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材>灯台莲

灯台莲

药材名称灯台莲

拼音Dēnɡ Tái Lián

英文名Tuber of Serrate Sikoku Jackinthepulpit

别名路边黄、蛇包谷、老蛇包谷

出处始载于《湖北宜昌》。

来源药材基源:为天南星科植物灯台莲或全缘灯台莲的块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Arisaema sikokianum Fuanch.et Sav.var.settatum(Makino)Hand.-Mazz[A.sazensoo var.serratum Makino]2.Arisaema sikokianum Franch.et Sav.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挖,除去茎叶及须根,洗净,鲜用或切片晒干。

原形态1.灯台莲,多年生草本。块茎扁球形,直径2-3cm。鳞叶2,内面的披针形,膜质;叶2,叶柄长20-30cm,下面1-2鞘筒状,鞘筒上缘几平截;叶片鸟足状5裂,裂片卵形、卵状长圆形或长圆形,边缘具不规则的粗锯齿至细的啮状锯齿,中裂片具长柄,倒裂片与中裂片近相等,具短柄或否;外侧五角星片无柄,不等侧,内侧基部楔形,外侧圆形或耳状。花序柄通常短于叶柄或几等长。佛焰苞淡绿色至暗紫色,具淡紫色条纹,管部漏斗状,喉部边缘近截形,无耳;檐部卵状披针形,稍下弯;肉穗花序单性;雄花序圆柱形,花疏,雄花药2-3,药室外向纵裂;雌花序近圆锥形,花密,子房卵圆形,柱头小;各附属器具细柄,上部增粗成棒状或近球形。浆果黄色,长圆锥状。种子卵圆形,具柄。花期5月,果期8-9月。

2.全缘灯台莲,本种与灯台莲的区别为:叶为全缘。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1.生于海拔200-1500m的山坡林下或谷沟岩石上。

2.生于山坡林下。

资源分布:1.分布于中南及陕西、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四川、贵州等地。2.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湖北、贵州等地。

性味味苦、辛;性温;有毒

归经肺;肝经

功能主治燥湿化痰;熄风止痉;‘消肿止痛。主痰湿咳嗽;风痰眩晕;癫痫;中风;口眼歪斜;破伤风;痈肿;毒8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外用:适量,捣敷;或研粉醋调敷。

注意阴虚燥咳及孕妇禁用。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有消肿止痛、燥湿祛痰,除风解痉的功能。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催吐萝芙木

    药材名称催吐萝芙木来源夹竹桃科催吐萝芙木Rauvolfia vomitoria Afzel. ex Spreng.,以根、茎皮入药。生境分部广东、广西有栽培。功能主治根:可提取利血平生物碱,治高血压;

  • 半夏

    《全国中草药汇编》:半夏药材名称半夏拼音Bàn Xià英文名RHIZOMA PINELLIAE别名三叶半夏、三叶老、三步跳、麻玉果、燕子尾来源本品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Pinellia

  • 猕猴桃

    《全国中草药汇编》:猕猴桃药材名称猕猴桃拼音Mí Hóu Táo别名藤梨、阳桃、白毛桃、毛梨子来源猕猴桃科猕猴桃属植物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 Pla

  • 杜鹃花根

    《中药大辞典》:杜鹃花根药材名称杜鹃花根拼音Dù Juān Huā Gēn别名翻山虎、搜山虎(汪连仕《采药书》)。出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杜鹃花科植物杜鹃花的根。全年可采,洗净,切片,

  • 王瓜子

    《中药大辞典》:王瓜子药材名称王瓜子拼音Wánɡ Guā Zǐ别名赤雹子(《本草衍义》),马雹儿子(《濒湖集简方》),土瓜仁(《本草汇言》)。出处《药性论》来源为葫芦科植物王瓜的种子。秋季采

  • 华金腰子

    《中药大辞典》:华金腰子药材名称华金腰子拼音Huá Jīn Yāo Zi别名牙鸣马(藏名)出处《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来源为虎耳草科植物中华金腰的全草。8~9月采,洗净,晒干。原形态多年生草本

  • 洋白蜡树

    药材名称洋白蜡树拼音Yánɡ Bái Là Shù出处始载于《华北经济植物志要》。来源药材基源:为木犀科植物美洲绿(木岑)格的树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Fraxinus pennsylvanica M

  • 刺蓼

    药材名称刺蓼拼音Cì Liǎo别名廊茵、急解素、蛇不钻、猫舌草、红火老鸦酸草来源蓼科蓼属植物刺蓼Polygonum senticosum (Meisn.)Franch. et Sav.,以全

  • 白三七根

    药材名称白三七根拼音Bái Sān Qī Gēn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景天科植物碗豆七的根。性味味苦涩,性凉。功能主治理气,收涩,消肿。治痢疾,腹泻,喉炎,劳伤,跌打损伤,红肿疼痛。用法用

  • 红龙

    药材名称红龙别名风车藤、狗角藤来源金虎尾科红龙Hiptage benghalensis (L.) Kurz,以藤、茎入药。生境分部台湾、广东至西南。性味微苦、涩,温。功能主治敛汗涩精,固肾助阳。主治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