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材>竹砂仁

竹砂仁

药材名称竹砂仁

拼音Zhú Shā Rén

别名竹果、竹红菌、竹花、竹生小肉座菌

来源药材基源:为肉座菌科真菌竹小肉座菌的子座。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ypocrella bambusae(Berk.et Br.)Sacc.

采收和储藏:全年可采,采摘后晒干,备用。

原形态子座近半球形。新鲜时粉红色或浅肉色,较松柔,干后变为灰黄色或红褐色,较坚硬,表面有不规则的喙状突起,内部粉红色至深红色,直径0.7-1.5(-2)cm。子囊壳单列,埋生于子座的外围,壳壁透明无色,子囊壳(620-700)μm×(520-680)μm。子囊细长,(350-430)μm×(16-20)μm。子囊孢子蠕虫形,8个,右旋扭曲,(270-310)μm×(8-10)μm,透明无色至微黄色,成熟后断裂成段,每段长20-30μm。侧丝稍长于子囊,顶端略膨大。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箭竹的节间或近节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云南、四川、西藏等地。

性状1.性状鉴别 子座近半球形,直径0.7-1.8cm,灰黄色或红褐色,表面有不规则的喙状突起。质较坚硬。断面棕褐色。

2.显微鉴别 子座横切面略呈扇形。子囊壳单列,瓶形,直径500-700μm,壳壁无色,内有多数子囊及侧丝。子囊长300-450μm,直径15-20μm;子囊孢子蠕虫形,8个,扭曲成麻花状,约与子囊等长,成熟后断裂成段。侧丝略长于子囊。子座其他部位为棕褐色菌丝。

化学成分竹砂仁含5%D-甘露醇(D-mannitol),竹红菌素(hypocrellin)A、B,过氧竹红菌素(peroxyhpocrellin),十六烷酸(hexadecanoic acid)和十八烷酸(octadecanoic acid)。

鉴别(1)取子座横切面,置紫外灯下观察,子囊壳部位显蓝色荧光,其余部位显棕红色荧光,滴加稀碱液后,菌丝变为绿色,荧光消失。

(2)本品乙醇浸出液显鲜红色,在465nm处有最大吸收峰。

性味辛;涩;平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解毒止痒。主风湿性关节炎;外阴白斑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或浸酒。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姜露

    药材名称姜露拼音Jiānɡ Lù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姜科植物姜的鲜根茎的蒸馏液。功能主治辟寒,解中霜雾毒,驱瘴,消食化痰。用法用量内服:炖温,3~5钱。摘录《中药大辞典》

  • 扁竹兰

    《全国中草药汇编》:扁竹兰药材名称扁竹兰拼音Biǎn Zhú Lán别名兰花扁竹、扁竹鸢尾、扁竹、都拉来源鸢尾科扁竹兰Iris wattii Baker,以根状茎入药。生境分部云南

  • 红橡木子

    药材名称红橡木子拼音Hónɡ Xiànɡ Mù Zǐ出处《陆川本草》来源为壳斗科植物红锥的种仁。冬季采收。原形态红锥,又名:赤黎、红黎、红椽栲。常绿乔木,高可达25米。树

  • 月桂叶

    药材名称月桂叶拼音Yuè Guì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樟科植物月桂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aurus nobilis L.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晒干。原形态常绿乔木,高可达9-12m,树皮黑褐色。

  • 《中药大辞典》:鸽药材名称鸽拼音Gē别名鹁鸽(《食疗本草》),飞奴(《开元天宝遗事》)。出处《嘉佑本草》来源为鸠鸽科动物原鸽、家鸽或岩鸽的肉或全体。原形态①原鸽,又名:野鸽(《本草图经》)。体长约30

  • 荫风轮

    药材名称荫风轮拼音Yīn Fēnɡ Lún别名山藿香(《贵州草药》),瘦风轮、九层塔、野薄荷、田螺菜、蒙锄草(《全展选编·传染病》),断血流(安徽《断血流治疗各科疾病出血症的研究》

  • 毛冬瓜根

    药材名称毛冬瓜根拼音Máo Dōnɡ Guā Gēn别名毛花杨桃根来源药材基源:为猕猴桃科植物毛花猕猴桃的根及根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ctinidiaerianthaBenth.[A.davidi

  • 鱼肠草

    药材名称鱼肠草拼音Yú Chánɡ Cǎo来源药材基源:为报春花科植物霞红灯台报春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rimula beesiana Forr.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挖,除去地上部分,晒干或鲜用。

  • 三叶铜钱草

    药材名称三叶铜钱草拼音Sān Yè Tónɡ Qián Cǎo别名山酢浆草。来源药材基源:为酢浆草科植物白花酢浆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xalis acetosella L.采收和储藏:夏、秋

  • 佛肚花

    《中药大辞典》:佛肚花药材名称佛肚花拼音Fó Dù Huā别名岩白菜,虎皮、小荷草。出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苦苣苔科植物佛肚花的全草或根。夏、秋采,晒干或鲜用。原形态多年生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