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材>山柑算盘子

山柑算盘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山柑算盘子

药材名称山柑算盘子

别名小甘淫、细甘淫、山柑树

来源大戟山柑算盘子Glochidion fagifolium Miq.,以枝、叶入药。

生境分部广西。

性味苦、甘、涩,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

感冒发热,暑热口渴:枝、叶0.5~1两,水煎服。

口腔炎:枝、叶适量,水煎含漱。

湿疹,疮疡溃烂:鲜枝、叶适量,水煎外洗。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山柑算盘子

药材名称山柑算盘子

拼音Shān Gān Suàn Pán Zi

英文名twig and leaf of Beechleaf Glochidion

别名小甘淫、细甘淫。

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

来源药材基源:为大戟科植物山柑算盘子的枝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lochidion sphaerogynum (Muell.Arg.)Kurz[Phyllanthus sphaerogynum Muell.Arg.;Glochidion fagifolium Miq.]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山柑算盘子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l-10m。树皮灰白色;小枝绿色,有细棱,干后变黑,光滑无毛。叶互生;叶柄长5-8mm;托叶近三角形,长2-3mm,锐尖;叶片纸质或近革质,卵状披针形、长圆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5-12cm,宽15.5-3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两侧通常略不等,全缘,下面浅绿色,干后灰褐色,两面无毛,侧脉7-8对。花簇生,浅绿色。雌雄同株;雌花位于雄花之上生于小枝上部,或在小枝中部雌花及雄花同生于一叶腋内;雄花花梗长6-8mm,萼片5-6,倒卵圆形,长约2mm,淡黄色,雄蕊3枚,花药隔短;雌花花梗长2-3mm,萼片6,卵状三角形或卵圆形,外面3片较大而厚,长约1mm,子房陀螺状,无毛,4-6室,花时上部为花柱所包,花柱合生呈扁球状,约为子房宽的2倍。蒴果扁球形,先端凹陷,直径8-10mm,厚约4mm,光滑,具深纵沟,宿存花柱扁球状。花期5-6月,果期7-8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200-1600m的旷野灌丛或山地疏、密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性味味苦;甘;性凉

归经心;肺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感冒发热;署热口渴;口腔炎;湿疹;疮疡溃烂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煎水含漱或外洗。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枝、叶:味苦,甘涩、性凉。有清热解毒的功能。用于感冒发热,暑热口渴,口腔炎。外用治疮疡溃烂。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江南卷柏

    药材名称江南卷柏拼音Jiānɡ Nán Juǎn Bǎi英文名Herba Selaginellae Moellendorfii别名石柏、岩柏草、黄疸卷柏来源为卷柏科植物江南卷柏Selagin

  • 鸢翅骨

    《中药大辞典》:鸢翅骨药材名称鸢翅骨拼音Yuān Chì Gǔ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鹰科动物鸢的翅骨。原形态动物形态详"鸢脚爪"条。功能主治治小儿齁咳累,鸢翅骨,刮灰兑

  • 圆叶乌头

    药材名称圆叶乌头拼音Yuán Yè Wū Tóu英文名Rotundleaf Monkshood别名草乌、准噶尔乌头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圆叶乌头的块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 山梅花根皮

    药材名称山梅花根皮拼音Shān Méi Huā Gēn Pí别名土常山(《浙江天目山药植志》)。出处《浙江中药资源名录》来源为虎耳草科植物绢毛山梅花的根皮。原形态落叶灌木,高1.5

  • 地绵绵

    《全国中草药汇编》:地绵绵药材名称地绵绵别名小野芝麻、蜘蛛草来源唇形科地绵绵Galeobdolon chinense (Benth.) C. Y. Wu,以块根入药。生境分部江苏、安徽、浙江、福建、台

  • 茶子

    《中药大辞典》:茶子药材名称茶子拼音Chá Zǐ别名茶实(《续名家方选》)出处《纲目》来源为山茶科植物茶的果实。化学成分种子含皂甙,水解得茶皂醇、茶皂醇B、茶皂醇C、茶皂醇D、茶皂醇E、山茶

  • 卵叶娃儿藤

    药材名称卵叶娃儿藤拼音Luǎn Yè Wá ér Ténɡ别名三十六荡、三十六根、双飞蝴蝶、老虎须、落地金瓜、藤细辛来源萝藦科娃儿藤属植物卵叶娃儿藤Tyloph

  • 天萝水

    药材名称天萝水拼音Tiān Luó Shuǐ别名丝瓜水(《中国药植图鉴》)。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葫芦科植物丝瓜或粤丝瓜的茎中之汁。取丝瓜地上茎切断,将切口插入瓶中,放置一昼夜,即得。原形态

  • 葛藟汁

    《中药大辞典》:葛藟汁药材名称葛藟汁拼音Gě Lěi Zhī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葡萄科植物葛藟的藤汁。原形态葛藟(《诗经》),又名:葛、柜鬯(《说文》),巨苽、蓷藟(陆玑《诗疏》),千岁虆、虆芜(《

  • 鸱头

    《中药大辞典》:鸱头药材名称鸱头拼音Chī Tóu别名鹦头(《唐本草》)出处《别录》来源为鹰科动物白尾鹞的头。原形态白尾鹞,又名:鸢(《诗经》),鸱(《庄子》),鸭、负雀(《尔雅》),雀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