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材>凤仙花

凤仙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凤仙花

药材名称凤仙花

来源本品为凤仙花科植物凤仙花Impatiens balsamina L.的花。夏季花盛开时采收,鲜用或晒干。

性味甘,温。有小毒。

功能主治活血通经,祛风止痛,外用解毒。用于闭经,跌打损伤,瘀血肿痛,风湿性关节炎,痈疖疔疮,蛇咬伤,手癣。

用法用量1~2钱;外用适量,鲜花捣烂敷患处。

注意孕妇忌服。

备注(1)全草在南方地区作透骨草用。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凤仙花

药材名称凤仙花

拼音Fènɡ Xiān Huā

别名金凤花(《世医得效方》),灯盏花(《滇南本草》),好女儿花(《纲目》),指甲花(《草木便方》),海莲花(《河北药材》),指甲桃花(《山东中药》),金童花(《江西民间草药》),竹盏花(《药材学》)。

出处救荒本草

来源凤仙花科植物风仙花蕾。开花期间,每日下午采收,拣去杂质,晾干。一般认为以红、白二色者入药较佳。

性味甘微苦,温。

①《滇南本草》:"性寒,味苦。,

②《纲目》:"甘,温,无毒。"

③《本草汇言》:"味苦,气寒,有毒。"

④《本草正》:"味微苦,性微温。"

功能主治祛风,活血,消肿,止痛。治风湿偏废,腰胁疼痛,妇女经闭腹痛,产后瘀血未尽,跌打损伤,痈疽,疔疮,鹅掌风,灰指甲。

①《滇南本草》:"治小儿脓耳。"

②《纲目》:"活血消积。治蛇伤,腰胁引痛。"

③《本草求原》:"治偏废。"

④《天宝本草》:"治鼻血不止。"

⑤《西藏常用中草药》:"通经活血,利尿。治经闭腹痛,产后瘀血不尽,下死胎,小便不利,疔毒痈疽。"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钱(鲜者1~3钱);研末或浸酒。外用:捣汁滴耳、捣敷或煎水熏洗。

复方①治风湿卧床不起:金凤花、柏子仁、朴硝、木瓜,煎汤洗浴,每日二、三次。内服独活寄生汤。(《扶寿精方》)

②治腰胁引痛不可忍者:凤仙花,研饼,晒干,为末,空心每酒服三钱。(《纲目》)

③治跌扑伤损筋骨,并血脉不行:凤仙花三两,当归尾二两,浸酒饮。(《兰台集》)

④治骨折疼痛异常,不能动手术投接,可先服本酒药止痛:干凤仙花一钱(鲜者三钱),泡酒,内服一小时后,患处麻木,便可投骨。(《贵州民间方药集》)

⑤治蛇伤:凤仙花,擂酒服。(《纲目》)

⑥治百日咳,呕血,咯血:鲜凤仙花七至十五朵,水煎服,或和冰糖少许炖服更佳。(《闽东本草》)

⑦治白带:凤仙花五钱(或根一两),墨鱼一两。水煎服,每日一剂。(《江西草药》)

⑧治鹅掌风:鲜风仙花外擦。(《上海常用中草药》)

⑨治灰指甲:白凤仙花捣烂外敷。(《陕甘宁青中草药选》)

备注西藏地区使用的风仙花,其植物形态为锐齿凤仙花,分布西藏、云南等地。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凤仙花

药材名称凤仙花

拼音Fènɡ Xiān Huā

英文名Flower of Garden Balsam

别名金凤花、灯盏花、好女儿花、指甲花、海莲花、指甲桃花、金童花、竹盏花

出处出自《救荒本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凤仙花科植物凤仙花的花。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Impatiens balsamina L.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开花时采收,鲜用或阴、烘干。

原形态凤仙花 一年生草本,高40-100cm。茎肉质,直立,粗壮。叶互生;叶柄长约1-3cm,两侧有数个腺体;叶片披针形,长4-12cm,宽1-3cm,先端长渐尖,基部渐狭,边缘有锐锯齿,侧脉5-9对。花梗短,单生或数枚簇生叶腋,密生短柔毛;花大,通常粉红色或杂色,单瓣或重瓣;萼片2,宽卵形,有疏短柔毛;旗瓣圆,先端凹,有小尖头,背面中肋有龙骨突;翼瓣宽大,有短柄,2裂,基部裂片近圆形,上部裂片宽斧形,先端2浅裂;唇瓣舟形,被疏短柔毛,基部突然延长成细而内弯的距;花药钝。蒴果纺锤形,熟时一触即裂,密生茸毛。种子多数,球形,黑色。

生境分部中国南北各地均有栽培。

性状西藏地区使用的凤仙花,其原植物为锐齿凤仙花ImpatiensargutaHook.F.EtThoms.,分布西藏、云南等地。

化学成分花含各种花色甙(Anthocyanins),由此分得矢车菊素(Cyanidin)、飞燕草素(Delphinidin)、蹄纹天竺素(Pelargonidin)、锦葵花素(Malvi-din)。又含山柰酚(Kaempferol)、槲皮素(Quercetin),以及一种萘醌成分(可能是指甲花醌Lawsone)。

药理作用1.对癣菌作用:凤仙花的鲜花汁,对红色表皮癣菌,堇色毛癣菌及腹股沟表皮癣菌,专夫曼高尔夫表皮癣菌均有抑制作用。

2.对细菌抑制作用:本品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绿脓杆菌、伤寒杆菌和痢疾也有不同的抑制作用。

炮制拣去杂质,筛去灰屑、备用。

性味味甘;苦;性微温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活血止痛;解毒杀虫。主风湿肢体痿废;腰胁疼痛;妇女闭腹痛;产后瘀血未尽;跌打损伤;骨折;痈疽疮毒;毒蛇咬伤;白带;鹅掌风;灰指甲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g,鲜品可用至3-9g;或研末;或浸洒。外用:适量,鲜品研烂涂;;或煎水洗。

复方外洗方《扶寿精方》:风湿证;凤仙花散剂《本草纲目》:腰胁引痛不可忍者。兰台集选方《兰台集》:跌仆伤损骨,血脉不行者

各家论述1.《滇南本草》:治小儿脓耳。

2.《纲目》:活血消积。治蛇伤,腰胁引痛。

3.《本草求原》:治偏废。

4.《天宝本草》:治鼻血不止。

5.《西藏常用中草药》:通经活血,利尿,治经闭腹痛,产后瘀血不尽,下死胎,小便不利,疔毒痈疽。

6.《本草汇言》:凤仙花,活血气,利筋脉之药也。李氏方治腰胁引痛不可忍,因瘀血为患者宜用之。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鸡肫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鸡肫草药材名称鸡肫草拼音Jī Zhūn Cǎo别名白侧耳根、水侧耳根、金钱七、铜钱草来源为虎耳科梅花草属植物鸡眼梅花草Parnassia wightiana Wall.以全草入药。

  • 苦瓜花

    《中药大辞典》:苦瓜花药材名称苦瓜花拼音Kǔ Guā Huā出处《闽南民间草药》来源为葫芦科植物苦瓜的花。性味《闽南民间草药》:"苦,寒,无毒。"功能主治①《闽南民间草药》:&qu

  • 钓樟枝叶

    药材名称钓樟枝叶拼音Diào Zhānɡ Zhī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樟科植物红果钓樟的枝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indera erythrocarpa Makino[L.umbelata Bl.]

  • 崇澍蕨

    药材名称崇澍蕨拼音Chónɡ Shù Jué英文名Harland's Chien Fern出处始载于《植物分类学报》。来源药材基源:为乌毛蕨科植物崇澍蕨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hien

  • 大杜鹃

    药材名称大杜鹃别名红杜鹃、爆杖杜鹃来源杜鹃花科大杜鹃Rhododendron spinuliferum Franch.,以根、叶、花入药。生境分部四川、云南。性味辛,温。有毒。功能主治祛风除湿,通经活

  • 大飞扬草

    《中药大辞典》:大飞扬草药材名称大飞扬草拼音Dà Fēi Yánɡ Cǎo别名大飞羊(《生草药性备要》),飞扬、神仙对坐草、节节花、大号乳仔草、蚝刈草、猫仔癀、大乳草、木本奶草、金

  • 长管香茶菜

    药材名称长管香茶菜别名铁菱角、四角薄荷、溪薄荷、铁拳头来源唇形科长管香茶菜Rabdosia longituba (Miq.) Hara [Plectranthus longitubus Miq.],以

  • 八仙花

    药材名称八仙花拼音Bā Xiān Huā别名粉团花、紫阳花(《现代实用中药》)。出处《植物名实田考》来源为虎耳草科植物绣球的根、叶、花。春、夏季采收。原形态落叶灌木。小枝粗壮,有明显的皮孔与叶迹。叶大

  • 野凤仙花

    《中药大辞典》:野凤仙花药材名称野凤仙花拼音Yě Fènɡ Xiān Huā别名假凤仙花、假指甲花(《陆川本草》)。出处《植物名实图考》来源为凤仙花科植物野凤仙花的全草。夏、秋采收。原形态多

  • 拐棍竹

    《全国中草药汇编》:拐棍竹药材名称拐棍竹别名竹叶、华桔草、华桔竹叶来源禾本科拐棍竹Fargesia spathacea Franch.,以叶入药。生境分部陕西、甘肃、青海、四川、云南。性味甘、淡,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