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材>白屈菜根

白屈菜根

《中药大辞典》:白屈菜根

药材名称白屈菜根

拼音Bái Qū Cài Gēn

别名人血七(《陕西中草药》)。

出处《陕西中草药》

来源罂粟科植物白屈菜。夏季采挖,阴干用。

性味味苦涩,性温。

功能主治破瘀消肿,止血止痛。治劳伤瘀血,月经不调,痛经,消化性溃疡病,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

复方①治劳伤:白屈菜根一钱,嚼服,冷开水送下。

②治月经不调,痛经:白屈菜根一钱,甜酒煎服。(性味以下出《陕西中草药》)

③治支气管哮喘:白屈菜根七两,枯矾三两。共研细粉。一日三次,每服一钱。(沈阳药学院《中草药验方制剂栽培选编》)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白屈菜根

药材名称白屈菜根

拼音Bái Qū Cài Gēn

英文名Root of Greater Celandine

别名人血七

出处出自《陕西中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罂粟科植物白屈菜Chelidonium majus L.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helidonium majus L.

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挖,洗净泥沙,阴干。

原形态白屈菜多年生草本,高30-100cm,含橘黄色乳汁。主根粗壮,圆锥形,土黄色或暗褐色,密生须根。茎直立,多分枝,有***,具白色细长柔毛。叶互生,一至二回奇数羽状分裂;基生叶长10-15cm,裂片5-8对,裂片先端钝,边缘具不整齐缺刻;茎生叶长5-10cm,裂片2-4对,边缘具不整齐缺刻,上面近无毛,褐色,下面疏生柔毛,脉上更明显,绿白色。花数朵,排列成伞形聚伞花序,花梗长短不一;苞片小,卵形,长约1.5mm;萼片2枚,椭圆形,淡绿色,疏生柔毛,早落;花瓣4枚,卵圆形或长卵状倒卵形,黄色,长0.8-1.6cm,宽0.7-1.4cm,两面光滑,雄蕊多数,分离;雌蕊细圆柱形,花柱短,柱头头状,2浅裂,密生乳头状突起。蒴果长角形,长2-4.5cm,直径约2mm,直立,灰绿色,成熟时由下向上2瓣。种子多数细小,卵球形,褐色,有光泽。

花期5-8月,果期6-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谷湿润地、水沟边、绿林草地或草丛中、住宅附近。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及江苏、江西、四川等地。

化学成分白屈菜根含有地上部分左旋金罂粟碱α-甲羟化物及左旋金罂粟碱β-甲羟化物以外的所有生物碱(参见“白屈菜”)。另外,还含有木兰花碱(magroflorine),二氢血根碱(dihydrosanguinarine),二氢白屈菜红碱(dihydrochelerythrine),二氢白屈菜玉红碱(dihydrochelirubine),二氢白屈菜黄碱(dihydrochelilutine),N-去甲基-9,10-二氢氧化血根碱(N-demethyl-9,10-dihydrooxysanguinarine),白屈菜黄碱(chelilutine),白屈菜定(chelamidine),白屈菜胺(chelamine),内消旋白屈菜默碱(meso-chelidimerine)等生物碱;还含有α-菠菜甾醇(α-spinosterol),麦角甾醇(ergosterol),皂甙。

性味苦;涩;温

归经肝;脾;肾经

功能主治散瘀;止血;止痛;解蛇毒。主劳伤瘀血;脘痛;月经不调;痛经;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绛梨木子

    《中药大辞典》:绛梨木子药材名称绛梨木子拼音Jiànɡ Lí Mù Zǐ别名打枪子(《分类草药性》),叫梨子(《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叫耳母子,叫铃子(《四川中药志》),

  • 菰米

    《中药大辞典》:菰米药材名称菰米拼音Gū Mǐ别名雁膳(《管子》),菰粱(《楚辞》),安胡(《七发》),蒋实(《楚辞》王逸注),茭米(孙炎),黑米(《杜工部集》),雕胡米(《本草图经》),雕菰(《纲目

  • 燕麦灵

    《全国中草药汇编》:燕麦灵药材名称燕麦灵拼音Yàn Mài Línɡ别名铜脚威灵、倒吊花、接骨一支箭来源菊科云南兔耳风Ainsliaea yunnanensis Fran

  • 肉豆蔻

    《中国药典》:肉豆蔻药材名称肉豆蔻拼音Ròu Dòu Kòu英文名SEMEN MYRISTICAE别名肉果、玉果、顶头肉来源本品为肉豆蔻科肉豆蔻属植物肉豆蔻Myristi

  • 毛扭藓

    药材名称毛扭藓拼音Máo Niǔ Xiǎn英文名filamentous moss别名树毛衣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蔓藓科植物毛扭藓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erobryidiu

  • 小叶蛇总管

    药材名称小叶蛇总管拼音Xiǎo Yè Shé Zǒnɡ Guǎn别名山薄荷、蛇总管(《南宁市药物志》),蛇通管(《广西中药志》),盘龙七、母猪花头(《云南中草药》)。出处《广西中药

  • 罗星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罗星草药材名称罗星草别名糖果草来源龙胆科罗星草Canscora melastomacea Hand.-Mazz.,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广东、广西。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清热消肿,散瘀

  • 马蛋果

    药材名称马蛋果拼音Mǎ Dàn Guǒ英文名Fragrant Gynocardia别名沙梨果树木瓜。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大风子科植物马蛋果的种子。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ynoc

  • 野西瓜苗

    《全国中草药汇编》:野西瓜苗药材名称野西瓜苗拼音Yě Xī Guā Miáo别名小秋葵、香铃草、山西瓜秧、野芝麻、打瓜花来源锦葵科木槿属植物野西瓜苗Hibiscus trionum L.,以

  • 藏青果

    《全国中草药汇编》:藏青果药材名称藏青果拼音Zànɡ Qīnɡ Guǒ来源本品为使君子科植物诃子Terminalia chebula Retz. 的干燥幼果。9~10月采收,经蒸煮后晒干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