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材>木黄连

木黄连

《中药大辞典》:木黄连

药材名称木黄连

拼音Mù Huánɡ Lián

别名黄连(《广西中药志》)。

出处《广西中药志》

来源小檗科植物北江十大功劳。全年可采,除去枝叶,洗净,晒干。

原形态常绿灌木,高1~2米或更高,全体光滑无毛。茎粗壮,表面暗棕色。单数羽状复叶互生,长20~30厘米,总叶柄基部扁阔,腹面具浅槽,节明显;小叶革质,5~7枚,椭圆形,长6.5~7.5厘米,宽2.5~4厘米,先端渐尖,具锋利的芒尖,往往于叶尖的两侧有1~2个锐齿,基部楔形,下面一对小叶往往基部不等。总状花序丛生于枝的顶端,长10~20厘米,花众多,黄色;苞片1枚,三角形,棕色,长约1.5毫米;萼片9,黄色,花瓣状,分3轮排列,每轮3片;花瓣6,较内轮萼片为小,矩圆形;雄蕊6枚,花丝短棒状;子房上位,柱头头状,扁平。浆果蓝黑色。花期5~6月。果期7~8月。

性状茎呈圆柱形,表面暗棕色或灰褐色,有浅纵沟和横向裂纹,幼茎较平滑,往往有突起的叶痕及叶柄残基,栓皮质松,脱落处可见黄色木部;质坚脆,折断面呈破裂状,淡黄色;横切面近圆形,髓部淡黄色,木部黄色,射线清晰。根呈圆柱状,略扭曲,表面棕黄色,有纵沟纹及支根疤痕;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黄色。

性味味苦,性寒,无毒。

归经入心、肝二经。

功能主治清心胃火,解毒。治阳黄、热痢、赤眼;外治刀伤,火烫伤。(性味以下出《广西中药志》)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5钱。外用:捣敷。

注意《广西中药志》:"虚寒体弱者忌用。"

备注同属植物苏氏十大功劳、半覆瓦十大功劳独龙十大功劳等的根,在广西民间亦称木黄连或土黄连,并与本品同等使用。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木黄连

药材名称木黄连

拼音Mù Huánɡ Lián

英文名Chengkou Mahonia

别名黄连

出处出自《广西中药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小檗科植物北江十大功劳的根及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ahonia shenii Chun

采收和储藏:全年可采,除去枝叶,洗净,晒干。

原形态无刺十大功劳常绿灌木,高1-2m或更高,茎粗壮,暗棕色。叶互生;羽状复叶,长20-30cm,小叶革质,2-3对,叶片椭圆形,长6.5-7.5cm,宽2.5-4cm,先端渐尖,刺状,基部楔形,上面深绿色,下面灰绿色,全缘,或在叶尖的两侧有1-2个刺状锯齿。总状花序丛生枝端,长10-20cm;苞片1,棕色,三角形;萼片9,花瓣状,三轮;花黄色,6瓣,长圆形;雄蕊6,花丝短棒状;雌蕊柱头头状,扁平。浆果蓝黑色。花期5-6月,果期7-8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深山密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广东、广西。

性状性状鉴别 根圆柱形,稍扭曲,表面棕黄色,有纵沟纹及支根痕;质硬,不易折断,断面粗糙,黄色。茎圆柱形,表面灰棕色至暗棕色,有浅纵沟和横向裂纹,较嫩的茎较平滑,常有叶柄残基及叶痕;皮部易脱落,内面黄色;质坚脆,折断面破裂,淡黄色,横断面木部黄色;质坚脆,射线清晰。

化学成分无刺十大功劳茎含小檗碱(berberine)。

性味苦;性寒

归经心;肝经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解毒。主湿热痢疾;腹泻;黄疸;目赤肿痛;烧烫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汁涂搽、滴眼。

注意脾胃虚寒者慎服。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竹衣

    药材名称竹衣拼音Zhú Yī别名金竹衣(《景岳全书》)。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禾本科植物金竹秆内的衣膜。原形态金竹(《竹谱详录》),又名:黄金竹、黄竹、黄皮竹、黄竿(坪井《竹类图谱》),黄苦

  • 鸡爪槭

    《全国中草药汇编》:鸡爪槭药材名称鸡爪槭来源为槭树科槭属植物鸡爪槭Acer palmatum Thunb.,以枝叶入药。夏秋采,晒干。性味辛、微苦,平。功能主治止痛,解毒。用于腹痛;外用治痈疖肿毒。用

  • 还筒子

    药材名称还筒子拼音Hái Tǒnɡ Zi来源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天麻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astrodia elata Bl.采收和储藏:夏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原形态天麻,多年生寄生草本,

  • 金钱参

    药材名称金钱参别名菊花参、小菊花参、一棵参来源龙胆科龙胆属植物金钱参Gentiana sarcorrhiza Ling et Ma,以全草或根入药。夏秋采收,洗净晒干。性味甘,温。功能主治健脾益气,补

  • 黄山鳞毛蕨根

    药材名称黄山鳞毛蕨根拼音Huánɡ Shān Lín Máo Jué Gēn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鳞毛蕨科植物黄山鳞毛蕨的根茎。原形态黄山鳞毛蕨,又名:

  • 三方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三方草药材名称三方草别名白郎苔、亚大苔草来源莎草科三方草Carex brownii Tuckerm.,以根入药。生境分部长江流域各省、贵州、河南、西北。性味甘、苦,平。功能主治理气

  • 栝楼茎叶

    药材名称栝楼茎叶拼音Guā Lóu Jīnɡ Yè出处《别录》来源为葫芦科植物栝楼的茎叶。性味《纲目》:"酸,寒,无毒。"功能主治《别录》:"疗中热伤

  • 二郎剑

    药材名称二郎剑拼音èr Lánɡ Jiàn别名见血草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长穗兔耳风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insliaea henryi Diels.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鲜用或切段晒干

  • 鳝鱼头

    《中药大辞典》:鳝鱼头药材名称鳝鱼头拼音Shàn Yú Tóu出处《别录》来源为鳝科动物黄鳝的头。性味《纲目》:"甘,平,无毒。"功能主治①《别录》:

  • 蒙自木蓝

    《中药大辞典》:蒙自木蓝药材名称蒙自木蓝拼音Ménɡ Zì Mù Lán别名大铁扫把、铁马豆、白豆、多花木蓝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为豆科植物蒙自木蓝的根。夏、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