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材>玉蝉花

玉蝉花

药材名称玉蝉花

拼音Yù Chán Huā

英文名root of Sword-like Iris

别名知母

出处始载于《植物学大辞典》。

来源药材基源:为鸢尾科植物玉蝉花的根状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Iris ensata Thunb.[I.ensata Thunb.var.spontaenea(Makino)Nakai;I.kaempferi Sieb.et Lem.]

采收和储藏:秋后采收,切片晒干。

原形态玉蝉花 多年生草本,高40-50cm。基部有黄褐色叶鞘残留的纤维。根茎粗壮斜伸;须根绳索状,灰白色,有皱缩的横纹。叶片条条,长20-80cm,宽5-12mm,先端急尖,全缘,基部鞘状。花葶高40-100cm,有1-3枚茎生叶;苞片3枚,内含2朵花;花梗长1.5-3.5cm;花被裂片6,深紫色,直径9-10cm,花被管长1.5-2.5cm;外轮裂片3,中脉上有黄白色辐射状斑纹,无附属物,内花被裂片小,直立;雄蕊3,花药蓝紫色,较花丝长;子房下位,圆柱状,长1.6-2.3cm,直径3mm,花柱分枝扁平,拱形弯曲,长3-4cm,先端2裂,裂片三角形,有疏牙齿。蒴果长圆柱状,长4.5-5.5cm,直径1.5-1.8cm,先端有短喙,6条肋明显;种子扁平,半圆形,边缘呈翅状。花期6-7月,果期8-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沼泽地或河岸的水湿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及山东、浙江等地。

化学成分地上部分含恩比宁(embinin),阿魏酸(ferulic acid),对-香豆酸(p-coumaric acid),香草酸(vanillic acid),对-羟基苯甲酸(p-hydroxybenzoic acid),荭草素(orientin),高荭草素(homoorientin)。

性味辛;苦;寒;有小毒

归经肺;脾;肝经

功能主治清热利水;消积理气;清热解毒。主咽喉肿痛;食积饱胀;湿热痢疾;经闭腹胀;水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服,3-9g;或泡酒。

各家论述《植物学大辞典》:本品根状茎,味苦、辛,有小毒。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调经草

    药材名称调经草拼音Tiáo Jīnɡ Cǎo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卫矛科植物冬青卫矛的根。全年可采。原形态冬青卫矛,又名:正木、八木、大叶黄杨。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3米。枝有白色皮孔,小

  • 鸡嗉子

    药材名称鸡嗉子拼音Jī Sù Zǐ别名野荔枝(《中国高等植物图鉴》),山覆盆(《昆明民间常用草药》)。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山茱萸科植物头状四照花的叶及果实。秋季采收。原形态常绿小乔

  • 羊脑

    《中药大辞典》:羊脑药材名称羊脑拼音Yánɡ Nǎo出处《千金·食治》来源为牛科动物山羊或绵羊的脑髓。原形态动物形态详"羊肉"条。化学成分每100克约含水分76

  • 蜂斗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蜂斗菜药材名称蜂斗菜拼音Fēnɡ Dòu Cài别名蜂斗叶、网丝皮、蛇头草来源菊科蜂斗菜属植物蜂斗菜Petasites japonicus (Sieb. et

  • 峨眉石凤丹

    药材名称峨眉石凤丹拼音é Méi Shí Fènɡ Dān英文名Herb of Common Forkstamenflower别名一枝花、石凤丹、随身丹、小瓢儿菜出处出自《广西药植名录》来源药材基源:

  • ***

    《全国中草药汇编》:***药材名称***拼音Xī Jiǎo别名犀牛角来源犀科动物印度犀Rhinoceros unicornis L.、爪哇犀R. sondaicus Desmarest、苏门犀R. sum

  • 大叶苣荬菜

    药材名称大叶苣荬菜拼音Dà Yè Jù Mǎi Cài别名白花大蓟、苦荬、圆再苦苣菜、败酱草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续断菊的全草或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onchus asdper (L.) Hil

  • 山萩

    药材名称山萩别名珠光香青、大火草、毛女儿草、牛舌草、九头艾、大叶白头翁、避风草来源菊科青香属植物珠光香青Anaphalis margaritacea (L.) Benth. Et Hook. f,以全

  • 葛藟

    药材名称葛藟拼音Gě Lěi别名割谷镰藤、野葡萄、栽秧藤来源葡萄科葛藟Vitis flexuosa Thunb.,以根、茎、果实入药。生境分部长江流域、珠江流域及云南、贵州、山东。性味甘,平。功能主治

  • 蜡瓣花

    药材名称蜡瓣花拼音Là Bàn Huā别名连核梅、连合子(《浙江天目山药植志》)。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金缕梅科植物中华蜡瓣花的根皮。全年可采。原形态灌木或小乔木。小枝有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