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材>木槿子

木槿子

《中药大辞典》:木槿子

药材名称木槿子

拼音Mù Jǐn Zǐ

别名朝天子(《饮片新参》),川槿子(《药材学》)。

出处《纲目》

来源锦葵科植物木槿果实。9~10月,果实现黄绿色时摘下晒干。

生境分部产江苏、广西等地。

性状干燥蒴果,呈卵圆形或矩圆形,长约2厘米,直径约1.6厘米,先端短尖,有的已开裂为5瓣,外面带黄绿色而有绒毛,基部有宿存花萼5裂,外面有星状毛,萼下有狭线形的苞片6~7枚,排成一轮,或部分脱落;有残余的花柄。蒴果5室。种子呈三角状卵形或略带肾形而扁,灰褐色,无光泽,下端具长条状的种脐,四周密布多数乳白色至灰黄色的绒毛,长约3毫米。以干燥、黄色、蒂绿、果内种子不散落者为佳。

性味①《纲目》:"甘,平,无毒。"

②《饮片新参》:"苦,寒。"

功能主治①《纲目》:"治偏正头风,烧烟熏患处;又治黄水脓疮,烧存性,猪骨髓调涂之。"

②《饮片新参》:"清肺化痰,治肺风痰喘,咳嗽音瘠。"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外用:烧烟熏、煎汤洗或研末调敷。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木槿子

药材名称木槿子

拼音Mù Jǐn Zǐ

英文名Fruit of Shrubalthea

别名朝天子、川槿子、槿树子木槿果。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

来源药材基源:为锦葵科植物木槿Hibiscus syriacus L.的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ibiscus syriacus L.

采收和储藏:9-10月果实现黄绿色时采收,晒干。

原形态木槿落叶灌木,高3-4m。小枝密被黄色星状绒毛。叶互生;叶柄长5-25mm,被星状柔毛;托叶线形,长约6mm,疏被柔毛;叶片菱形至三角状卵形,长3-10cm,宽2-4cm,具深浅不同的3裂或不裂,先端钝,基部楔形,边缘具不整齐齿缺,下面沿叶脉微被毛或近无毛。花单生于枝端叶腋间,花梗长4-14mm,被星状短绒毛;小苞片6-8,线形,长6-15mm,宽1-2mm,密被星状疏绒毛;花萼钟形,长14-20mm,密被星状短绒毛,裂片5,三角形;花钟形,淡紫色,直径5-6cm,花瓣倒卵形,长3.5-4.5cm,外面疏被纤毛和星状长柔毛;雄蕊柱长约3cm;花柱枝无毛。蒴果卵圆形,直径约12mm,密被黄色星状绒毛。种子肾形,背部被黄色长柔毛。花期7-10月。

生境分部原产于我国中部各地。华东、中南、西南及河北、陕西、台湾等地,均有栽培。

性状性状鉴别 本品为卵圆形或长椭圆形,长1.5-3cm,直径1.0-1.6cm。表面黄绿色或棕黄色,密被黄色短绒毛,有5条纵向浅沟及5条纵缝线;顶端短尖,有的沿缝线开裂为5瓣;基部有宿存钟状花萼,5裂,萼下有狭条形的苞片7-8枚,排成1轮,或部分脱落;有残余的短果柄;果皮质脆。种子多数,扁肾形长约3mm,宽约4mm;棕色至深棕色,无光泽,四周密布乳白色至黄色长绒毛。气微,味微苦;种子味淡。以身干、色黄、蒂绿、不开裂为佳。

显微鉴别 粉末特征:粉末棕黄色。①星状毛淡黄色,由2-10数个角状细胞组成,基部合并一簇;脱落的单个毛呈长梭形、楔形、长三角状分枝,平直或弯曲,长50-460μm,直径17-34μm,先端尖或钝,壁增厚,木化,厚10-17μm。层纹明显,表面可见螺状角质纹。②薄壁细胞内有时可见草酸钙簇晶,直径13-35μm。③内果皮石细胞黄色,1-2列排列紧密,壁极厚,可见孔沟及壁孔,层纹明显。

化学成分种子油含锦葵酸(malvic acid),胖大海酸(sterculinic acid),十四碳三烯酸(tetradcatrienoic acid),十六碳三烯酸(hexadecaterienoic acid),十六碳一烯酸(hexadecenoic acid),硬脂酸(stearic acid),十八碳一烯酸(octadecenoic acid),十八碳二烯酸(octadecadienoic acid),十八碳三烯酸(octadeca-trienoic acid),还含a-β-δ-生育酚(a-、β-、δ-tocopherol),β-谷甾醇(β-sitosterol),莱油甾醇(campesterol),a-、β-胡萝卜素(a-、β-carotene),3,4-二羟基-β-胡萝卜素(3,4-dihydroxy-β-carotene)。

药理作用同属植物Hibiscusesculentus果实的水提取物,给小鼠腹腔注射(1/2半数致死量),对艾氏腹水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鉴别理化鉴别 取本品粉末2g,加乙醇10ml,热浸2-3h,滤过,滤波照下述方法试验:(1)取滤液2-3ml,蒸干,加醋研1ml溶解,沿管壁加8滴浓硫酸,在两液交界面出现猩红色环,溶液上层渐变绿。(检查皂甙)(2)取滤液滴于滤纸上,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显暗蓝紫色荧光。

性味甘;寒

归经肺;心;肝经

功能主治清肺化痰;止头痛;解毒。主痰喘咳嗽;支气管炎;偏正头痛;黄水疮;湿疹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煎水熏洗。

各家论述1.《纲目》:治偏正头风,烧烟熏患处;又治黄水脓疮,烧存性,猪骨髓调涂之。

2.《饮片新参》:清肺化痰,治肺风痰喘,咳嗽音瘖。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红树叶

    药材名称红树叶拼音Hónɡ Shù Yè英文名Bruguiera gymnorrhiza (L.)Lam.来源药材基源:为红树科植物木榄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ruguiera gymnorrhi

  • 毛笋

    《中药大辞典》:毛笋药材名称毛笋拼音Máo Sǔn别名茅竹笋(赞宁《笋谱》)。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禾本科植物毛竹的苗。原形态毛竹,又名:猫头竹(《新安志》),江南竹(《汝南圃史》,猫竹、茅

  • 锈叶野牡丹

    药材名称锈叶野牡丹拼音Xiù Yè Yě Mǔ Dān别名大叶金石榴来源药材基源:为野牡丹科植物褐鳞木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stronia ferruginea Elmer[A. for-mos

  • 梧桐

    药材名称梧桐拼音Wú Tónɡ别名中国梧桐、国桐、桐麻、桐麻碗、瓢儿果树、青桐皮来源梧桐科梧桐属植物梧桐Firmiana platanifolia (L. f.)Marsigli

  • 乌饭子

    《中药大辞典》:乌饭子药材名称乌饭子拼音Wū Fàn Zǐ别名乌饭果、米饭果、纯阳子(《滇南本草》),冷饭果、沙汤果(《云南中草药》)。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杜鹃花科植物乌鸦果的果实。原形态

  • 鸡脑

    《中药大辞典》:鸡脑药材名称鸡脑拼音Jī Nǎo出处《唐本草》来源为雉科动物家鸡的脑。原形态动物形态详"鸡肉"条。化学成分一般成分,与其它动物的脑大致相同。鸡脑含有游离酌组氨酸0.

  • 蛇胆草

    药材名称蛇胆草别名戏班须、式格娃儿藤来源萝藦科蛇胆草Tylophora secamonoides tsiang,以根入药。生境分部广东、广西。功能主治止咳。主治咳嗽。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地梢瓜

    《全国中草药汇编》:地梢瓜药材名称地梢瓜拼音Dì Shāo Guā别名地梢花、地瓜瓢来源萝藦科牛皮消属植物地梢瓜Cynanchum thesioides (Freyn) K. Schum.[

  • 山漆树

    《中药大辞典》:山漆树药材名称山漆树拼音Shān Qī Shù别名铁象杆、野漆树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漆树科植物山漆树的根、叶。夏、秋采收。原形态灌木,高1~4米。小枝红褐色,无毛。单数羽状

  • 枸橘核

    《中药大辞典》:枸橘核药材名称枸橘核拼音Gōu Jú Hé出处《纲目》来源为芸香科植物枸橘的种子。化学成分含柠檬烯0.09% 、欧芹属素乙0.02%和少量佛手柑内酯,以及蔗糖、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