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材>五气朝阳草

五气朝阳草

《中药大辞典》:五气朝阳草

药材名称五气朝阳草

拼音Wǔ Qì Zhāo Yánɡ Cǎo

别名追风七、见肿消、追风草、乌金丹(《陕西中草药》)。

出处《昆明药植调查报告》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杨梅全草。夏秋采集,阴干或鲜用。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50~90厘米,全株被长刚毛。主根略呈块状,具支根及细须根。基生叶大,丛生,羽状全裂或近羽状复叶;顶叶片较大,菱状卵形至圆形,长5~10厘米,宽3~10厘米,3裂或具缺刻,先端略尖,边缘具大牙齿,两面疏生长刚毛;侧生叶片小,1~3对,宽卵形;茎生叶有3~5片,卵形,3浅裂或羽状分裂;托叶卵形,有缺刻。花单生于茎顶或茎上部叉状分枝上,黄色;萼片广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长5~7.5毫米;雄蕊及雌蕊多数。聚合果球形,直径约1.5厘米,宿存花柱先端有长钩刺。花期夏季。果期秋季。

生境分部生长于针叶林、针阔混交林及阔叶林缘、山路、山坡、稍湿地、杂类草地及宅旁.分布东北、华北、西北、西南及河南、山东、湖南、江西、湖北等地。

性味《陕西中草药》:"味甘辛,性平。"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活血消肿。治腰腿痹痛,痢疾,崩漏白带,跌打损伤,痈疽疮疡,咽痛,瘰疬。

①《昆明药植调查报告》:"利尿,治疮毒。"

②《陕西中草药》:"祛风除湿,散瘀消肿,消炎止痛,镇惊。治腰腿痛,跌打损伤,痢疾,崩漏,白带,小儿惊风,乳痈,咽痛,扁桃体炎,痈疽疮疡,瘰疬。"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4钱;或鲜品捣汁服。外用:捣敷。

复方①治月经不调、不育及子宫癌:五气朝阳草五钱。煮鸡或煮肉吃。(《云南中医验方》)

②治小儿慢惊风:追风七(春夏用叶,秋冬用根)捣汁一盅,开水和匀内服。(《陕西草药》)

③治痈疖肿痛:鲜追风七捣成泥膏,敷贴疮肿处。(《陕西草药》)

④治咽喉肿痛:追风七根三钱,八爪龙二钱。水煎服。(《陕西中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五气朝阳草

药材名称五气朝阳草

拼音Wǔ Qì Zhāo Yánɡ Cǎo

英文名root or all-grass of Aleppo Avens

别名追风七、见肿消、追风草、乌金丹、水杨梅龙须草、萝卜叶、绿水草、草本水杨梅、老五叶、海棠菜、兰布政、状晕药、路边青

出处出自《昆明药植调查报告》

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路边青的全草或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eum aleppicum Jacq.

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鲜用或切段晒干。

原形态路边青 多年生草本,高30-100cm。根茎粗短,密生多数须根。茎被开展粗硬毛,稀几无毛。基生叶为大头羽状复叶,通常有小叶2-6对,连叶柄长10-25cm;叶柄被粗硬毛;小叶大小极不相等,顶生小叶最大,菱状广卵形或宽扁圆形,长4-8cm,宽5-10cm,先端急尖或圆钝,基部宽心形至宽楔形,边缘常浅裂,有不规则粗大锯齿,锯齿急尖或圆钝,两面绿色,疏生粗硬毛;茎生叶羽状复叶,有时重复分裂,向上小叶逐渐减少;托叶大,绿色,叶状,卵形,边缘有不规则粗大锯齿,顶生小叶披针形或倒卵状披针形,先端渐尖或短渐尖,基部楔形。花序顶生,疏散排列;花梗被短柔毛或微硬毛;花萼5,卵状三角形,先端渐尖,副萼片狭小,披针形,先端渐尖,稀2裂,比萼片短一倍多,外面被短柔毛及长柔毛;花瓣5,黄色,几圆形,长于花萼,花直径1-1.7cm;花柱顶生,在上部1/4处扭曲,成熟后自扭曲处脱落,脱落部分处被疏柔毛。聚合果倒卵球形,瘦果被长硬毛,花柱宿存部分无毛,先端有小钩;果托被短硬毛,长约1mm。花、果期7-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坡草地、沟边、地边、河滩、林间隙地及林缘。

资源分布:分布东北、华北、西南及陕西、甘肃、新疆、山东、河南、湖北、西藏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根茎粗短,长约1-2.5cm,有多数细须根,均为棕褐色。茎圆柱形,被毛或近无毛。基生叶有长柄,羽状全裂或近羽状复叶,顶裂片较大,卵形或宽卵形,边缘有锯齿,两面被毛,侧生裂片小,边缘有不规则的粗齿;茎生叶互生,卵形,三浅裂或羽状分裂。花顶生,常脱落。聚合瘦果近球形。气微,味辛、微苦。

以色鲜、叶多、完整者为佳。

显微鉴别 粉末特征:黄灰色。①非腺毛众多,淡黄色。②表皮细胞垂周壁波状弯曲。③气孔不定式。④导管螺纹、网纹,直径8-37μm。⑤草酸钙簇晶众多,直径20-40μm。

化学成分全草含水杨梅甙(gein)等。

鉴别(1)取本品粗粉2g,加水10ml,浸渍12h,滤过。取滤液2ml,加1%三氯化铁的乙醇液1-2滴,显蓝绿色。(检查鞣质)(2)取上述剩余的滤液2ml,加氢氧化钙饱和溶液1-2滴,即产生棕色沉淀。(检查鞣质)

性味苦、辛;性寒

归经肝、脾、大肠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活血止痛,调经止带。主疮痈肿痛,口疮咽痛,跌打伤痛,风湿痹痛,泻痢腹痛,月经不调,崩漏带下,脚气水肿,小儿惊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研末1-1.5g。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汤洗。

各家论述1.《昆明药植调查报告》:利尿,治疮毒。

2.《陕西中草药》:祛风除湿,散瘀消肿,消炎止痛,镇惊。治腰腿痛,跌打损伤,痢疾,崩漏,白带,小儿惊风,乳痈,咽痛,扁桃体炎,痈疽疮疡,瘰疬。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小茴香

    《中国药典》:小茴香药材名称小茴香拼音Xiǎo Huí Xiānɡ英文名FRUCTUS FOENICULI来源本品为伞形科植物茴香Foeniculum vulgare Mill.的干燥成熟果实;其根、

  • 猴头菌

    《全国中草药汇编》:猴头菌药材名称猴头菌别名猴头、刺猬菌、猬菌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多孔菌目齿菌科猴头菌Hericium erinaceus (Bull. ex Fr.) Pers.,以子实体入药。生境分

  • 野冬菊

    《中药大辞典》:野冬菊药材名称野冬菊拼音Yě Dōnɡ Jú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菊种植物野冬菊的花。秋季采花,晒干。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25~50厘米。茎直立,圆柱形,密被白色短租

  • 水将军

    《全国中草药汇编》:水将军药材名称水将军别名水莴笋、胃软草、地莴笋来源桔梗科水将军Lobelia colorata Wall. var. baculus E. Wimm.,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

  • 牙新渊

    药材名称牙新渊拼音Yá Xīn Yuān别名粘毛火索麻。来源药材基源:为梧桐科植物粘毛山芝麻的茎、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elicteres viscida Bl.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鲜用或晒干

  • 水毛花根

    药材名称水毛花根拼音Shuǐ Máo Huā Gēn别名蒲草根、席草根、茫草、千子草来源莎草科水毛花根Scirpus triangulatus Roxb.,以根、全草入药。生境分部除新疆外,

  • 糖茶藨

    《全国中草药汇编》:糖茶藨药材名称糖茶藨拼音Tánɡ Chá Pāo来源虎耳草科糖茶藨Ribes emodens Rehd.,以茎、枝入药。生境分部陕西、山西、四川、云南。性味杆、

  • 红马蹄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红马蹄草药材名称红马蹄草拼音Hónɡ Mǎ Tí Cǎo别名马蹄肺筋草、接骨草、接骨丹[四川]、闹鱼草[云南]、金钱薄荷[浙江]、大驳骨草[广东]来源为伞形科石

  • 绿花耧斗菜

    药材名称绿花耧斗菜别名血见愁[内蒙古]来源毛茛科绿花耧斗菜Aquilegia viridiflora Pal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东北、山西、河北、内蒙古。性味微苦、辛,凉。功能主治调经止血,清热

  • 铁扇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铁扇子药材名称铁扇子拼音Tiě Shàn Zi别名铁丝七、铁线草、铜丝草、乌脚笔来源铁线蕨科铁线蕨属植物掌叶铁线蕨Adiantum pedatum L.,以全草入药。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