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材>冻绿刺

冻绿刺

《中药大辞典》:冻绿刺

药材名称冻绿刺

拼音Dònɡ Lǜ Cì

别名鸭屎树、野苦楝子、洞皮树、臭李子、老鹤眼

出处《湖南药物志》

来源鼠李科植物圆叶鼠李茎叶根皮。 夏、秋采收。晒干。

原形态落叶灌木,高达2米。枝灰褐色,分枝多,小枝细长,具白色细柔毛,枝端锐尖成刺。叶互生或近对生,纸质,倒卵形或近圆形,长2~4厘米,宽1~2.5厘米,先端急尖至渐尖,基部阔楔形,边缘有钝锯齿,上面绿色,下面淡绿色,两面均有短毛茸,主脉及侧脉3~5对在下面突起,脉上着生较密毛茸;叶柄长0.3~1厘米,密生短毛茸,有浅沟。小花生于叶腋,聚伞花序;花瓣及雄蕊着生于花盘的边缘;子房上位,花柱2裂。果实近球形。种子扁圆形,黑色:有光泽,基部有黄褐色斜沟。花期春、夏。

生境分部野生于山坡丛林间。分布东北及长江下游各地。

性味苦涩,微寒,无毒。

功能主治杀虫,下气,祛痰,消食。

复方①治寸白虫:冻绿刺茎叶四钱,柿树根三钱,陈石灰一钱,水煎服。

②治哮喘:冻绿刺根皮八两,斑鸠石二两,海金沙二两。鸡蛋九枚,煮熟,分三日早晨食完,每次服药汁一小杯。

③治瘰疬:冻绿刺茎枝一两,水煎服。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冻绿刺

药材名称冻绿刺

拼音Dònɡ Lǜ Cì

英文名Root-bark of Lokao Buckthorn

别名鸭屎树、野苦楝子、洞皮树、山绿柴、黑鸟枝刺、黑旦子、偶栗子、冻绿、冻绿树、老鹳眼。

出处出自《湖南药物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鼠李科植物圆叶鼠李的茎、叶、根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hamnus globosa Bunge[R.chlorophora Decne.]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晒干。

原形态圆叶鼠李落叶灌木,稀小乔木,高2-4m。小枝对生或近对生,灰褐色,顶端具针刺,当年生幼枝被短柔毛。叶近对生,或簇生于短枝上;叶柄长4-6mm,被密柔毛;托叶线状披针形,宿存,被微毛;叶片近圆形、倒卵状圆形或卵圆形,长2-6cm,宽1.2-4cm,先端突尖或短渐尖,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边缘具锯齿,上面绿色,初时被密柔毛,下面淡绿色,被柔毛;花单性,雌雄异株,聚伞花序腋生;花黄绿色,有短柔毛;花萼4裂;花瓣4,匙形;雄蕊4,与花瓣几等长;子房圆球形,花柱2-3浅裂或半裂。核果球形或倒卵状球形,径约6mm,基部有宿存萼筒,具2、稀3分核,成熟时黑色。种子黑褐色,有光泽,背面基部有纵沟。花期5-6月,果期7-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600m以下的山坡裸岩旁或灌丛中、山脚乱石烧、沟边,常栽培作绿篱。

资源分布:分布于辽宁、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河南、湖南。

性味味苦;涩;寒

归经肺;脾;胃;大肠经

功能主治杀虫消食;下气祛痰。主寸白虫;食积;瘰疬;哮喘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鸡娃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鸡娃草药材名称鸡娃草拼音Jī Wá Cǎo别名刺矾松来源蓝雪科小蓝雪花属植物小蓝雪花Plumbagella micrantha (Ledeb.)Spach的全草。夏季采收

  • 白花草

    药材名称白花草拼音Bái Huā Cǎo来源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鹅毛玉凤花的茎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abenaria dentata (Sw.)Schltr.[Orchis dentata Sw.

  • 蔷薇叶

    《中药大辞典》:蔷薇叶药材名称蔷薇叶拼音Qiánɡ Wēi Yè出处《纲目》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多花蔷薇的叶。功能主治《南宁市药物志》:"捣烂外敷,生肌收口。"复方

  • 杨梅

    《全国中草药汇编》:杨梅药材名称杨梅拼音Yánɡ Méi别名树梅、珠红来源为杨梅科杨梅属植物杨梅Myrica rubra (Lour.)Sieb. et Zucc.,以根、树皮及果

  • 地血香果

    《中药大辞典》:地血香果药材名称地血香果拼音Dì Xuè Xiānɡ Guǒ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来源为木兰科植物异型南五味子的果实。夏、秋采收。功能主治强心补肾,止咳祛痰。治肾

  • 走马胎叶

    《中药大辞典》:走马胎叶药材名称走马胎叶拼音Zǒu Mǎ Tāi Yè出处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为紫金牛科植物走马胎的叶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走马胎"条。性味《陆

  • 玉米花

    药材名称玉米花拼音Yù Mǐ Huā别名玉蜀黍花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玉蜀黍的雄花穗。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Zea mays L.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晒干。原形态玉蜀黍,高大的一年生栽培植物。

  • 藜茎

    药材名称藜茎拼音Lí Jīnɡ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藜科植物藜的老茎。功能主治《纲目》:"藜茎烧灰,和荻灰、蒿灰等分,水和蒸取汁,煎膏,点疣赘黑子,蚀恶肉。"摘录《中药大

  • 慈姑

    《中药大辞典》:慈姑药材名称慈姑拼音Cí Gū别名茨菇(《药性论》),白地栗(《本草图经》),慈菇(《滇南本草》)。出处《纲目》来源为泽泻科植物慈姑的球茎。原形态慈姑,又名:藉姑、水萍(《别

  • 草原老鹳草

    药材名称草原老鹳草拼音Cǎo Yuán Lǎo Guàn Cǎo别名红根草(甘肃省卫生防疫站《红根草治疗急性菌痢的疗效观察》)。出处《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为牻牛儿苗科植物草原老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