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材>盐麸木花

盐麸木花

《中药大辞典》:盐麸木花

药材名称盐麸木花

拼音Yán Fū Mù Huā

出处《湖南药物志》

来源为漆树种植物盐肤木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盐麸子"条。

功能主治治鼻疳,痈毒溃烂。

复方①治鼻疳:盐肤木花或子、硼砂黄柏青黛花椒各等量。共研末,吹患处。

②治痈毒溃烂:盐肤木子和花捣烂,香油调敷。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盐麸木花

药材名称盐麸木花

拼音Yán Fū Mù Huā

英文名Flower of Chinese Sumac

出处出自《湖南药物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漆树科植物盐肤木的花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hus chinensis Mill.

采收和储藏:8-9月采花,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盐肤木,落叶小乔木或灌木,高2-10m。小枝棕褐色,被锈色柔毛,具圆形小皮孔。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叶轴及柄常有翅;小叶5-13,小叶无柄;小叶纸质,多形,常为卵形或椭圆状卵形或长圆形,长6-12cm,宽3-7cm。先端急尖,基部圆形,边缘具粗锯齿或近无毛,叶背被锈色柔毛。圆锥花序宽大,顶生,多分枝,雄花序长30-40cm,雌花序较短,密被锈色柔毛;花小,杂性,黄白色;雄花花萼裂片卵形,长约1mm,花瓣倒卵形状长圆形,长约2mm,开花时外卷,雄蕊伸出,花丝线形,花药卵形;雌花花萼裂片较短,长约0.6mm,花瓣椭圆状卵形,长约1.6mm;花盘无毛;子房卵形,长约1mm,密被白色微柔毛;花柱3,柱头头状。核果球形,略压扁,径约4-5mm,被具节柔毛和腺毛,成熟时红色,果核径3-4mm。花期8-9月,果期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50-2300m的石灰山灌丛、疏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全国各地。

性味味酸;咸;性微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敛疮。主疮疡久不收口;小儿鼻下两旁生疮;色红瘙痒;渗液浸淫糜烂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研末撒或调搽。

复方①治鼻疳:盐肤木花或子、硼砂黄柏青黛花椒各等量。共研末,吹患处。②治痈毒溃烂:盐肤木子和花捣烂,香油调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踏膀药

    药材名称踏膀药拼音Tà Bǎnɡ Yào别名黄花地丁、土细辛[云南]、黄花细辛来源堇菜科堇菜属植物灰叶堇菜Viola delavayi Franch.,以带根全草入药。秋冬采集,洗

  • 青鱼胆草

    《中药大辞典》:青鱼胆草药材名称青鱼胆草拼音Qīnɡ Yú Dǎn Cǎo别名胆草、对叶林、抽筋草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龙胆科植物蔓龙胆的全草。秋后采集。原形态多年生蔓生草本。茎细长。叶

  • 乌尼参

    药材名称乌尼参拼音Wū Ní Shēn别名黑乳参、乌圆参、开乌参、大乌参、乳房参、乌乳参来源药材基源:为海参科动物黑乳海参的全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olothuria nobilis(Selenk

  • 蕨根

    《中药大辞典》:蕨根药材名称蕨根拼音Jué Gēn别名蕨鸡根(《分类草药性》),乌角、小角(《湖南野生植物》)。出处《纲目》来源为凤尾蕨科植物蕨的根茎。秋、冬挖取,洗净,晒干。性味《纲目》:

  • 黄颔蛇骨

    《中药大辞典》:黄颔蛇骨药材名称黄颔蛇骨拼音Huánɡ Hàn Shé Gǔ出处《纲目》来源为游蛇科动物黑眉锦蛇的骨。功能主治《纲目》:"治久疟,劳疟。炙,入丸

  • 象肉

    《中药大辞典》:象肉药材名称象肉拼音Xiànɡ Ròu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象科动物亚洲象的肉。原形态动物形态详"象皮"条。化学成分主要含蛋白质外,尚有脂肪、碳

  • 鸡根

    《全国中草药汇编》:鸡根药材名称鸡根别名黄花远志、鸡肚子果、荷包山桂花、小荷包、桂花岩陀、白糯消、金不换[云南]来源为远志科远志属植物鸡根远志Polygala arillata Buch.-Ham.以

  • 鸭嘴花

    药材名称鸭嘴花拼音Yā Zuǐ Huā别名大驳骨、大驳骨消、牛舌兰、龙头草、大叶驳骨兰、大接骨来源爵床科鸭嘴花属植物鸭嘴花Adhatoda vasica Nees,以全株入药。全年可采。多鲜用或洗净晒

  • 软蒺藜

    《中药大辞典》:软蒺藜药材名称软蒺藜拼音Ruǎn Jí Lí别名白蒺藜(《山东中草药手册》),碱灰菜、麻落粒(《内蒙古中草药》),大灰条、灰菜(《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出处《山

  • 宿根亚麻

    《全国中草药汇编》:宿根亚麻药材名称宿根亚麻别名野亚麻来源亚麻科宿根亚麻Linum perenne L. var. sibiricum Planch.,以花、果入药。生境分部陕西、内蒙古、甘肃、青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