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材>湖北海棠

湖北海棠

药材名称湖北海棠

拼音Hú Běi Hǎi Tánɡ

英文名Leaf of Hupeh Crabapple

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

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湖北海棠的嫩叶及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alus hupehensis (Pamp.) Rehd.[Pirus hupehensis Pamp.]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叶,鲜用;8-9月采果实,鲜用。

原形态湖北海棠,乔木,高达8m。小枝紫色至紫褐色,初有短柔毛,后脱落。单叶互生;叶柄长1-3cm;托叶线状披针形,时落;叶片卵形至卵状椭圆形,长5-10cm,宽2.5-4cm,边缘有细锐锯齿,嫩时具稀疏短柔毛,不久脱落,常呈紫红色。花两性;伞形花序,有花4-6朵,花梗长3-6cm,无毛或稍有长柔毛;花粉白色或近白色,直径3.5-4cm;花萼5,裂片三角状卵形,渐尖或急尖,约和萼筒等长或稍短;花瓣5,倒卵形;雄蕊20;花柱3,稀4,基部有长绒毛。梨果椭圆形或近球形,直径约1cm,黄绿色稍带红晕,萼裂片脱落;果梗长2-4cm。花期4-5月,果期8-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参拔50-2900m的山坡或山谷丛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东、西南及山西、陕西、甘肃河南、湖北、湖南、广东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叶片卵形或卵状椭圆形,长5-10cm,宽2.5-4cm,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边缘有细锐锯齿,齿端具腺点,主脉下面具沟,幼叶被细毛,托叶2,披针形。落革质。气微,味微苦、涩。

化学成分叶含根皮素-2-葡萄糖甙(phloretin-2-glucoside),儿茶精(catechin),表儿茶精(epicatechin)及微量黄酮醇-3-葡萄糖甙(flavonol-3-glucoside)。

性味味酸;性平

功能主治消积化滞;和胃健脾。主食积停滞;消化不良;痢疾;疳积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鲜果60-90g;或嫩叶适量,泡茶饮。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果;代山楂入药。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红蒿枝

    《中药大辞典》:红蒿枝药材名称红蒿枝拼音Hónɡ Hāo Zhī别名小红蒿(《云南思茅中草药选》)。出处《红河中草药》来源为菊科植物杯菊的全草。夏、秋季采收,洗净,切段,晒干。原形态一年生直

  • 山乌桕叶

    《中药大辞典》:山乌桕叶药材名称山乌桕叶拼音Shān Wū Jiù Yè出处《广西民间常用草药》来源大戟科植物山乌桕的叶,夏、秋采收。功能主治治毒蛇咬伤,痈肿。复方①治毒蛇咬伤:山

  • 白头翁花

    《中药大辞典》:白头翁花药材名称白头翁花拼音Bái Tóu Wēnɡ Huā出处《纲目》来源为毛莨科植物白头翁的花蕾。功能主治《纲目》:"治疟疾寒热,白秃头疮。"

  • 滑石

    《中国药典》:滑石药材名称滑石拼音Huá Shí英文名TALCUM别名画石来源本品为硅酸盐类矿物滑石族滑石,主含含水硅酸镁[Mg3(Si4O10)(OH)2]。采挖后,除去泥沙及杂

  • 药用倒提壶

    《中药大辞典》:药用倒提壶药材名称药用倒提壶拼音Yào Yònɡ Dǎo Tí Hú出处《新疆中草药手册》来源为紫草科植物药用倒提壶的根。春、秋采挖,洗净,切片

  • 槠子

    《中药大辞典》:槠子药材名称槠子拼音Zhū Zǐ别名株子(《饮膳正要》)。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壳斗科植物苦槠或青椆的种仁。原形态①苦槠又名:血槠(《纲目》),槠栗。常绿乔木,高5~10米。枝条稠密;

  • 兔肝

    《中药大辞典》:兔肝药材名称兔肝拼音Tù Gān出处《别录》来源为兔科动物蒙古兔或家兔等的肝。性味①《纲目》:"性冷。"②《医林纂要》:"甘苦咸,寒。"

  • 圆锥花南蛇藤根

    药材名称圆锥花南蛇藤根拼音Yuán Zhuī Huā Nán Shé Ténɡ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卫矛科植物锥序南蛇藤Celastrus paniculatus Willd.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

  • 三角叶冷水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三角叶冷水花药材名称三角叶冷水花别名玻璃草来源荨麻科三角叶冷水花Pilea swinglei Merr.,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广东、贵州。性味淡、微甘

  • 狗肝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狗肝菜药材名称狗肝菜拼音Gǒu Gān Cài别名猪肝菜、羊肝菜、青蛇仔、野青仔、小青、六角英、路边青、土羚羊来源爵床科狗肝菜属植物狗肝菜Dicliptera ch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