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材>刺天茄

刺天茄

药材名称刺天茄

拼音Cì Tiān Qié

别名苦颠茄、苦天茄(《云南中草药》)。

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为茄科植物茄子果实。秋季采收,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约1米。茎直立,具分枝,全体密被黄硬毛和针状剌。单叶互生;菱状宽椭圆形,长7.5~11厘米,宽5~9厘米,边缘有不规则角状波齿,先端渐尖,基部心形,两面被刺状腺毛,能分泌粘液,两面脉上均疏生长短不一的尖刺。聚伞花序由2~4朵花组成,花梗细弱,被有粗毛及小刺;花萼5浅裂,轮状,被毛及小刺;花冠白色或微带黄色,花瓣5枚,卵状披针形,被毛。浆果球形,未熟时有深绿色花纹,熟后黄色。种子多数,浅棕色。

生境分部生于山间林下或荒坡。分布云南等地。

化学成分浆果含澳洲茄胺、谷甾醇、薯蓣皂甙元等。还含澳洲茄胺甙类、澳洲茄边碱、澳洲茄碱和刺茄碱,以及生物碱皂甙刺天茄碱。

性味《昆明民间常用草药》:"微苦,寒,有小毒。"

功能主治《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消炎解毒,镇静止痛。治风湿跌打疼痛,神经性头痛,胃痛,牙痛,乳腺炎,腮腺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钱。外用:捣涂或研末调敷。

复方①治将要出头的疮毒:刺天茄叶、果晒干研末,加重楼粉,蜂蜜调匀外敷。(《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②治牙痛:刺天茄鲜果实捣烂,置牙痛处。(《云南中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翠鸟

    药材名称翠鸟拼音Cuì Niǎo别名鱼狗来源佛法僧目翠鸟科翠鸟Alcedo atthis (L.),以肉入药。生境分部全国各地。功能主治解毒,通淋。主治痔疾,淋病及鱼骨哽喉等。治淋病:翠鸟肉

  • 红豆蔻

    《中国药典》:红豆蔻药材名称红豆蔻拼音Hónɡ Dòu Kòu英文名FRUCTUS GALANGAE别名大良姜、山姜来源本品为姜科植物大高良姜Alpinia galang

  • 扇叶阴地蕨

    药材名称扇叶阴地蕨拼音Shàn Yè Yīn Dì Jué别名高山独角蒿、蕨藄、独脚蒿来源药材基源:为阴地蕨科植物扇羽小阴地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otrychium lunaria(L.)S

  • 候风藤

    药材名称候风藤拼音Hòu Fēnɡ Ténɡ出处候风藤始见于《植物名实图考》蔓草类:"候风藤,南康(在今江西省南部地区南康县境内)山田膛上多有之。长茎丛生,高三四尺,不作藤蔓。叶如木樨叶,面青绿,背黄

  • 槲寄生

    《中国药典》:槲寄生药材名称槲寄生英文名HERBA VISCI别名北寄生、冬青、桑寄生、柳寄生、黄寄生、冻青、寄生子来源本品为桑寄生科植物槲寄生Viscum coloratum (Komar.) Na

  • 大团囊虫草

    药材名称大团囊虫草拼音Dà Tuán Nánɡ Chónɡ Cǎo来源药材基源:为麦角菌科真菌大团囊虫草的子座。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rdyceps ophioglossoides(Ehrenb.)

  • 藏紫菀

    药材名称藏紫菀拼音Cánɡ Zǐ Wǎn别名青菀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缘毛紫菀的头状花序或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ster souliei Franch.采收和储藏:5-7月开花期采收头状花,阴干

  • 木半夏果实

    药材名称木半夏果实拼音Mù Bàn Xià Guǒ Shí别名四月子、野樱桃、棠台、麦粒团、羊奶子、判渣、、石滚子、芦都子、牛脱。出处1.木半夏始载于《本草拾遗》“胡颓子”条下,云:“又有一种大相似,

  • 鲥鱼

    《全国中草药汇编》:鲥鱼药材名称鲥鱼拼音Shí Yú来源鲱形目鲱科鲥鱼Macrura reevesii (Richardson),以肉入药。生境分部我国沿海。功能主治补中益气,温补

  • 阳起石

    《全国中草药汇编》:阳起石药材名称阳起石拼音Yánɡ Qǐ Shí别名白石、石生来源为石棉类矿石。全年可采,挖出后,去净泥土及杂石。性状为长条形、扁长条形或不规则形块,大小不一。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