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材>三花枪刀药根

三花枪刀药根

药材名称三花枪刀药根

拼音Sān Huā Qiānɡ Dāo Yào Gēn

别名土巴戟

来源药材基源:为爵床科植物三花枪刀药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ypoestes triflora (Forssk.) Roem. Et Schult.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除去茎叶,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1.枪刀药多年生草本或亚灌木,高1-1.5m。茎直立或外倾,下部常膝状弯拐,上部具棱,被微柔毛。叶对生;柄长5-20mm;叶片纸质;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4-8cm,宽1.53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下延,全缘,两面被微柔毛或近于无毛;侧脉每边5或6条。花序腋生,穗状,由数个头状花序组成,长1-2cm;总苞片4,2轮,对生,在外的一对合生成管,全长约8mm,有2枚苞片为钻形,长约3mm,的裂片,被柔毛,在内的一对较小,披针形,其内通常仅有花1朵;萼小,藏于总苞内,5裂,裂片线状披针形;花冠紫蓝色,长2-2.5cm,被柔毛,花冠管细长,喉部稍扩大,冠檐2唇形,上唇全缘,下唇阔,3浅裂;雄蕊2,着生于花冠喉部,通常比冠檐短,花药1室;子房每室有2胚珠,柱头2裂。蒴果长圆形,长约10mm,下部藏于宿存的总苞内。种子近圆形,两侧呈压扁状,表面有小疣点。花期10-11月。

2.三花枪刀药多年生草本,高达1.5m。叶对生;有柄;叶片椭圆形至椭圆状长圆形,长3-10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两面疏被短柔毛,边缘具浅锯齿。聚伞花序,1-5枝,花序生于枝端或上部叶腋,近无总梗;总苞2,叶状,倒披针状长圆形至倒卵状长圆形,被短柔毛,长10-14mm;花萼4裂,裂片条状披针形,长约5mm;花冠蓝紫色,长约15mm,外生短柔毛,冠桅二唇形,上唇线状披针形,下唇阔,3浅裂;雄蕊2,花药1室。蒴果长约9mm,上部有种子4颗,下部实心。种子小疣状点。

性味味辛;苦;性微温

功能主治祛风湿;强腰膝;活血消肿。主风湿痹痛;腰膝酸软;劳伤产科痛;无名肿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地莓子

    《中药大辞典》:地莓子药材名称地莓子拼音Dì Méi Zǐ别名黄帽子、黄刺儿根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蔷薇科植物黄果悬钩子的根。春、秋采挖,除去须根,洗净,晒干。原形态低矮半灌木状

  • 长瓣马铃苣苔

    《全国中草药汇编》:长瓣马铃苣苔药材名称长瓣马铃苣苔来源苦苣苔科马铃苣苔属植物长瓣马铃苣苔Oreocharis acericula (S. Moore) Clarke,以全草入药。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

  • 夜合花

    《中药大辞典》:夜合花药材名称夜合花拼音Yè Hé Huā别名夜香木兰(《广州植物志》)。出处《植物名实图考》来源为木兰科植物夜合花的花朵。4~5月采摘,晒干。原形态常绿秃净灌木,

  • 芒茎

    《中药大辞典》:芒茎药材名称芒茎拼音Mánɡ Jīnɡ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禾本科植物芒的茎。原形态芒(《本草拾遗》),又名:杜荣(《尔雅》),笆芒(《太平寰宇记》),笆茅(《纲目》),度芸

  • 胡麻花

    药材名称胡麻花拼音Hú Má Huā别名乌麻花(《千金方》)。出处《千金·食治》来源为胡麻科植物脂麻的花。功能主治治秃发,冻疮。①《千金·食治》:"生

  • 唐松草

    药材名称唐松草拼音Tánɡ Sōnɡ Cǎo别名白蓬草、草黄连、马尾连、土黄连出处《晶珠本草》记载:吉合觉清热解毒。《如意宝树》记载:吉合觉清热,治疫疽。《形态比喻》记载:吉合觉为消炎药之王,生长在阳

  • 倒罐子根

    药材名称倒罐子根拼音Dǎo Guàn Zi Gēn英文名Osbeckia opiparar C.Y.Wu et C. Chen来源药材基源:为野牡丹科植物朝天罐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sbecki

  • 豆腐浆

    《中药大辞典》:豆腐浆药材名称豆腐浆拼音Dòu Fu Jiānɡ别名豆浆(《秘方集验》)出处《纲目拾遗》制法参见"豆腐"条。性味甘,平。①《药性考》:"味甘微苦

  • 樱桃水

    《中药大辞典》:樱桃水药材名称樱桃水拼音Yīnɡ Táo Shuǐ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樱桃的新鲜果实,经加工取得之液汁。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樱桃"条。制法用鲜樱

  • 黑大豆叶

    《中药大辞典》:黑大豆叶药材名称黑大豆叶拼音Hēi Dà Dòu Yè出处《纲目》来源为豆科植物大豆的叶。化学成分大豆叶含叶酸2.10微克/克,亚叶酸0.24微克/克,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