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材>太白三七

太白三七

《全国中草药汇编》:太白三七

药材名称太白三七

拼音Tài Bái Sān Qī

来源伞形科东谷芹属植物红花Tongoloa dunnii (Boiss.)Wolff,以入药。秋季采,洗净晒干。

性味甘、苦,平。

功能主治祛风湿,强筋骨,活血,止血。用于风湿关节痛,崩漏,跌打损伤,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2~3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太白三七

药材名称太白三七

拼音Tài Bái Sān Qī

出处《陕西草药》

来源为伞形科植物红花。秋季采挖。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60厘米,全体无毛。块根纺锤形,褐色,长1.5~3厘米。茎直立,纤细,上部有分枝。叶互生,下部叶为3回羽状复叶,卵形,小叶线形,长1~3厘米,彼此远离,无柄或柄极短,最终小叶片狭条形,急尖头,全缘;叶柄长8~10厘米;上部叶为1回羽状复叶;最上部叶为3出复叶。复伞形花序;无总苞;伞幅9~15,不等长,长4~5厘米;小总苞片叶状,早落;小伞形花序具花8~20朵;花梗长1~2毫米;花瓣紫红色,边缘及基部白色,椭圆形,顶端全缘,基部成短爪。双悬果卵形,长约1.5毫米,果棱显着。

生境分部生于高山草地及林缘。分布云南、四川、湖北、陕西等地。

性味甘微苦,平。

功能主治止血镇痛,活血散瘀,祛风湿,强筋骨。治跌打损伤,外伤出血,崩漏,风湿性腰腿及周身疼痛,劳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3钱;研末或泡酒。外用:研末撒。

复方①治风湿性腰腿痛:太白三七三两,研粉,每次二钱,每日二次,白酒冲服。

②治跌打损伤:太白三七五分,红花儿茶芋儿七地仙桃各一钱。水煎服,烧酒为引,每二小时服一至二盅。

③治崩漏:太白三七一钱,口嚼后以开水冲服。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太白三七

药材名称太白三七

拼音Tài Bái Sān Qī

英文名Root of Dunn Tongoloa

别名甜七

出处出自《陕西中草药》。太白三七全草,性味功用相同,但效力较弱。

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城口东俄芹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ongoloa dunnii (Boiss.) Wolff[Pimpinellasilaifolia de Boiss.]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挖,除去茎叶及泥土,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30-60cm。根短圆锥形,褐以。茎光滑无毛,略带淡紫色。基生叶和茎下部叶有柄,柄长6-12cm,叶鞘膜质,抱茎;叶片轮廊阔披针形,长5-8cm,宽约5cm,二至三回羽状分裂,第一回羽片有短柄,末回裂片长5-8cm,宽约5cm,二至三回羽状分裂,第一回羽片有短柄,末回裂片长5-10mm,宽1.5-2mm,先端尖,边缘略增厚,茎上部的叶柄鞘状,叶片一至二回羽状分裂,裂片长1.5-2.5cm,宽1mm,先端裂片远长于侧面裂片,全缘。序托叶叶柄鞘状,裂片1-3,线形。复伞形花序顶生或侧生;伞辐8-22;小总苞片无或少数;小伞形花序有花10-25;萼齿细小,卵形;花瓣紫红色,长倒卵形,基部狭窄呈爪状,顶端向内微凹;花药卵圆形,紫红色;花柱基圆盘状,花柱短,向外反曲。分生果阔卵形,长约2mm,宽不足1.5mm,主棱5,丝状,每棱槽中有油管3。花、果期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230-3350m的潮湿草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四川等地。

性味味甘;苦;性平

功能主治化瘀止血;祛风显;强筋骨。主跌打损伤;瘀血肿痛;外伤出血;崩漏;风湿新痹痛;艋骨酸软;劳伤腰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或泡酒;或研末。外用:适量,研末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纤齿卫矛

    药材名称纤齿卫矛拼音Xiān Chǐ Wèi Máo来源药材基源:为卫矛科植物纤齿卫矛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uonymus giraldii Loes.采收和储藏:秋后采收,洗净,切片晒干。原形

  • 木棉花

    《中药大辞典》:木棉花药材名称木棉花拼音Mù Mián Huā出处《生草药性备要》来源为木棉科植物木棉的花。春季采收盛开花朵,晒干或烘干。原形态木棉(杨孚《异物志》),又名:古贝(

  • 毒根斑鸠菊

    药材名称毒根斑鸠菊别名过山龙、藤牛七、发痧藤、夜牵牛、细脉斑鸠菊、惊风红、虎三头来源菊科斑鸠菊属植物毒根斑鸠菊Vernonia andersonii C. B. Clarke,以藤茎或根入药。四季可采

  • 南天仙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南天仙子药材名称南天仙子来源爵床科水蓑衣属植物岩水蓑衣Hygrophila saxatilis Ridl.的种子。功能主治镇痉止痛。用于癫狂,抽搐,哮喘,胃痛。外用治痈肿,恶疮。摘

  • 《中药大辞典》:酪药材名称酪拼音Lào别名湩(《纲目》)出处《本草经集注》来源为牛、马、羊、骆驼等之乳汁炼制而成的食品。制法《饮膳正要》:"造法用乳半杓,锅内炒过,入余乳熬数十沸,

  • 侧柏叶

    《中国药典》:侧柏叶药材名称侧柏叶拼音Cè Bǎi Yè英文名CACUMEN PLATYCLADI别名扁柏、香柏、柏树、柏子树来源本品为柏科植物侧柏Platycladus orie

  • 车桑仔根

    药材名称车桑仔根拼音Chē Sānɡ Zǎi Gēn出处《福建中草药》来源为无患子科植物坡柳的根。全年可采。功能主治消肿解毒。复方①治牙痛:车桑仔鲜根一至二两。水煎服。②治风毒流注:车桑仔干根一至二两

  • 山药

    《中国药典》:山药药材名称山药拼音Shān Yɑo英文名RHIZOMA DIOSCOREAE别名薯蓣、土薯、山薯蓣、怀山药、淮山、白山药来源本品为薯蓣科植物薯蓣Dioscorea opposita T

  • 台湾三颗针

    药材名称台湾三颗针拼音Tái Wān Sān Kē Zhēn别名川上氏小檗、黑实檗木来源药材基源:为小檗科植物台湾小檗的根或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erberis kawakamii Hayata采

  • 藏青杠

    药材名称藏青杠来源壳斗科藏青杠Quercus semicarpifolia Smith,以叶入药。生境分部西藏。性味苦、涩,平。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治寒热夹杂,泻痢,肠炎及哮喘。用法用量3~5分。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