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材>广州山柑

广州山柑

药材名称广州山柑

拼音Guǎnɡ Zhōu Shān Gān

英文名root-bark of Canton capet

别名广州槌果藤。

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来源药材基源:为白花菜科植物广州山柑的根、种子或茎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pparis cantoniensis Lour.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广州山柑 攀缘灌木。小枝平直,幼时有棱角,被淡黄色短柔毛,节间长1-4cm;刺坚硬,平展或外弯,尖端常暗黑色,花枝上刺小或不存在。叶柄长4-6mm;叶片近革千周,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先端有小凸尖头。圆锥花序顶生,由数个至多个亚伞形花序组成,每个亚伞形花序有花数于十一朵,总花梗长1-3cm;苞片钻形,长1-2mm,早落;花蕾球形,直径3-4mm;花梗长7-12mm;花白色,有得味;萼片长4-5mm,宽约3mm,外轮2个稍大,舟形,外被短柔毛,边缘膜质,内轮2个略小,椭圆形或倒卵形,白色膜质边缘上被白色缘毛;花瓣倒卵形或长圆形,长4-6mm,宽1.5-2.5mm,常在内面中下部被白色柔毛;雄蕊20-45,雌蕊柄6-8mm;子房近椭圆形,胎座2。果球形至椭圆形直径10-15mm,果皮薄,革质,平滑;种子一至数个,球形或近椭圆形,长6-7mm。几乎全年都有开花结果记载。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沟水旁或湿润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福建、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性味苦;寒

归经心;肺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止咳;止痛。主咽喉肿痛;肺热咳嗽;胃脘热痛;跌打伤痛及疥癣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2g。外用:根或茎叶适量,捣敷。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根、藤、种子、味苦、性寒。有清热解毒,镇痛,疗肺止咳的功能。广州鼎湖山民间用茎、叶治疥癣,亦作农药;广西民间用件子治喉痛和心气痛。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山韭菜

    《中药大辞典》:山韭菜药材名称山韭菜拼音Shān Jiǔ Cài别名黑花野韭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为百合科植物山韭菜的全草。夏、秋采收。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30厘米左右。鳞茎圆柱形,具纤维状

  • 九味一枝蒿

    药材名称九味一枝蒿拼音Jiǔ Wèi Yì Zhī Hāo英文名all-grass of Manybractelole Bugle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苞叶筋骨草带根的葵

  • 中华水龙骨

    药材名称中华水龙骨拼音Zhōnɡ Huá Shuǐ Lónɡ Gǔ别名假水龙骨、鸡爪七来源药材基源:为水龙骨科植物中华水龙骨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lypodiodes pseudoamoen

  • 雌黄

    《全国中草药汇编》:雌黄药材名称雌黄拼音Cí Huánɡ来源硫化物类矿物Auripigmentum。生境分部广西。性味辛、苦,温。有毒。功能主治燥湿,杀虫,祛痰,化瘀,解虫蛇毒。主

  • 白杨枝

    《中药大辞典》:白杨枝药材名称白杨枝拼音Bái Yánɡ Zhī出处《纲目》来源为杨柳科植物山杨的树枝。功能主治《纲目》:"消腹痛,治吻疮。"用法用量内服:浸酒

  • 黄花地锦苗

    药材名称黄花地锦苗拼音Huánɡ Huā Dì Jǐn Miáo别名鸡屎草、臭虫草。出处黄花地锦苗首见于清《植物名实图考》,云:"黄花地锦苗,江西、湖南多有之。与紫花者相类,而叶茎瘦弱,茎微赤,叶尖细

  • 定木香

    药材名称定木香拼音Dìnɡ Mù Xiānɡ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毛茛科植物单叶升麻的根茎。夏、秋采挖,除去须根,洗净,晒干。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白细辛"条。性味

  • 五脉绿绒蒿花

    药材名称五脉绿绒蒿花拼音Wǔ Mài Lǜ Rónɡ Hāo Huā别名欧摆完保(藏名)出处《青藏高原药物图鉴》来源罂粟科植物五脉绿绒蒿的花蕾,6~8月采花,晾干。原形态植物形态详

  • 马铃薯

    药材名称马铃薯拼音Mǎ Línɡ Shǔ别名阳芋、山药蛋、洋番薯、土豆、洋芋、山洋芋、地蛋、洋山芋、荷兰薯、薯仔、茨仔出处马铃薯,原名阳芋,首载于《植物名实图考》,云:"黔滇有之。绿茎青叶,叶大小、疏

  • 铁藤根

    《中药大辞典》:铁藤根药材名称铁藤根拼音Tiě Ténɡ Gēn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为豆科植物巴豆藤的根。秋季采集。洗净切片,晒干。原形态攀援灌木,长可达15米。幼枝有平贴亮棕色短柔毛,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