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材>亮叶茉莉

亮叶茉莉

药材名称亮叶茉莉

拼音Liànɡ Yè Mò Lì

别名四季素馨花

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来源药材基源:为木犀科植物亮叶素馨的根或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Jasminum seguinii Levl.[J.seguiiLevl.var.latilobum Hand.-Mazz.」

采收和储藏:全年或夏、秋季采收,根挖出后,除去泥土,切片;叶切碎,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缠绕木质藤本,高1-7m。小枝淡褐色,节处稍压扁,当年生小枝紫色或淡褐色。叶对生,单叶;叶柄长0.4-1.2cm,中部明显具关节。叶片革质,卵形或狭椭圆形,长4-10cm,宽1.5-6.5cm,先端锐尖,渐尖或骤突尖,基部楔形或圆形,除下面脉腋间具簇毛外,两面均光滑。总状或圆锥状聚伞花序,开展,顶生或腋生;花序梗长0.5-5cm;苞片对生,花序上部的呈锥形或披针形,花序基部的呈披针形,花梗长0-2.2cm;花芳香;花萼杯状,裂片4枚,三角形,稀宽线形;花冠白色,高脚碟状,花冠管长1-2cm,径1-2mm,裂片6-8枚,窄披针形;花柱异长。果近球形,径0.5-1.5cm,呈黑色。花期5-10月,果期8月至翌年4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坡草地、灌丛及疏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

性状性状鉴别 叶多卷曲皱缩,展平后呈卵形或椭圆形,长4-10cm,宽2-6cm,先端尖,基部楔形或圆形,上面暗绿色,下面淡绿色,脉腋有黄色簇生毛;叶柄长0.4-1.2cm,质脆易碎。气微香,味微涩。

性味涩;性凉

归经心;肝;肾经

功能主治散瘀;止痛;止血。主跌打损伤;外伤出血;疮疖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搞敷或研末调敷。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用于跌打损伤、骨折、外伤出血、疮疖。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石韦毛

    药材名称石韦毛拼音Shí Wéi Máo出处《医林纂要》来源为水龙骨科植物石韦及多种同属植物叶上的毛茸。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石韦"条。功能主治《医林纂要

  • 婆罗门皂荚

    《中药大辞典》:婆罗门皂荚药材名称婆罗门皂荚拼音Pó Luó Mén Zào Jiá别名忽野檐默、阿梨去伐、波斯皂荚(《酉阳杂俎》),阿勒勃(《本草拾

  • 一枝蒿

    《中药大辞典》:一枝蒿药材名称一枝蒿拼音Yì Zhī Hāo别名蜈蚣草(《分类草药性》),乱头发(《贵州民间方药集》),一支蒿、飞天蜈蚣(《贵阳民间药草》),羽衣草(《贵州草药》),千条蜈蚣

  • 米油

    《中药大辞典》:米油药材名称米油拼音Mǐ Yóu别名粥油(《重庆堂随笔》)。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煮米粥时,浮于锅面上的浓稠液体。性味《纲目拾遗》:"味甘,性平。"功能主

  • 鹅首马先蒿

    《全国中草药汇编》:鹅首马先蒿药材名称鹅首马先蒿拼音é Shǒu Mǎ Xiān Hāo来源玄参科鹅首马先蒿Pedicularis anas Maxim. var. tibetica Bon

  • 水香柴

    《全国中草药汇编》:水香柴药材名称水香柴别名贵州金丝桃、上天梯、刘寄奴来源金丝桃科水香柴Hypericum kouytchouense Levl.,以根、种子入药。生境分部贵州。性味辛、甘,寒。功能主

  • 毛毡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毛毡草药材名称毛毡草别名臭草、臭毛毡草来源菊科毛毡草Blumea hieraciifolia (D. Don) DC.,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福建、台湾、广东、广西、贵州、云南。性味

  • 血水草根

    药材名称血水草根拼音Xuè Shuí Cǎo Gēn别名广扁线、捆仙绳。来源药材基源:为罂粟科植物血水草Eomecon chionantha Hance的根及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omecon

  • 红叶树

    《全国中草药汇编》:红叶树药材名称红叶树别名翁仔树、羊屎果、倒拉锯、羊咪屎、万打棍来源山龙眼科红叶树Helicia cochinchinensis Lour.,以根、叶入药。生境分部长江以南各省区。性

  • 虾筏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虾筏草药材名称虾筏草拼音Xiā Fá Cǎo别名水串草来源柳叶菜科岩生柳叶菜Epilobium cephalostigma Hausskn.,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四川。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