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材>五香血藤

五香血藤

《中药大辞典》:五香血藤

药材名称五香血藤

拼音Wǔ Xiānɡ Xuè Ténɡ

别名大活血(《天目山药植志》),紫金藤、钻骨风(《贵州草药》),血藤(《中草药资料》)。

出处《贵州草药》

来源为木兰植物长梗五味子茎藤。全年可采。取茎藤,修除细枝残叶,截成小段,晒干。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红木香"条。

生境分部产贵州、浙江等地。

性状干燥茎藤呈圆柱形,条状垂直或微弯曲,长约10~15厘米。表面淡褐色或淡紫褐色,有少数纵皱,稍光滑,有时剥裂,并附带纤细的气根。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纤维性,外层皮部薄,褐色,内层木质部灰白色,中央髓部紫褐色。

性味《贵州草药》:"性温,味甘。"

功能主治活血祛风,消肿镇痛。治风湿疼痛,骨折,胃痛,月经不调。

①《天目山药植志》:"解毒消肿,破瘀活血。"

②《贵州草药》:"舒筋活血,驱风除湿,镇痛,生新。"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3~1两;研末服0.3~1钱,或泡酒。

复方①治风湿疼痛:五香血藤五钱,铁筷子四钱,黑骨藤四钱,骨碎补四钱,见血飞三钱,排风藤三钱。泡酒一斤,每次服酒五钱至一两。(《中草药资料》)

②治骨折.五香血藤七钱,臭草八钱,百蕊草珍珠菜、楤木根皮各三钱,加糖及酒适量,煎汤内服,每日一剂。首剂另加广三七一钱,土鳖虫三只,研粉冲服。伤处另用上药加酒适量共捣绒,按常规处理后外敷,小夹板固定,隔日换药一次。(《中草药资料》)

备注贵州地区作五香血藤入药的,除本品外,尚有华中五味子饭团藤及合蕊五味子等多种北五味子属和南五味子属植物的茎藤。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五香血藤

药材名称五香血藤

拼音Wǔ Xiānɡ Xuè Ténɡ

别名血藤、紫金藤、钻骨风、小血藤、岩枇杷、内风消、野五味子

出处出自《贵州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味子科植物华五味子的藤茎及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chisandra rubriflora(Franch.)Rehd.etWils.[S.chinensisvar.rubriflora Franch.]

采收和储藏:全年可采,切片,晒干。

原形态落叶木质藤本。幼枝紫色或褐色,有棱,老枝灰褐色,近圆柱形。叶柄长1-3cm;叶片倒卵形或椭圆形至长圆状披针形,长(4-)6-15cm,宽(2-)3-7cm,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明显的腺状锯齿或有时全缘,上面深绿色,下面灰绿色或苍白色,网脉明显在下面凸起。花单性,雌雄异株;花单生或2-3朵簇生,深红色,直径2-3cm,花被5-8,排成2-3轮;雄蕊40-60,着生于长椭圆形花托上,排成4-7列;雌蕊心皮60-100。聚合果果序轴粗壮,直径6mm,长9-18cm,小浆果成熟时球形,红色。种子2,肾形,种皮光滑。花期5-6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2500-3400m的山地杂木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湖北、四川、云南、西藏。

性味酸;性温

归经肝、肺、胃经

功能主治舒筋活血;理气止痛;健脾消食;敛肺生津。主跌打损伤;骨折;劳伤;风湿腰痛;关节酸痛;食积停滞;胃痛;腹胀;久咳气短;津少口渴;月经不调;小儿遗尿;烫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30g;或浸酒。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敷。

各家论述1.《天目山药植志》:解毒消肿,破瘀活血。

2.《贵州草药》:舒筋活血,驱风除湿,镇痛,生新。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声色草

    《中药大辞典》:声色草药材名称声色草拼音Shēnɡ Sè Cǎo别名满天星草(《广州植物志》),辛苦草、过饥草(《泉州本草》),广白头翁、星色革(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出处广州空军《

  • 蓖麻子

    《中国药典》:蓖麻子药材名称蓖麻子拼音Bì Má Zi英文名SEMEN RICINI来源本品为大戟科植物蓖麻Ricinus communis L.的干燥成熟种子。秋季采摘成熟果实,

  • 金鱼

    《中药大辞典》:金鱼药材名称金鱼拼音Jīn Yú别名朱砂鱼(《纲目拾遗》)。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鲤科动物金鱼的肉或全体。原形态是鲫鱼的变种。种类很多,形态变异甚大。体形有长身和短身二型,体

  • 刺菱

    药材名称刺菱拼音Cì Línɡ别名野菱(《纲目》)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菱科植物野菱的果实。原形态一年生水生草本。浮生叶通常斜方形,或三角状菱形,长2~5厘米,宽2~7厘米,上面光

  • 地盘松球

    药材名称地盘松球拼音Dì Pán Sōnɡ Qiú出处始载于《滇南本草》。来源药材基源:为松科植物地盘松的幼嫩球果。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inus yunnanensis Franch var. Py

  • 土附子

    《中药大辞典》:土附子药材名称土附子拼音Tǔ Fù Zǐ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塘鳢鱼科动物塘鳢鱼的卵子。原形态原动物详"土附"条。功能主治助相火,暖腰、肾。用烧酒醉食,颇

  • 百里香叶杜鹃

    药材名称百里香叶杜鹃来源杜鹃花科百里香叶杜鹃Rhododendron thymifolium Maxim.,以枝、叶入药。生境分部甘肃、青海。性味辛,温。功能主治止咳平喘,祛痰。主治慢性气管炎,哮喘。

  • 毛大丁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毛大丁草药材名称毛大丁草拼音Máo Dà Dīnɡ Cǎo别名兔耳风[云南]、小一枝箭、一枝香[福建]、白眉、一柱香、扑地香、白花一枝香、头顶一枝香、磨地香来源

  • 瓶蕨

    药材名称瓶蕨拼音Pínɡ Jué英文名Auriculed Bristlefern, Auriculed Filmy Fern别名热水莲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膜蕨科植物瓶蕨的全草。拉

  • 胡萝卜

    《中药大辞典》:胡萝卜药材名称胡萝卜拼音Hú Luó Bo别名黄萝卜(《本草求原》),胡芦菔、红芦菔(《随息居饮食谱》),丁香萝卜(《现代实用中药》),金笋(《广州植物志》),红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