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材>小米柴

小米柴

《全国中草药汇编》:小米柴

药材名称小米柴

拼音Xiáo Mǐ Chái

别名牛屎柴、小豆柴、亮子药

来源杜鹃花科小米柴Lyonia villosa (Wall.)Hand.-Mazz.,以枝、叶入药。

生境分部贵州。

性味微酸、涩,温。

功能主治杀虫止痒。

疥疮发痒:叶适量,挫绒擦患处。

麻风:小米柴、八面风、牛屎树各半斤,捣绒煎水洗。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小米柴

药材名称小米柴

拼音Xiáo Mǐ Chái

别名牛屎柴、小豆柴、亮子药(《贵州民间药物》)。

出处《贵州民间药物》

来源杜鹃花科植物小米柴枝叶。全年可采。

原形态灌木,多分枝。叶互生,长椭圆形或倒卵状长椭圆形,长1.5~7厘米,先端短尖,基部阔楔形或圆形,全缘,革质,上面光滑,下面散生细柔毛;具叶柄。总状花序腋生,长3~8厘米;基部有小叶数枚,椭圆形;萼5深裂;花冠白色,钟形,5浅裂,裂片反曲;雄蕊10,花药无芒状附属体,顶端孔裂;子房上位,近球形.蒴果,种子多数。

生境分部生于灌木林中。

性味性温,味涩微酸。

功能主治治皮肤疮毒。

复方①治疥疮及烂疮:小米柴煎水洗。

②治疥疮发痒:小米柴叶搓绒,擦患处。(性味以下出《贵州民间药物》)

③治麻风:小米柴、三棱草、牛屎树各半斤。捣缄,煎水洗。(《贵州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小米柴

药材名称小米柴

拼音Xiáo Mǐ Chái

别名米饭花、山胡椒

出处出自《贵州民间药物》

来源药材基源:为杜鹃花科植物珍珠花的枝叶、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yonia ovalifolia(Wall.) Drude[An-dromeda ovalifolia Wall.;Poeris ovalifolia(Wall.) D.Don;Xolisma ovalifolia(Wall.)Rehd.」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半常绿或落叶灌木、小乔木,高4-12m。枝条淡褐色;冬芽长卵圆形或心形,淡红色。叶互生;叶片坚纸质,卵形或椭圆形,长5-10cm,宽3-6cm,先端急尖或短渐尖,基部钝圆形,稀为心形,全缘,表面深绿色,背面淡绿色,中脉在表面下陷,背面凸起,侧脉6-8对,羽状,连同网脉在表面明显。总状花序腋生,长5-10cm,近基部有2-3枚叶状苞片,小苞片早落;花序轴上微被柔毛,有花15-25朵,花梗长3-4mm,下弯;花萼深5裂,裂片长椭圆形;花冠圆筒状,白色,有香气,上部浅5裂,裂片向外微反折,先端钝圆;雄蕊10花丝线形,先端有2枚芒状附属物;子房近球形,花柱长约6mm,柱头头状,略伸出花冠外。蒴果球形,直径4-5mm,5室,室背开裂,缝线增厚。种子短线形,无翅。花期5-7月,果期7-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长于海拔700-2800m的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福建、台湾、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等地。

化学成分珍珠花叶中含毒性成分泪木毒(lyoniol)A[1],泪木毒(lyoniol)D[2],还含有槲皮素(quercetin),金丝桃甙(hyperoside),槲皮甙(quercitrin),槲皮素-3-O-β-D-葡萄糖醛酸甙(quercetin-3-O-β-D-glucuronide),对香豆酸(p-coumaric acid),咖啡酸(caffeic acid)[3],β-谷甾醇-β-D-葡萄糖甙(β-sitosterol-β-D-glucoside),圣草素(eriodictyol),落新妇甙(astilbin),熊果酸(urso-lic acid),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马斯里酸(maslinic acid)[4]。嫩芽中含有金丝桃甙,左族表儿茶精(epicatechin),槲皮素以及微量的木犀草素(luteolin)和芹菜素(apigenin)[5]。从其木质部提取物中检出左旋表儿茶精[5]。

性味辛;性温;有毒

归经肝经

功能主治活血止痛;祛风解毒。主跌打损伤;骨折;癣疮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煎水搽;或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老鼠刺

    《全国中草药汇编》:老鼠刺药材名称老鼠刺拼音Láo Shǔ Cì来源为冬青科冬青属植物猫儿刺Ilex pernyi Franch.,以根入药。全年可采,洗净切片,晒干。性味苦,寒。

  • 竹叶

    《中药大辞典》:竹叶药材名称竹叶拼音Zhú Yè别名淡竹叶(《别录》)。出处《别录》来源为禾本科植物淡竹的叶。随时采鲜者入药。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竹茹"条。性状叶

  • 光头前胡

    药材名称光头前胡拼音Guānɡ Tóu Qián Hú别名岩防风、棕包头、鸡肢前胡、独活、岩棕、官防风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化中前胡和岩前胡的根及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Peucedanum

  • 野芋

    《全国中草药汇编》:野芋药材名称野芋拼音Yě Yù别名野芋头来源天南星科芋属植物野芋Colocasia antiquorum Schott,以全草及块茎入药。夏秋采收,分别晒干。性味辛,寒。

  • 叶底红

    药材名称叶底红拼音Yè Dǐ Hónɡ英文名root of Ford Metalleaf别名调经草、叶下红、野海棠、红娘子、江南野海棠、大毛蛇、血还魂、还魂红、沙崩草、假紫苏、红背野海棠出处始载于《新

  • 结根草莓

    药材名称结根草莓拼音Jié Gēn Cǎo Méi出处《青藏高原药物图鉴》来源为蔷薇科植物结根草莓的全草。6~7月采,茎最好,除去枯枝残叶及须根,晾干。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8~12

  • 蔓荆子叶

    药材名称蔓荆子叶拼音Màn Jīnɡ Zǐ Yè别名白背叶(《岭南采药录》)。出处《岭南采药录》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单叶蔓荆或蔓荆的叶或枝叶。化学成分蔓荆的细枝(干)含挥发油0.11

  • 白绒草

    药材名称白绒草别名白花茶匙红、白花塔仔草、老虎花、毛绣球防风、白风轮菜、银针七、北风草、灯笼花来源唇形科白蜂窝草属植物白绒草Leucas mollisima Wall.,以全草入药。夏季枝叶茂盛时采收

  • 白云瓜花

    药材名称白云瓜花拼音Bái Yún Guā Huā来源药材基源:为旋花科植物蓝花土瓜的花。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erremiayunnanensis(Courch.etGagnep.)R.c.Fang

  • 鸱头

    《中药大辞典》:鸱头药材名称鸱头拼音Chī Tóu别名鹦头(《唐本草》)出处《别录》来源为鹰科动物白尾鹞的头。原形态白尾鹞,又名:鸢(《诗经》),鸱(《庄子》),鸭、负雀(《尔雅》),雀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