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材>江南桤木

江南桤木

药材名称江南桤木

拼音Jiānɡ Nán Qī Mù

来源药材基源:为桦木科植物江南桤木的茎、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lnus trabeculosa Hand.-Mazz.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鲜用或阴干。

原形态乔木,高约10m。树皮灰色或灰褐色,光滑;枝条暗灰褐色,无毛;小枝黄褐色或褐色;芽有柄,芽鳞2枚,光滑。叶柄细,长2-3cm;叶片倒卵形或椭圆形至椭圆状宽卵形,有时长枝上的叶为披针形或椭圆形,长6-16cm,宽2.5-7cm,先端短尾状或骤尖,基部近圆形或近心形,边缘具不规则细疏齿,上面无毛,下面有腺点,脉腋间簇生髯毛;侧脉6-13对。雄花序春季先叶开放,多个簇生。果序椭圆形,2-4个排成总状;果序梗长1-2cm,果苞长5-7mm,木质,基部楔形,先端有5个浅裂片。小坚果宽卵形,长约3mm;果翅厚纸质,宽及果的1/4,种子扁圆。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00-1000m的山谷、沟边、河岸及村落附近。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广东等地。

性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湿疹;荨麻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煎水洗。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凤眼果树皮

    药材名称凤眼果树皮拼音Fènɡ Yǎn Guǒ Shù Pí来源药材基源:为梧桐科植物苹婆Sterculia nobilis Smith的树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terculia nobilis

  • 黄皮果核

    《中药大辞典》:黄皮果核药材名称黄皮果核拼音Huánɡ Pí Guǒ Hé别名黄皮核(《岭南采药录》)。出处《本草求原》来源为芸香科植物黄皮的种子。夏、秋间采,鲜用或晒干

  • 无根藤

    药材名称无根藤拼音Wú Gēn Ténɡ别名无头藤、无娘藤、金丝藤、罗网藤、无根草来源为樟科无根藤属植物无根藤Cassytha filiformis L.,以全草入药。全年可采,洗

  • 走马芹

    药材名称走马芹拼音Zǒu Mǎ Qín别名野白芷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下延古当归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changelica decurrens Ledeb.采收和储藏:夏、秋间采挖,去其茎

  • 牛毛七

    《中药大辞典》:牛毛七药材名称牛毛七拼音Niú Máo Qī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曲尾藓科植物山毛藓的全草。全年采收,阴干用。原形态密集成丛,暗绿带黄棕色,高4~10厘米。茎直立

  • 杨树花

    药材名称杨树花拼音Yánɡ Shù Huā来源药材基源:为杨柳科植物毛白杨、加拿大杨或同属数种植物的雄花序。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Populus tomentosa Carr.2.Populus c

  • 滴水珠

    《全国中草药汇编》:滴水珠药材名称滴水珠拼音Dī Shuǐ Zhū别名一滴珠、一粒珠、石半夏、水半夏、制蛇子、独叶一枝花、心叶半夏、石蜘蛛、石里开、独龙珠、蛇珠、岩芋来源天南星科半夏属植物滴水珠Pin

  • 大叶山桂

    药材名称大叶山桂拼音Dà Yè Shān Guì别名大山桂、三条筋、胶桂、鸭母桂、土肉桂来源为樟科樟属植物钝叶桂Cinnamomum obtusifolium (roxb.) Nees,以树皮入药。四

  • 垂柳

    药材名称垂柳拼音Chuí Liǔ别名柳树、清明柳、吊杨柳、线柳、倒垂柳、青龙须[根名]来源杨柳科柳属植物垂柳Salix babylonica L.,以枝、叶、树皮、根皮、须根等入药。枝、叶夏

  • 鸭肫衣

    《中药大辞典》:鸭肫衣药材名称鸭肫衣拼音Yā Zhūn Yī别名鸭肫内皮(《本草求原》),鸭肫皮(《药材资料汇编》),鸭内金(《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出处《纲目》来源为鸭科动物家鸭的砂囊的角质内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