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材>红山药

红山药

《全国中草药汇编》:红山药

药材名称红山药

别名红孩儿、野红薯

来源薯蓣科红山药Dioscorea glabra Roxb.,以入药。

生境分部云南。

性味涩、微辛,平。

功能主治通经活络,止血,止痢。功能性子宫出血,月经不调,腰肌劳损,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0.2~1两,配伍其它药;外用适量,撒伤口。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红山药

药材名称红山药

拼音Hónɡ Shān Yɑo

别名粘薯、红孩儿、野红薯、羊角山药、草巴山药、苦山药、盘薯

来源药材基源:为薯蓣科植物光叶薯蓣的块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ioscorea glabra Roxb.

采收和储藏:秋、冬季采挖,除去茎叶及根茎,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光叶薯蓣 缠绕草质藤本。根茎短粗,由此生出多个长圆柱状块茎,直生或斜生,断面白色,有时渐变淡黄色,外皮易脱落,干时呈纤维状。茎无毛,右旋,基部有刺。单叶,在茎下部的互生,中部以上的对生;叶片通常为卵形,或为长椭圆状卵形至卵状被针形或披针形,长5-17(-24),宽0.5-10(-13)cm,先端渐尖或尾尖,有时突尖,基部心形至圆形或截形,少数箭形或戟形,全缘,两面无毛;基出脉5-9。雌雄异株;雄花序为穗状花序,长1-14cm,通常2-5个簇生或单生于花序轴上排列呈圆锥花序,长8-70cm,有时花序单生或2至数个簇生于叶胞;雄花的外轮花被片近圆形,长约lmm,内轮为倒卵形,较小而厚;雄蕊6,内弯;雌花序同雄花序,外花被片近圆形,内轮为卵形,质厚。蒴果不反折,三棱状扁圆形,长1.5-2.5cm,宽2.5-4.5cm;种子着生每室中轴中部,四周有膜质翅。花期9-12月,果期12月至翌年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50-1500m的山坡、路边、沟旁的常绿阔叶林下或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

性味苦;微辛;平

功能主治解毒止痢;活血通经;止血。主痢疾;风湿痹痛;腰肌劳损;月经不调;崩漏;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30g;研末或泡酒。外用:适量,研末撒。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粪箕笃

    《全国中草药汇编》:粪箕笃药材名称粪箕笃拼音Fèn Jī Dǔ别名犁壁藤、千金藤、田鸡草、铁板膏药草来源防己科千金藤属植物粪箕笃Stephania longa Lour.,以全株入药。全年可

  • 毛木耳

    药材名称毛木耳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银耳目银耳科毛木耳Auricularia polytricha (Mont.) Sacc.,以子实体入药。生境分部夏、秋两季的雨后,产生在山林及庭园中的各种阔叶树的腐木

  • 一把香

    药材名称一把香拼音Yì Bǎ Xiānɡ别名长花荛花、黄狗头、藤构、构构麻、糯叶叶、香构来源瑞香科一把香Wikstroemia dolichantha Diels,以根入药。生境分部云南、四

  • 印度菩提树皮

    《中药大辞典》:印度菩提树皮药材名称印度菩提树皮拼音Yìn Dù Pú Tí Shù Pí出处《中国药植图鉴》来源为桑科植物思维树的树皮。原

  • 鳞花草

    药材名称鳞花草别名牛膝琢、鳞衣草来源爵床科鳞花草Lepidagathis incurva D. Don[L. hyalina Nees],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广东、广西。性味甘、微苦,寒。功能主治清热

  • 榆拟层孔菌

    药材名称榆拟层孔菌拼音Yú Nǐ Cénɡ Kǒnɡ Jūn来源药材基源:为多孔菌科真菌榆拟层孔菌的子实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Fomitopsis ulmaria(Sow.ex Fr.)Bond.e

  • 铁苋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铁苋菜药材名称铁苋菜拼音Tiě Xiàn Cài别名人苋、血见愁、海蚌含珠、撮斗装珍珠、叶里含珠、野麻草来源大戟科铁苋菜属植物铁苋菜Acalypha austr

  • 铁线莲

    《全国中草药汇编》:铁线莲药材名称铁线莲拼音Tiě Xiàn Lián别名山木通来源毛茛科铁线莲属植物铁线莲Clematis florida Thunb.,以根及全草入药。秋冬采收

  • 椿皮

    药材名称椿皮拼音Chūn Pí英文名CORTEX AILANTHI别名臭椿、椿根皮、樗白皮、樗根皮来源本品为苦木科植物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 (Mill.)Swingle

  • 鸦葱

    《全国中草药汇编》:鸦葱药材名称鸦葱拼音Yā Cōnɡ别名罗罗葱、谷罗葱、兔儿奶、笔管草、老观笔来源菊科鸦葱属植物鸦葱Scorzonera glabra Rupr.[S. austriaca Wi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