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材>榄仁树皮

榄仁树皮

药材名称榄仁树皮

拼音Lǎn Rén Shù Pí

来源药材基源:为使君子科植物榄仁树的树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erminalia catappa L.

采收和储藏:春、秋季采收,洗净晒干。

原形态大乔木,高15m或更高。树皮褐黑色,纵裂呈剥落状;枝平展,近顶部密被棕黄色的绒毛,具密而明显的叶痕。叶大,互生,常密集于枝顶;叶柄短而粗壮,长10-15mm,被毛;叶片倒卵形,长12-22cm,宽8-15cm,先端钝圆或短尖,中部以下渐狭,基部截形或狭心形,两面无毛或幼时背面疏被软毛,全缘,稀微波状,主脉粗壮,上面下陷而成一浅槽,背面凸起,且于基部近叶柄处被绒毛,侧脉10-12对,网脉稠密。穗状花序长而纤细,腋生,长15-20cm,雄花生于上部,两性花生于下部;苞片小,早落;花多数,绿色或白色,长约10mm;花瓣缺;萼筒杯状,长8mm,外面无毛,内面被白色柔毛,萼齿5,三角形,与萼筒几等长;雄蕊10枚,长约2.5cm,伸出萼外;花盘由5个腺体组成,被白色粗毛;子房圆锥形,幼时被毛,成熟时近无毛;花柱单一,粗壮;胚珠2颗,倒悬于室顶。果椭圆形,常稍压扁,具2棱,棱上具翅状的狭边,长3-4.5cm,宽2.5-3.1cm,厚约2cm,两端稍渐尖,果皮木质,坚硬、无毛,成熟时青黑色;种子1颗,长圆形,含油质。花期3-6月,果期7-9月。

性味味苦;性凉

功能主治解毒止痢;化痰止咳。主痢疾;痰热咳嗽;疮疡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2g;或研末。外用:适量,煎汤洗。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黄杨木叶

    药材名称黄杨木叶拼音Huánɡ Yánɡ Mù Yè别名黄杨脑(《丹溪心法》)出处《纲目》来源为黄杨科植物黄杨的嫩叶。化学成分叶含黄杨碱E、黄杨醇碱E、环朝鲜黄

  • 乌金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乌金草药材名称乌金草拼音Wū Jīn Cǎo来源龙胆科獐牙菜属植物乌金草Swertia heterantha Ling的带根全草。秋季采挖,洗净晒干。性味甘、微苦,平。功能主治平肝

  • 三白草根

    《中药大辞典》:三白草根药材名称三白草根拼音Sān Bái Cǎo Gēn别名三白根(《补缺肘后方》),塘边藕(《王草药性备要》),地藕(《眼科要览》),百节藕(《植物名实图考长编》),过塘

  • 甘青青兰

    《全国中草药汇编》:甘青青兰药材名称甘青青兰拼音Gān Qīnɡ Qīnɡ Lán别名在羊古、唐古特青兰来源唇形科青兰属植物甘青青兰Dracocephalum tanguticum Maxi

  • 毛蕊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毛蕊花药材名称毛蕊花拼音Máo Ruǐ Huā别名一柱香、大毛叶、海绵蒲、毒鱼草来源玄参科毛蕊花属植物毛蕊花Verbascum thapsus L.,以全草入药。夏秋采收

  • 野绿麻

    《中药大辞典》:野绿麻药材名称野绿麻拼音Yě Lǜ Má别名零余子荨麻(《中国植物图鉴》),艾麻草、红禾麻、禾麻草(《贵州草药》)。出处《浙江中医杂志》来源为荨麻科植物珠芽艾麻的全草或根。原

  • 墓头回

    《全国中草药汇编》:墓头回药材名称墓头回拼音Mù Tóu Huí别名追风箭、脚汗草、铜班道、虎牙草、摆子草来源败酱科败酱属植物异叶败酱Patrinia heterophy

  • 罗勒根

    《中药大辞典》:罗勒根药材名称罗勒根拼音Luó Lè Gēn出处《嘉佑本草》来源为唇形科植物罗勒的根。功能主治《嘉佑本草》:"主小儿黄烂疮,烧灰敷之。"摘录《中

  • 脓见愁根

    药材名称脓见愁根拼音Nónɡ Jiàn Chóu Gēn出处《广西中草药》来源为锦葵科植物小柴胡的根。夏、秋采收,阴干。性味《广西中草药》:"味微酸涩,性凉,无

  • 虎胆

    药材名称虎胆拼音Hǔ Dǎn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猫科动物虎的胆。功能主治治小儿惊痫、疳痢,跌打损伤。①孟诜:"主小儿疳痢,惊神不安,研,水服之。"②《本草拾遗》:"主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