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材>牛儿藤

牛儿藤

药材名称牛儿藤

拼音Niú ér Ténɡ

别名鸭公藤石萝藤石蔓藤、大叶甜果子。

来源药材基源:为鼠李科植物黄背勾儿茶的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erchemia flavescens(Wall.)Brongn.[Zizyphus flavescens Wall.;Berchemia hypochrysa Schneid.]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茎切段,根切片晒干。

原形态黄背勾儿茶藤状灌木,高7-8m。全株无毛。小枝圆柱形,平展,黄色或变褐色,有时被粉。叶互生;叶柄长1-2.5cm,无毛;托叶早落;时片纸质,卵圆形、卵状椭圆形或长圆形,长7-15cm,宽3-7cm,先端钝或圆,具小突尖,基部圆形或近心形,上面绿色,下面干时常金黄色;侧脉每边6-9对,两面凸起。花两性,圆锥花序生于小枝顶端,花梗长2-3mm;萼片5,卵状三角形;花瓣5,阔倒卵形,稍短于萼片;雄蕊5,与花瓣等长;子房与花盘分离,2室,花柱2叉。核果近圆柱形,长7-11mm,直径4-5mm,先端具小尖头,基部有盘状宿存花盘,成熟时紫红色或紫黑色,有酸甜味。花期6-8月,果期翌年5-7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200-4000m的山坡、灌丛或林下。

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甘肃、湖北、四川、云南、西藏。

性味苦;辛;凉

功能主治清热;止痛;活血调经。主胸腹胀痛;痢疾;带下;跌打损伤;筋骨痛;崩漏;月经不调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治跌打损伤可用至30g以上。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花荵

    《中药大辞典》:花荵药材名称花荵拼音Huā Rěn别名电灯花(《内蒙古中草药》),灯音花儿(蒙名)。出处《吉林中草药》来源为花荵科植物丝花花荵的根茎及根。秋季采收,洗净泥土,晒干。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

  • 吊岩风

    《全国中草药汇编》:吊岩风药材名称吊岩风拼音Diào Yán Fēnɡ别名红葡萄藤、爬山虎、上木蛇、上木三叉虎、三叉虎、上竹龙、上树蜈蚣[广西]来源葡萄科爬山虎属植物异叶爬山虎Pa

  • 山岗荚

    药材名称山岗荚拼音Shān Gǎnɡ Jiá别名直立碟豆、白花碟豆来源豆科山岗荚Clitoria hanceana Hemsl.,以块根入药。生境分部广东。功能主治镇咳祛痰。主治慢性气管炎。

  • 两色瓦韦

    药材名称两色瓦韦拼音Liǎnɡ Sè Wǎ Wéi别名骟鸡尾、金星丹、七星花古丹来源药材基源:为水龙骨科植物两色瓦韦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episorus bicolor(Takeda)Chi

  • 流苏子根

    药材名称流苏子根拼音Liú Sū Zǐ Gēn别名癞蜗藤、小青藤、牛老药藤来源药材基源:为茜草科植物流苏子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ptosapelta diffusa (Champ.exBent

  • 桤木

    药材名称桤木拼音Qī Mù别名水青冈来源桦木科桤木属植物桤木Alnus cremastogyne Burk.,以树皮、嫩枝叶入药。春季采集嫩枝叶;四季采树皮,鲜用或晒干。性味苦、涩,凉。功能

  • ***

    《中药大辞典》:***药材名称***拼音Chē Qú别名车渠(《海药本草》)出处《海药本草》来源为***科动物鳞***或其同属动物的贝壳。原形态贝壳巨大,重而坚厚。卵圆形,壳顶位于贝壳中央,壳顶前方

  • 香樟根

    《中药大辞典》:香樟根药材名称香樟根拼音Xiānɡ Zhānɡ Gēn别名香通(《四川中药志》),走马胎(《贵州民间方药集》),樟脑树根、土沉香、山沉香(《四川中药志》)。出处《分类草药性》来源为樟科

  • 山枇杷叶

    《中药大辞典》:山枇杷叶药材名称山枇杷叶拼音Shān Pí Pá Yè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冬青科植物山枇杷的叶片。性味性平,味涩,无毒。功能主治健胃,平喘。治风热鼻塞、

  • 蒙自赤杨

    药材名称蒙自赤杨拼音Ménɡ Zì Chì Yánɡ别名桤木、旱冬瓜树、水冬瓜树(《云南思茅中草药选》),蒙自桤木(《中国高等植物图鉴》)。出处《贵州草药》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