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材>石指甲

石指甲

药材名称石指甲

拼音Shí Zhī Jiɑ

别名半枝莲(《药镜》),鼠牙半支(《百草镜》),瓜子草、佛指甲、狗牙草(《分类草药性》),狗牙瓣(《四川中药志》),三七仔、土三七黄瓜子草、鸡舌草(《广西药植名录》),白蜈蚣、狗牙齿(《浙江民间常用草药》),太阳花、枉开口(《上海常用中草药》)。

出处《四川中药志》

来源景天科植物垂盆草全草

原形态多年生肉质草本,高10~20厘米。茎淡红色,枝纤细,倾斜,匍匐,接近花序处亦易生根。叶3枚轮生,倒披针形至长圆形,长1.5~2.5厘米,先端尖,基部楔形,沿茎下延为半圆形的耳状片,全缘。花呈平展的2歧聚伞花序;萼片5,绿色,宽披针形至长圆形,几与花瓣等长;花瓣5,黄色,披针形至长圆形,长5~8毫米,先端有较长突出的尖头;雄蕊10,药狭卵形,或长椭圆形,花丝细长;心皮5,稍开张。蓇葖果。种子细小,卵圆形,无翅而有细乳头状突起。花期6~7月。

生境分部生于山坡倾斜处或岩石上。分布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四川、浙江、江苏、安徽、江西、湖北、广西、云南、贵州等地。

化学成分含甲基异石榴皮碱等生物碱、景天庚糖、蔗糖、果糖。

性味甘淡,凉。

①《纲目拾遗》:"性寒。"

②《四川中药志》:"性凉,味甘淡;无毒。"

功能主治清热,消肿,解毒。治咽喉肿痛,肝炎,热淋,痈肿,水火烫伤,蛇、虫咬伤。

①《纲目拾遗》:"消痈肿。治湿郁水肿。""治诸毒及汤烙伤,疗痈,虫蛇螫咬。"

②《天宝本草》:"利小便,敷火疮肿痛,汤火症;退湿热,兼治淋症。"

③《四川中药志》:"治喉头红肿,消痈肿,敷蛇伤及足生鸡眼。"

④《贵州植药调查》:"活血,止痛,清热,消肿,接骨,治痨伤咳嗽。"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外用:捣敷。

复方①治一切大毒,如发背、对口、冬瓜、骑马等痈,初起者消,已成者溃,出腋亦少:鼠牙半支一两,捣汁,陈酒和服,渣敷留头,取汗而愈。(《百草镜》半枝莲饮)

②治水火烫伤,痈肿疮疡,毒蛇咬伤:鲜垂盆草一至四两,洗净,捣汁服。外用鲜草适量捣烂敷患处。(《上海常用中草药》)

③治喉头肿痛:鲜垂盆草捣汁一杯,加烧酒少许含漱五至十分钟,每日三、四次。(《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临床应用①治疗无黄疸型传染性肝炎

垂盆草片剂,根据制片工艺不同分为低温片(每片含生药3克)和常温片(每片含生药2克)。每服低温片3~6片,常温片5~7片,每日3次,3个月为一疗程。用低温片治疗迁延性肝炎、慢性肝炎20例,显效(自觉症状明显好转,转氨酶恢复正常巳达1个月)18例,转氨酶恢复正常大部分在治后2周左右;无效2例。用常温片治疗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迁延性肝炎共47例,显效(标准同前)27例,好转(症状改善,转氨酶下降或接近正常)5例,无效15例;显效病例转氨酶恢复正常多在2~4周间。低温片组随访半年以上,有波动者2例,复发7例;常温片组随访1~3个月,有波动者1例,复发5例。部分病例服药后出现饥饿感、胃部隐痛、肠鸣便溏等症,服33%氢氧化铝乳剂后大部分缓解。

②治疗痈疽等症

取鲜地蜈蚣2~4两,洗净捣烂,加干面少许调成糊状外敷患处(如脓头已破,中间留一小孔,以便排脓),每日或隔日1次;另取鲜草1~2两捣汁冲服。治疗痈疽、痄腮、无名肿毒、蛇虫咬伤等50例,除3例无效外,均治愈。治愈时间最短1天,最长5天。实践证明:地蜈蚣草对皮肤及软组织化脓性感染疾患,早期能消肿止痛,促进吸收;已形成脓肿者能加速局限,破溃排脓。其中对痈疽的疗效最为显著。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油桐根

    《中药大辞典》:油桐根药材名称油桐根拼音Yóu Tónɡ Gēn别名桐子树根(《草木便方》),桐油树蔃(《岭南采药录》),高桐子根(《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桐油树根(《贵州草药》)

  • 虎石头

    药材名称虎石头拼音Hǔ Shí Tou英文名all-grass of Greenflower Twayblade别名虾仔兰、草斛、石泥鳅出处始载于《云南种子植物名录》。来源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大花羊耳

  • 新木橿子

    药材名称新木橿子拼音Xīn Mù Jiānɡ Zǐ别名三苍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樟科植物金毛新木榧子的根或树皮。原形态金毛新木橿子,又名:新木橿。常绿乔木,高达8米。树皮灰褐色;小枝

  • 樱桃核

    《中药大辞典》:樱桃核药材名称樱桃核拼音Yīnɡ Táo Hé出处《滇南本草图说》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樱桃的果核。取成熟果实放置缸中,用手揉搓,使果肉与果核分离,然后洗去果肉,取净核晒

  • 异株百里香

    药材名称异株百里香拼音Yì Zhū Bǎi Lǐ Xiānɡ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异株百里香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hymus marschallianus Willd.采收和储藏:8-9月

  • 山楂木

    《中药大辞典》:山楂木药材名称山楂木拼音Shān Zhā Mù别名赤爪木(《唐本草》)。出处《纲目》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山楂或野山楂等的木材。性味《唐本草》:"味苦,寒,无毒。&quo

  • 白芍

    《中国药典》:白芍药材名称白芍拼音Bái Sháo英文名RADIX PAEONIAE ALBA别名芍药来源本品为毛茛科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 的干

  • 喜树皮

    《中药大辞典》:喜树皮药材名称喜树皮拼音Xǐ Shù Pí出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珙桐科植物喜树的树皮。原形态植物形态详"喜树"条。功能主治治牛皮癣:喜树

  • 梅花刺根

    《中药大辞典》:梅花刺根药材名称梅花刺根拼音Méi Huā Cì Gēn出处《贵阳民间草药》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扁核木的根。全年可采。原形态形态详"青刺尖"条。性状

  • 罗汉松实

    《中药大辞典》:罗汉松实药材名称罗汉松实拼音Luó Hàn Sōnɡ Shí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竹柏科植物土杉或短叶土杉等的种子及花托。原形态①土杉,又名:长青(《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