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材>竹叶艾

竹叶艾

药材名称竹叶艾

拼音Zhú Yè ài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苏门白酒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nyza sumatrensis (Retz.) Walker [Eigeronb sumatrensis Retz. ]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切段晒干。

原形态苏门白酒草一年或二年生草本,高80-150cm。根纹锤状,直或弯曲。茎直产,粗壮,具棱条,绿色或下部红紫色,中部或中部以上有长分枝,被较必灰白色上弯的糙短毛,杂有开展的疏柔毛。叶密集,基部叶花期凋落,下部叶倒披针形或披针形,长6-10cm,宽1-3cm,先端尖或渐尖,基部渐狭成柄,边上部每边常有4-8个粗齿,基部全缘,中部和上部叶渐小;狭披针形或近线形,具齿或全缘,两面尤其是下面被密糙短毛。头状花序多数,径5-8mm,在茎枝端排成大而长的圆锥花序,梗长3-5mm;总苞片形短圆柱状,长约4mm,宽3-4mm;总苞片3层,灰绿色,线状披针形或线形,先端尖,背面被短糙毛,外层稍短工短于内层之半,边缘干膜质;花托具明显小窝孔;雌花多层,长4-4.5mm,管部细长,舌片淡黄色或淡紫色,极短细,丝状,先端2细裂;两性花6-11个,花冠淡黄色,长约4mm,檐部狭漏斗形,上端具5齿裂,管部上部被疏柔毛,瘦果线状披针形,长1.2-1.5mm,压扁,被巾微毛;冠毛1层,初时白色,后变黄褐色。花期5-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坡草地、路旁和林缘。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西、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贵州及云南等地。

性味味辛;性平

功能主治化痰;通络;止血。主咳嗽痰多;风湿痹痛;子宫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磨盘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磨盘草药材名称磨盘草拼音Mó Pán Cǎo别名耳响草、白麻、磨丬果、土砻盾、石磨仔、磨仔草、磨档草来源锦葵科苘麻属植物磨盘草Abutilon indicum

  • 止血扇菇

    药材名称止血扇菇拼音Zhǐ Xuè Shàn Gū别名山葵菌来源药材基源:为白蘑科真菌鳞皮扇菇的子实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anellus stpticus (Bull.ex Fr.) Karst.

  • 斯里兰卡肉桂

    药材名称斯里兰卡肉桂拼音Sī Lǐ Lán Kǎ Ròu Guì来源药材基源:为樟科植物锡兰肉桂的树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innamomum zeylanicum B1.[Laurus cinna

  • 猪肚木

    药材名称猪肚木拼音Zhū Dǔ Mù别名山石榴、跌掌随、老虎刺来源药材基源:为茜草科植物刺鱼骨木的叶、根及树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nthium horridu Bl.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摘叶;夏、

  • 川防风

    《中药大辞典》:川防风药材名称川防风拼音Chuān Fánɡ Fēnɡ别名竹节防风(《四川中药志》),毛前胡、西风(南川《常用中草药手册》)。出处《中药志》来源为伞形科植物短裂藁本的根。春、

  • 破碗掌脚树

    药材名称破碗掌脚树拼音Pò Wǎn Zhǎnɡ Jiǎo Shù别名野广石榴、炸腰果、老扫叶、水多尼、大号蒲淡、蓝屿野牡丹、老鼠丁根、翁登木、乌提子、山甜娘、酒瓶果、催生药来源药材基源:为野牡丹科植物

  • 软骨藻

    药材名称软骨藻拼音Ruán Gǔ Zǎo来源药材基源:为松节藻科植物树状软骨藻、粗枝软骨藻的藻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hondria armata(Kütz.)Okam.[Lophura

  • 天王七叶

    《中药大辞典》:天王七叶药材名称天王七叶拼音Tiān Wánɡ Qí Yè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忍冬科植物羽裂莛子藨的叶。原形态植物形态详"天王七"

  • 菱叶山蚂蝗

    《中药大辞典》:菱叶山蚂蝗药材名称菱叶山蚂蝗拼音Línɡ Yè Shān Mǎ Huánɡ别名小粘子草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豆科植物圆菱叶山蚂蝗的根、叶。夏、秋采收。原形

  • 鹅脚板

    《全国中草药汇编》:鹅脚板药材名称鹅脚板拼音é Jiǎo Bǎn别名苦爹菜、六月寒、茴芹、八月白、冬青草、羊膳七、白花菜根、白花雷公根。来源伞形科茴芹属植物异叶茴芹Pimpinella d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