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材>尖齿耳蕨

尖齿耳蕨

药材名称尖齿耳蕨

拼音Jiān Chǐ ěr Jué

英文名Sharp-tooth Shield Fern

别名山鸡

出处始载于《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蕨类植物门》。

来源药材基源:为鳞毛蕨科植物尖齿耳蕨的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lystichum acutidens Christ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挖出后洗净,鲜用或晒干;或除去叶,将根茎晒干。

原形态植株高45-60cm。根茎短而直立,顶部及叶柄基部被棕褐色、卵状披针形鳞片。叶簇生;叶柄长18-28cm,叶片纸质,萎缩,线状披针形长30-35cm,先端羽状浅裂,渐尖而呈长尾状,基部不缩短,一回羽状深裂;羽片栉次展开,25-40对,互生,长2.5-3cm,宽7-10mm,近于无柄,镰状披针形,基部不对称,上面耳形,下面截形,急尖,边缘齿牙状而小,先端微呈芒状;叶脉羽状细弱,斜分叉。孢子囊群棕色,小形,背生于羽片侧脉分叉上,在中脉两侧各排成1行,上方的约10个以上,在下方的3-6个。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000-2300m的山谷林下湿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台湾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全草长45-60cm。根茎密生披针形鳞片。叶柄长18-28cm,深禾秆色,基部密生披针形鳞片,上部近光滑,叶片披针形,长30-34cm,中部宽4.5-5cm,基部不变狭,一回羽状,羽片长2.5-3cm,宽6-8mm,镰状披针形,基部上侧凸起呈尖三角形,下侧平切,边缘有前伸具芒刺的尖齿,叶脉羽状分叉。孢子囊群生于分叉的上侧小脉顶端,囊群盖圆盾形,近全缘。

性味甘;温

归经胃经

功能主治平肝;和胃;止痛。主头晕;胃痛;胃、十二指肠溃疡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0g。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根茎:用于胃痛、胃、十二指肠溃疡。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石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石花药材名称石花拼音Shí Huā别名石衣、梅藓来源地衣类梅花衣科梅花衣属植物藻纹梅花衣Parmelia saxatilis Ach.,以叶状体入药。四季可采,晒干,生用

  • 细叶十大功劳

    药材名称细叶十大功劳拼音Xì Yè Shí Dà Gōnɡ Láo英文名Folium Mahoniae别名木黄连、竹叶黄连来源为小檗科植物细叶十大功劳

  • 莲子

    《中国药典》:莲子药材名称莲子拼音Lián Zǐ英文名SEMEN NELUMBINIS别名莲肉、莲米来源本品为睡莲科植物莲Nelumbo nucifera Gaertn. 的干燥成熟种子。除

  • 枸骨根

    《全国中草药汇编》:枸骨根药材名称枸骨根拼音Gǒu Gǔ Gēn来源本品为冬青科植物枸骨Ilex cornuta Lindl. ex Paxt.的根皮。全年可采,洗净晒干。性味苦,凉。功能主治祛风止痛

  • 黄芽白菜

    《中药大辞典》:黄芽白菜药材名称黄芽白菜拼音Huánɡ Yá Bái Cài别名黄芽菜(《咸淳临安志》),黄矮菜、花交菜(《戒庵漫笔》),大白菜、结球白菜(《广

  • 孩儿茶

    《中药大辞典》:孩儿茶药材名称孩儿茶拼音Hái ér Chá别名乌爹泥、乌垒泥、乌丁泥(《纲目》),西谢(《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出处《饮膳正要》来源为豆科植物儿茶的枝

  • 大叶凤仙花

    药材名称大叶凤仙花拼音Dà Yè Fènɡ Xiān Huā英文名all-grass of Largeleaf Touch-me-not别名山泽兰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补编》。来源药材基源:为风

  • 迎春花根

    药材名称迎春花根拼音Yínɡ Chūn Huā Gēn别名金腰带根来源药材基源:为木犀科植物迎春花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Jasminum nudoiflorum Lindl.采收和储藏:全年或秋季

  • 叶象花

    《中药大辞典》:叶象花药材名称叶象花拼音Yè Xiànɡ Huā别名草本一品红(《海南植物志》),一品红(《文山中草药》)。出处《文山中草药》来源为大戟科植物猩猩草的全草。全年可采

  • 蓝花龙胆

    《全国中草药汇编》:蓝花龙胆药材名称蓝花龙胆拼音Lán Huā Lónɡ Dǎn来源龙胆科龙胆属植物蓝花龙胆Gentiana filistyla Balf. f. et For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