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材>八月炸

八月炸

药材名称八月炸

拼音Bá Yuè Zhà

别名预知子、狗腰藤、八月瓜、八月扎、腊瓜

来源本品为木通科植物白木Akebia trifoliata (Thunb.) Koidz. var.australis (Diels) Rehd. 和三叶木通Akebia trifoliata (Thunb.) Koidz.的果实,其根亦可入药。秋采果实及根,晒干备用。

原形态1.白木通:落叶或半常绿木质藤本,长达10米。枝条灰褐色或灰色,有条纹,皮孔明显。三出复叶3-7枚,簇生短枝端,叶柄细长,有条纹;小叶3片,革质,卵形或卵状长方形,长3-7厘米,宽2-4厘米,先端圆,中央凹入,基部圆形、宽楔形或稍心形,全缘或略呈浅波状,上面略具光泽,下面淡粉白色。春夏开紫红色花,单性同株,总装花序长达13厘米,总梗细长;雌花生于花序下部,有1-3朵;雄花生于花序上部,有20-30朵;雄花花被3,雄蕊6,花丝三角形,中央有退化雄蕊3或4;雌花较大,有退化雄蕊6,无花丝,有雄蕊3-6,离生,子房长方状圆筒形,稍弯曲,上位,1室,侧膜胎座,胚珠多数。果熟时木化,蓇葖肉质,浆果状,长圆筒形,长约8厘米,直径4厘米左右,紫色,果皮厚,果肉多汁,白色,8-9月成熟后沿腹缝线开裂。种子多数,呈扁椭圆形,红棕色,长5-6毫米,有光泽。

生于溪边、山间、林缘或灌木丛中。广布于长江流域地区,西南至云南,北至河南、山西、陕西等省。

2.三叶木通:形态与上种相近,但小叶较薄,边缘浅裂或呈波状。

分布于河北、陕西、甘肃、山东、江苏、浙江、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四川、云南等省。

药理作用抑菌试验:三叶木通煎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福氏痢疾杆菌及大肠杆菌均有抑制作用。

炮制洗净,晒干备用。

性味甘、温。

功能主治疏肝,补肾,止痛。主治:胃痛,疝痛,睾丸肿痛,腰痛,遗精,月经不调,白带,子宫脱垂。用于脘胁胀痛,经闭痛经,小便不利,蛇虫咬伤。

用法用量2-5钱。

复方子宫脱垂:八月炸果实(鲜)半斤(或鲜根1斤),升麻3钱,益母草2两,棕树根半斤,炖母鸡1只,去药渣,服汤食肉。分数次服。服药期间应卧床休息一周。

备注五叶木通Akebia quinata (Thunb.) Decne.的果实亦作八月炸用,功效大致相同。本品果实含糖类。茎含木通甙(akebin)水解得木通甙元(akebigenin,C30H50O4)及葡萄糖和鼠李糖。其木部含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 C30H48O3)、常春藤甙元(hederagenin,C30H48O4)以及无机盐等。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猜你喜欢

  • 丁锅树叶

    药材名称丁锅树叶拼音Dīnɡ Guō Shù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野牡丹科植物匙萼柏拉木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lastus caualeriei Levl.et Van.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

  • 马铃薯

    药材名称马铃薯拼音Mǎ Línɡ Shǔ别名阳芋、山药蛋、洋番薯、土豆、洋芋、山洋芋、地蛋、洋山芋、荷兰薯、薯仔、茨仔出处马铃薯,原名阳芋,首载于《植物名实图考》,云:"黔滇有之。绿茎青叶,叶大小、疏

  • 三对节

    药材名称三对节拼音Sān Duì Jié别名三台红花、三台花、对节生、大叶土常山来源为马鞭草赪桐属植物三对节Clerodendron serratum (L.)Spreng 或三台花C. serrat

  • 大马哈鱼

    《全国中草药汇编》:大马哈鱼药材名称大马哈鱼拼音Dà Mǎ Hā Yú别名大马哈、***哈鱼来源鲱形目鲑科大马哈鱼Oncorhynchus Keta (Walb.),以全鱼入药。生境

  • 鸭涎

    《中药大辞典》:鸭涎药材名称鸭涎拼音Yā Xián出处《纲目》来源为鸭科动物家鸭的唾涎。以生姜少许,塞鸭口中,将鸭倒悬,其涎即下。原形态动物形态详"白鸭肉"条。功能主治①

  • 犀肉

    药材名称犀肉拼音Xī Ròu出处《食疗本草》来源为犀科动物印度犀等的肉。原形态动物形态详"***"条。性味《食疗本草》:"微温,味甘,无毒。"功能主治①

  • 硬枝黑锁梅

    药材名称硬枝黑锁梅拼音Yìnɡ Zhī Hēi Suǒ Méi别名锁梅、钻地风,疏风草(《滇南本草》),黑锁梅(《植物名实图考》),红刺泡、紫茵(《滇南本草》整理本)。出处《滇南本

  • 紫花络石

    《全国中草药汇编》:紫花络石药材名称紫花络石别名掰掰果、牛角藤、车藤、藤杜仲[湖南]来源夹竹桃科紫花络石Trachelospermum axillare Hook. f.,以全株入药。生境分部华东、华

  • 玉珊瑚根

    《中药大辞典》:玉珊瑚根药材名称玉珊瑚根拼音Yù Shān Hú Gēn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茄科植物珊瑚樱的根。全年可采。原形态珊瑚樱,又名:珊瑚子、冬珊瑚。小灌木,高0.6

  • 漆树皮

    《中药大辞典》:漆树皮药材名称漆树皮拼音Qī Shù Pí出处《陆川本草》来源为漆树科植物漆树的干皮或根皮。性味辛,温,微有小毒。功能主治接骨。用法用量外用:捣烂酒炒敷。摘录《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