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材>山藤藤秧

山藤藤秧

《全国中草药汇编》:山藤藤秧

药材名称山藤藤秧

拼音Shān Ténɡ Ténɡ Yānɡ

别名葡萄、山葡萄

来源葡萄葡萄属植物黑水葡萄Vitis amurensis Rupr.,以根、藤、果实入药。秋季采根及果实,夏季采藤,晒干。

性味酸,凉。

功能主治根、藤:祛风止痛。用于外伤痛,风湿骨痛,胃痛,腹痛,神经性头痛,术后疼痛。

果:清热利尿。用于烦热口渴,尿路感染,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根、藤:1~3钱,果:3~5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山藤藤秧

药材名称山藤藤秧

拼音Shān Ténɡ Ténɡ Yānɡ

出处《全展选编·外科》

来源葡萄科植物葡萄根、藤

原形态木质藤本,长达15米;幼枝初具细毛,后无毛,叶宽卵形,长4~17厘米,宽3.5~18厘米,顶端尖锐,基部宽心形,3~5裂或不裂,边缘具租锯齿,上面无毛,下面叶脉有短毛;叶柄长4~12匣米,有疏毛。圆锥花序与叶对生,长8~13厘米,花序轴具白色丝状毛;花小,雌雄异株,直径约2毫米;雌花内5个雄蕊退化,雄花内雌蕊退化;花萼盘形,无毛。浆果球形,直径约1厘米,黑色。

生境分部生于山地林缘。分布于东北及山西、河北、山东等地。

功能主治止痛。治外伤痛,胃肠道疼痛,神经性头痛,手术后疼痛。

用法用量内服:制成10%煎剂,每次口服10~20毫升。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山藤藤秧

药材名称山藤藤秧

拼音Shān Ténɡ Ténɡ Yānɡ

英文名Amur Grape Stem, Root of stem of Amur Grape

别名葡萄、黑水葡萄

出处出自《全展选编.外科》

来源药材基源:为葡萄科植物山葡萄的根或茎藤。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itis amurensis Rupr.

采收和储藏:秋、冬季采收,洗净,切片或段,晒干。

原形态葡萄木质藤本,长达15m。幼枝初具细毛,后变无毛。单叶互生;叶柄长4-12cm,被柔毛;叶片宽卵形,长4-17cm,宽3.5-18cm,先端尖锐,基部宽心形,3-5裂或不裂,边缘具粗锯齿,上面无毛,下面叶脉有短毛。花单性,雌雄异株,圆锥花序与叶对生,长8-13cm,花序轮具白色丝状毛;花小,雌花内具5个退化雄蕊;雄花内雌蕊退化;花萼盘形,无毛;花瓣5;雄蕊5;子房上位。浆果球形,直径约1cm,黑色。花期5-6月,果熟期8-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地林缘。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及山东、江苏、安徽、浙江等地。

性状显微鉴别 茎横切面:表皮细胞或有部分残留。皮层细胞多已颓废,皮层内可见多数裂隙,亦见草酸钙针晶束。维管束环列。整个韧皮部被木栓层环分割为2-3同心环(或外方1-2环脱落);韧皮部外侧为帽状初生韧皮纤维束,纤维细胞多角形,排列不很整齐,壁木化;次生韧皮部纤维束带状,数层断续环列,纤维细胞切向稍长,排列整齐,壁亦木化。韧皮束的外方及两侧具草酸钙簇晶(外侧较多)和方晶。形成层连续成环。木质部中可见年轮。髓宽大,内见草酸钙针晶束。髓射线明显。

性味辛;凉

归经胃;肝经

功能主治祛风止痛。主风湿骨痛;胃痛;腹痛;神经性头痛;术后疼痛;外伤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库页悬钩子

    《中药大辞典》:库页悬钩子药材名称库页悬钩子拼音Kù Yè Xuán Gōu Zi出处《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来源蔷薇科植物库页悬钩子的茎叶。7~8月采割,晒干。原形态小灌

  • 马鹿花

    药材名称马鹿花拼音Mǎ Lù Huā别名小豆花、紫梗藤(《云南思茅中草药选》)。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来源为豆科植物马鹿花的根。全年可采,切片晒干。原形态藤状灌木,高约3米。3出复叶,小叶

  • 马蹄荷

    《全国中草药汇编》:马蹄荷药材名称马蹄荷拼音Mǎ Tí Hé别名白克木、省雀花来源金缕梅科马蹄荷Symingtonia populnea (R. Brown)van Steenis

  • 地笋

    《中药大辞典》:地笋药材名称地笋拼音Dì Sǔn别名地瓜儿、地瓜(《救荒本草》),地笋子、地蚕子(《草木便方》),地藕(《分类草药性》),水三七、野三七、旱藕(《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出处《

  • 堇叶山梅花

    药材名称堇叶山梅花拼音Jǐn Yè Shān Méi Huā英文名Thinleaf Mockorange别名细叶山梅花、薄叶山梅花。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虎耳草科植物堇叶山梅

  • 毛麝香

    《全国中草药汇编》:毛麝香药材名称毛麝香拼音Máo Shè Xiānɡ别名麝香草、凉草、五凉草、酒子草、毛老虎、饼草、香草[广西]来源为玄参科毛麝香属植物毛麝香Adenosma g

  • 松树梢

    药材名称松树梢来源为松科松属植物中的云南松、思茅松等的嫩枝。性味苦、涩,温。功能主治解毒。用于木薯、钩吻中毒。用法用量鲜松梢(去叶)1~2两。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野把子

    药材名称野把子拼音Yě Bǎ Zi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露珠香茶菜的全草或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abdosia irrorata(Forrest ex Diels)Hara[Plectrant

  • 鮧鱼鳔

    药材名称鮧鱼鳔拼音Yí Yú Biào别名鲶鱼鳔来源药材基源:为鲇科动物鲇鱼的鱼鳔。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ilurus asotus (Linnaeus)[Parasilurus asotus (Li

  • 山皮条

    《中药大辞典》:山皮条药材名称山皮条拼音Shān Pí Tiáo别名金雀花(《贵州药植目录》)。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豆科植物四川木蓝的根或全株。全年均可采收,洗净,晒干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