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材>六大天王

六大天王

药材名称六大天王

拼音Liù Dà Tiān Wánɡ

别名似铁屎米

来源药材基源:为草科植物大叶鱼骨木的根、叶、树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nthium simile Merr.

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叶,全年均可挖根,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乔木,高4-10m,可达18m。无刺。小枝初时稍扁,后呈圆柱形。叶对生;叶柄长5-8mm;托叶长约5mm;叶片卵状长圆形,长9-13cm,两面稍具光泽;纸质。聚伞花序排成不规则的伞房花序状,腋生,长约2.5cm,总花梗长10-15mm;花长约7mm,直径约3mm,具短梗;萼筒倒圆锥形,先端5浅裂;花冠白色,上部5裂,裂片稍长于花冠简;雄蕊5;花柱伸出,有近荸荠形的柱头。核果双生,倒卵形,长10-15mm,有婉蜒状长6-12mm的果柄。花期春季,果期夏、秋季。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低海拔至中海拔山地雨林内。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广西。

性味辛;寒

功能主治活血祛瘀;消肿止痛。主外伤疼痛;跌打损伤;骨折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30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干品研末调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鸡血李

    《中药大辞典》:鸡血李药材名称鸡血李拼音Jī Xuè Lǐ出处《分类草药性》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杏李的根或叶。夏、秋采集。原形态杏李。又名:红李、秋根子。落叶乔木。树形尖塔状,枝直上,幼时光滑。

  • 白果槲寄生

    药材名称白果槲寄生拼音Bái Guǒ Hú Jì Shēnɡ别名欧寄生来源药材基源:为桑寄生科植物卵叶槲寄生的带叶茎枝。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iscum album L.var.meridianum

  • 苦地胆根

    《中药大辞典》:苦地胆根药材名称苦地胆根拼音Kǔ Dì Dǎn Gēn出处《生草药性备要》来源为菊科植物地胆草的根。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生境分部产广东、广西、福建等地。性状主根圆柱形,弯曲

  • 白犁头草

    药材名称白犁头草来源堇菜科白犁头草Viola alata Burgsd.,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广西。性味辛、酸,寒。功能主治解热,拔毒,散瘀。疖肿,疮疡,急性乳腺炎,跌打肿痛:用鲜全草适量加红糖少许,

  • 九州岛岛岛岛堇菜

    药材名称九州岛岛岛岛堇菜拼音Jiǔ Zhōu Jǐn Cài别名茶匙黄、光匍伏堇来源药材基源:为堇菜科植物光蔓茎堇菜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iola diffusoides C.J.Wang[V

  • 地榆

    《中国药典》:地榆药材名称地榆拼音Dì Yú英文名RADIX SANGUISORBAE别名黄瓜香、玉札、山枣子来源本品为蔷薇科植物地榆Sanguisorba officinalis

  • 金槐

    《中药大辞典》:金槐药材名称金槐拼音Jīn Huái别名十二槐花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唇形科植物小叶假糙苏的全草。夏、秋采收。原形态亚灌木,高30~80厘米。茎直立,方形,有棱,棱之间凹隙较

  • 鹰嘴爪

    《中药大辞典》:鹰嘴爪药材名称鹰嘴爪拼音Yīnɡ Zuǐ Zhǎo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鹰科动物苍鹰的嘴和脚爪。原形态动物形态详"鹰骨"条。功能主治主五痔,烧为末服之。摘录《中药大

  • 海浮石

    《全国中草药汇编》:海浮石药材名称海浮石拼音Hǎi Fú Shí别名浮石、浮海石、浮水石、海石花来源药材分海浮石和海石花两类。海浮石为火山喷发出的岩浆所形成的石块;海石花为胞科动物

  • 十姊妹

    《中药大辞典》:十姊妹药材名称十姊妹拼音Shí Zǐ Mèi别名七姊妹(《群芳谱》),姊妹花(《闽南民间草药》)。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十姊妹的根及叶。原形态落叶灌木。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