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材>柞树皮

柞树皮

《全国中草药汇编》:柞树皮

药材名称柞树皮

拼音Zhà Shù Pí

别名柞树、橡子树、青风栎、小叶槲树

来源壳斗科栎属植物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 Fisch.的树皮,其也入药。春季剥皮,刮去外面粗皮,晒干生用或煅炭用;夏秋采叶,晒干备用。

性味微苦、涩,平。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解毒。用于细菌性痢疾,急性胃肠炎,小儿消化不良,黄疸,急、慢性支气管炎,痔疮。

用法用量2~3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柞树皮

药材名称柞树皮

拼音Zhà Shù Pí

别名岛输尔巴姆那木(朝名)。

出处《吉林中草药》

来源为壳斗科植物蒙栎树皮。春、秋季采,刮去外层粗皮,晒干或煅炭。

原形态蒙栎,又名:柞树、橡碗、小叶槲树、青刚标。

落叶乔木,高达30米。树皮暗灰色,纵深裂;幼枝平滑具棱,紫褐色。单叶互生,多集生于小枝顶端;叶片倒卵形至长椭圆状倒卵形,长7~17厘米,宽4~10厘米,先端钝或急尖,基部耳形,边缘具披状钝牙齿,通常8~9对,幼时叶脉有毛,老时变无毛,侧脉7~11对;叶柄长2~5毫米。花单性,雌雄同株;雄花序穗状,下垂,生于新枝叶腋,雄花花被6~7裂,雄蕊通常8;雌花花被6浅裂。壳斗环形,包围坚果1/3~1/2,直径1.5~2厘米,高0.8~1.5厘米,壁厚;苞片小,三角形。坚果卵形至长卵形,直径1.3~1.8厘米,长2~2.3厘米,无毛。花期5、6月。果期8~10月。

本植物的叶(柞树叶)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生境分部生于山坡向阳干燥处的疏林中。分布山东、河北、山西、内蒙古和东北等地区。

功能主治利湿,清热,解毒。治肠炎腹泻,痢疾,黄疸,痔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3钱。外用:捣敷或煎水洗足。

复方①治痢疾,肠炎,腹泻:柞树皮五钱。水煎,日服三次。

②治黄疸:柞树皮,煅炭研末。每次二钱,日服三次。

③治痔疮:鲜柞树皮捣烂,敷患处。(功用主治以下出《吉林中草药》)

临床应用①治疗小儿腹泻

取柞树皮3两洗净切碎,加水4000毫升,煎成1000毫升,用此煎液泡脚,每次半小时。病重者,口服煎液20毫升,每日2~3次。治疗200例,痊愈及好转者达96.5%。

②治疗阿米巴痢疾

取新鲜柞树皮200克,加水煮沸15~20分钟,制成1000毫升煎液。日服3次,每次5~10毫升饭前服。亦可用煎液灌肠。经临床验证,均有一定疗效,无任何副作用。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柞树皮

药材名称柞树皮

拼音Zhà Shù Pí

出处出自《吉林中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壳斗科植物蒙栎的树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Quercus mongolica Fisch.

采收和储藏:春、秋季采,刮去外层粗皮,晒干或煅灰。

原形态落叶乔木,高达30m。树皮暗灰色,纵深裂;幼枝平滑具棱,无毛,紫褐色。叶互生,多集生于小枝顶端;叶柄长2-5mm,无毛;叶片例卵形至长椭圆状例卵形,长7-19cm,宽4-1Ocm,先端钝或急尖,基部窄圆形或耳形,边缘具7-10对深波状钝牙齿,幼时沿叶脉有毛,老时变无毛,侧脉7-11对;花单性,雌雄同株;雄花序穗状,下垂,雄花序长5-7cm,轴近无毛,生于新枝叶腋,雄花花被6-7裂,雄蕊通常8;雌花花序6浅裂。壳斗环形,包围坚果l/3-l/2,直径1.5-2cm,高0.8-1.5cm,壁厚;苞片小,三角状卵形,背部呈半球表瘤起,密被灰白色知绒毛;坚果卵形至长卵形,直径1.3-1.8cm,长2-2.3cm,无毛。花期5-6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生于海肱200-2100m的山坡向阳干燥处的疏林中,常与辽东栎、杨、桦等混生,有时成纯林。

资源分布:分布于并东北、华北及山东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树皮外表面暗灰色,具纵深裂,内面灰白色,平滑。气微,味苦、涩。

性味微苦;涩;性平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解毒消肿。主痢疾;肠炎;小儿消袋子化不良;气管炎;黄疸;痔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汤熏洗,或捣。

复方①治痢疾,肠炎,腹泻:柞树皮五钱。水煎,日服三次。②治黄疸:柞树皮,煅炭研末。每次二钱,日服三次。③治痔疮:鲜柞树皮捣烂,敷患处。(《吉林中草药》)

临床应用1.治疗小儿腹泻:取柞树皮3两洗净切碎,加水4000ml,煎成1000ml,用此煎液泡脚,每次半小时。病重者,口服煎液20ml,每日2-3次。治疗200例,痊愈及好转者达96.5%。

2.治疗阿米巴痢疾:取新鲜柞树皮200g,加水煮沸15-20分钟,制成1000ml煎液。日服3次,每次5-10ml饭前服。亦可用煎液灌肠。经临床验证,均有一定疗效,无任何副作用。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马槟榔

    《全国中草药汇编》:马槟榔药材名称马槟榔拼音Mǎ Bīnɡ Lɑnɡ别名屈头鸡、水槟榔、马大白、紫槟榔、太极子来源白花菜科山柑属植物马槟榔Capparis masaikaii Levl.,以种仁入药。

  • 猪肚

    《中药大辞典》:猪肚药材名称猪肚拼音Zhū Dǔ出处《本草经集注》来源为猪科动物猪的胃。原形态动物形态详"猪肉"条。性味甘,温。①《别录》:"微温。"②《纲目》

  • 海通

    《中药大辞典》:海通药材名称海通拼音Hǎi Tōnɡ别名白灯笼、木常山(《广西植物名录》)。出处《中国药植志》来源为马鞭草种植物海通的枝叶。原形态小乔木。小枝略呈四棱形,密被黄褐色绒毛。单叶对生,具叶

  • 缘桑螺

    《中药大辞典》:缘桑螺药材名称缘桑螺拼音Yuán Sānɡ Luó别名桑树上牛儿(《丹溪心法》),桑牛、天螺(《纲目》)。出处《证类本草》来源为椎实螺科动物椎实螺的全体。夏、秋均可

  • 盆架树

    《全国中草药汇编》:盆架树药材名称盆架树别名岭刀柄、山苦常来源夹竹桃科盆架树Winchia calophylla A. DC.,以叶、树皮、乳汁入药。生境分部广东、云南。功能主治叶、树皮:止咳平喘。主

  • 红川乌

    药材名称红川乌拼音Hónɡ Chuān Wū别名羊角天麻、黄药根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双舌蟹甲草的块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calia dauidii (Franch.) Hand.-Mazz.

  • 灯油藤子

    药材名称灯油藤子拼音Dēnɡ Yóu Ténɡ Zǐ来源药材基源:为卫矛科植物锥序南蛇藤的种子。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elastrus paniculatus Willd.采收和储藏:果实成熟后采收,

  • 水枇杷叶

    药材名称水枇杷叶拼音Shuǐ Pí Pá Yè出处《广西中草原》来源为猕猴桃科植物水东哥的叶。秋、冬采收。晒干研粉或水煎浓缩成膏备用。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水枇杷&

  • 黑风散

    《中药大辞典》:黑风散药材名称黑风散拼音Hēi Fēnɡ Sàn出处《云南中草药选》来源为防己科植物细圆藤的藤或根。全年可采。原形态细圆藤,又名:蛤仔藤。攀援木质藤本,长10余米。茎圆柱形,

  • 方蟹

    药材名称方蟹拼音Fānɡ Xiè别名中华绒螯蟹、河蟹、淡水蟹、螃蟹、真蟹、毛蟹、清水蟹、蟛蜞、小石蟹来源甲壳纲方蟹科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 H. Milne-Edw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