根费菜

  • 结根草莓

    药材名称结根草莓拼音Jié Gēn Cǎo Méi出处《青藏高原药物图鉴》来源为蔷薇科植物结根草莓的全草。6~7月采,茎最好,除去枯枝残叶及须根,晾干。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8~12

  • 水火麻

    药材名称水火麻拼音Shuí Huǒ Má别名水苏麻、玄麻、水苎麻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序叶苎麻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oehmeria clidemioides Miq.var.diffus

  • 梧桐花

    《中药大辞典》:梧桐花药材名称梧桐花拼音Wú Tónɡ Huā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梧桐科植物梧桐的花,夏季采收。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梧桐子"条。炮制筛净泥屑,拣

  • 斑茅

    《中药大辞典》:斑茅药材名称斑茅拼音Bān Máo别名大密(《岭南科学》),芭茅(江西《草药手册》)。出处江西《草药手册》来源为禾本科植物斑茅的根。夏、秋采收。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2~4米或

  • 庵摩勒

    药材名称庵摩勒拼音ān Mó Lè别名余甘子(《临海异物志》),余甘(《唐本草》),庵摩落迦果(《纲目》),望果(《中国树木分类学》),油甘子(《广州植物志》),牛甘子(《南宁市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