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材>灵猫肉

灵猫肉

《中药大辞典》:灵猫肉

药材名称灵猫肉

拼音Línɡ Māo Ròu

出处《纲目》

来源为灵猫科动物大灵猫

性味《纲目》:"甘,温,无毒。"

功能主治《本草求原》:"暖胃。"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灵猫肉

药材名称灵猫肉

拼音Línɡ Māo Ròu

英文名civet as food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

来源药材基源:为灵猫科动物大灵猫和小灵猫的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Vierra zibetha Linnaeus2.Viverricula indica Desmarest[Veverra indica Desmarest]

原形态1.大灵猫,大小与家犬相似,体长60-80cm,体重6-10kg。吻部略尖,四肢较短,必长过之半。体毛粗硬,尾毛柔软致密。雌雄体于肛门与外生殖器间均有发达的外分泌腺(香腺囊)。腺口有一突出的片状薄瓣,可启闭。体气浅棕色,并点缀有不甚规则的黑褐色斑纹;头、额、唇均为灰白色;沿中央从头后直到尾基部,有一条黑色的鬣毛纵纹;四肢黑褐色;尾有黑白相间的闭锁色环,白窄黑宽。

2.小灵猫,体开小于大灵猫,个体几与家猫相近,体长40-60cm,体重2-4kg。耳短宽,双耳前缘甚为靠近;前额较窄;尾长约为头及体长的1/3;背部无黑色鬣毛带纹。香囊不如大灵猫发达,但仍能分泌灵猫香。体毛为深灰棕色。背中与两侧的5条棕黑色带纹较为明显,其体两侧带纹下方具有大小不等的黑纵列斑点;尾有6-8个黑色环,其间隔有灰白色环;尾尖为灰白色。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1.生活于丘陵山地的树林或灌木丛地带。夜行性,杂食,但以动物性食料为主。

2.栖息于多树的山地、灌丛、草丛等地。昼伏夜出,杂食。

资源分布:1.分布于我国秦岭和长江流域以南及西藏等地。

2.分布于我国淮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以及福建、台湾、湖南、海南、云南、西藏等地。

性味味甘;性温

归经胃经

功能主治温中;助阳。主脾胃虚寒;脘腹冷痛;阳痿

用法用量内服:煮食,125-250g。

各家论述《本草求原》:暖胃。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鲫鱼头

    《中药大辞典》:鲫鱼头药材名称鲫鱼头拼音Jì Yú Tóu出处《唐本草》来源为鲤科动物鲫鱼的头。性味《药对》:"温。"功能主治治咳嗽,痢疾,小儿口疮,

  • 红花龙胆

    药材名称红花龙胆别名龙胆草、土白连、九月花、星秀花、冷风吹、雪里梅来源为龙胆科龙胆属植物红花龙胆Gentiana rhodantha Franch.,以根及全草入药。冬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备用。性

  • 黑果

    药材名称黑果别名小黑果、马屎果、华西小石枳、老鸦果、小石积木来源蔷薇科黑果Osteomeles schwerinae Schneid.,以根、叶入药。生境分部云南、甘肃、四川、贵州。性味微涩,平。功能

  • 波罗蜜

    《中药大辞典》:波罗蜜药材名称波罗蜜拼音Bō Luó Mì别名婆那娑、阿蔀亸(《酉阳杂俎》),曩伽结(《纲目》),优珠昙、天婆罗(《中国树木分类学》),树婆罗(《广州植物志》),牛

  • 地桃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地桃花药材名称地桃花拼音Dì Táo Huā别名红花地桃花、肖梵天花、野棉花、狗脚迹、大梅花树、刺头婆、痴头婆来源为锦葵科梵天花属植物肖梵天花Urena lob

  • 自然铜

    《中国药典》:自然铜药材名称自然铜拼音Zì Rán Tónɡ英文名PYRITUM来源本品为硫化物类矿物黄铁矿族黄铁矿。主含二硫化铁(FeS2)。采挖后,除去杂质。性状本品

  • 毛枝鱼藤

    药材名称毛枝鱼藤拼音Máo Zhī Yú Ténɡ英文名stem and leaf of Roughstem Jewelvine出处始载于《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粗茎鱼藤的

  • 野胡萝卜根

    药材名称野胡萝卜根拼音Yě Hú Luó Bo Gēn英文名Daucus carota L.别名鹤虱风根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野胡萝卜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aucus carota L.采收

  • 四叶萝芙木

    药材名称四叶萝芙木别名异叶萝芙木来源夹竹桃科四叶萝芙木Rauvolfia tetraphylla L.,以树汁入药。生境分部广东、云南有栽培。功能主治催吐,下泻,祛痢,利尿,消肿。备注果汁可作墨水和黑

  • 胡麻草

    《中药大辞典》:胡麻草药材名称胡麻草拼音Hú Má Cǎo出处《云南恩茅中草药选》来源为玄参科植物胡麻草的全草。夏、秋采收,晒干。原形态直立草本,高20~30厘米,全株被绒毛。须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