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材>尖嘴林檎果

尖嘴林檎果

药材名称尖嘴林檎果

拼音Jiān Zuǐ Lín Qín Guǒ

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尖嘴林檎的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alus melliana(Hand.Mazz.)Rehd.[Pirus melliana Hand.Mazz.]

采收和储藏:8-9月果实成熟时采摘,鲜用或切成纵横切片,晒干。

原形态尖嘴林檎,灌木或小乔木,高4-10m。小枝微弯曲,幼时微具柔毛,暗灰褐色;冬芽红紫色。叶簇生;叶柄长1.5-2.5cm;托叶线状披针形,全缘,内面微具柔毛;叶片椭圆形至卵状椭圆形,长5-10cm,宽2.5-4cm,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圆形至宽楔形,边缘有圆钝齿。花两性;花序近伞形,有花5-7 朵,花梗长3-5cm;苞片披针形,果落;花直径约2.5cm;萼片5,三角披针形,全缘,内面具绒毛,较萼筒长;花瓣5,倒卵形,紫白色,基部有短爪;雄蕊约30,花丝长短不等;花柱5,基部有白色绒毛,柱头棒状。果实球形,直径1.5-2.5cm,宿萼有长筒,萼片反折,果先端隆起,果心分离,果梗长2-2.5cm。花期5月,果期8-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700-2400m的山地混交林中或山谷沟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广东、广西、云南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本品多切成纵横片,直径2-3cm,果皮红棕色或深红色、无斑点。果肉厚,内果皮木化呈杯状,有5室,每1室有种子2颗,有的切片具有宿存花萼,反卷,有毛绒,并有残存花柱,亦具密毛绒。味微酸涩。

显微鉴别,粉末特征;红棕色。1.石细胞较多,呈类长方形、圆多角形、类三角或不规则形,大小不等,长35-290μm,直径25-213μm。壁厚薄不均, 8-58μm,木化,孔沟明显,纹孔颖状,大者可见层纹。2.纤维多成束,完整者长条形或长梭形,长至420μm,直径18-35μm,壁厚约至13μm,木化,孔沟较明显。3.淀粉粒较多,主为单粒,呈类球形,直径6-18μm,脐点点状,层纹不明显。复粒由2-3个分粒组成,稀少。4.不含草酸钙结晶。

功能主治健脾消积。主脾胃虚弱;食积停滞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茅瓜叶

    药材名称茅瓜叶拼音Máo Guā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葫芦科植物茅瓜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olena amplexicaulis (Lam.)Gandhi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原

  • 红枫荷

    《全国中草药汇编》:红枫荷药材名称红枫荷别名红山梅、半枫荷、红半枫荷、脱皮半枫荷、白乳半枫荷、红根木、胭脂木来源桑科红枫荷Artocarpus styracifolius Pierre,以根入药。生境

  • 水白蜡

    《中药大辞典》:水白蜡药材名称水白蜡拼音Shuǐ Bái Là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木犀科植物小蜡树的叶。夏、秋采收,晒干或鲜用。原形态小蜡树,又名:小白蜡树、小叶女贞。半常绿灌

  • 野蘑菇

    《全国中草药汇编》:野蘑菇药材名称野蘑菇别名杂蘑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伞菌目伞菌科野蘑菇Agaricus arvensis Schaeff. ex Fr.,以子实体入药。生境分部生于山坡草原或旷野草丛中。

  • 槲皮

    《中药大辞典》:槲皮药材名称槲皮拼音Hú Pí别名赤龙皮、槲木皮(《肘后方》),槲白皮(《崔氏纂要方》)。出处《唐本草》来源为壳斗科植物槲树的树皮。原形态槲树(《纲目》),又名:朴

  • 紫鸭跖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紫鸭跖草药材名称紫鸭跖草拼音Zǐ Yā Zhí Cǎo别名血见愁、紫露草来源鸭跖草科紫鸭跖草Tradescantia virginiana 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广西

  • 一味药

    《中药大辞典》:一味药药材名称一味药拼音Yí Wèi Yào别名野槐树(《植物名实图考》),野蓝枝子(《中国树木分类学》),狼牙草(《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

  • 柳花

    《中药大辞典》:柳花药材名称柳花拼音Liǔ Huā别名杨花(《摘元方》),柳椹(《岣嵝神书》),柳蕊(《纲目拾遗》)。出处《本经》来源为杨柳科植物垂柳的花。性味苦,寒。①《本经》:"味苦,寒

  • 沙茴香

    药材名称沙茴香拼音Shā Huí Xiānɡ别名野茴香、沙前胡来源伞形科沙茴香Ferula borealis Kuan [Peucedanum rigidum Bunge],以根、种子、全草

  • 天目木兰

    《全国中草药汇编》:天目木兰药材名称天目木兰拼音Tiān Mù Mù Lán来源木兰科头目木兰Magnolia amoena Cheng,以花蕾入药。生境分部浙江、江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