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材>红毛蛇

红毛蛇

《全国中草药汇编》:红毛蛇

药材名称红毛蛇

别名平卧阴石蕨

来源蕨类骨碎补科阴石蕨属植物石蕨Humata ropens (L. f.) Diels,以根状茎入药。全年可采,除去叶和须根,洗净,鲜用或晒干。

性味甘、淡,平。

功能主治活血散瘀,清热利湿。用于风湿痹痛,腰肌劳损,白带,吐血,便血,尿路感染,肺脓疡;外用治跌打损伤,痈疮肿毒。

用法用量1~2两,水煎服。外用鲜品适量,捣烂外敷。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红毛蛇

药材名称红毛蛇

拼音Hónɡ Máo Shé

来源药材基源:为骨碎补科植物阴石蕨的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umata repens(L.f.)Diels[Adiantum repens L.f.]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挖,洗净,去附叶和须根,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植株高5-20cm。根茎长而横生,被密伏红棕色、披针形鳞片,盾状着生。叶远生;叶柄长5-10cm,红棕色,疏被鳞片,老则几光滑;叶片革质,卵状三角形,长5-10cm,基部宽3.5-5cm,向先端渐尖,两面光滑,半二回羽状分裂;羽片6-10对,基部1对最大,近三角形或三角状披针形,圆钝头,基部不等宽,短楔形而下延,常向上弯弓,上方常为钝齿牙状;下方深裂,一回小羽片3-5片,基部下侧1片最长,约1-1.5cm,长圆形,圆钝头,略斜向下,全缘或有浅裂;从第2对羽片向上渐短,长圆披针形,先端有锯齿,边缘浅裂;叶脉背面明显,羽状分叉。孢子囊群沿叶缘着生,羽片先端有3-5对;囊群盖半圆形,棕色,略有光泽。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500-1900m的山谷溪边树上或石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南、西南及福建、台湾、云南等地。

性味甘;淡;平

功能主治活血止血;清热利湿;续筋接骨。主风湿痹痛;腰肌劳损;跌打损伤;牙痛;吐血;便血;尿路感染;白带;痈疮肿痛

用法用量内服:30-60g,水煎服。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广藿香

    《中国药典》:广藿香药材名称广藿香拼音Guǎnɡ Huò Xiānɡ英文名HERBA POGOSTEMONIS别名藿香、排香草来源本品为唇形科植物广藿香Pogostemon cablin (

  • 猪毛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猪毛菜药材名称猪毛菜拼音Zhū Máo Cài别名扎蓬棵、扎蓬蒿、猪毛缨、猪毛蒿、三叉明棵来源藜科猪毛菜属植物猪毛菜Salsola collina Pall.,

  • 羊角棉

    药材名称羊角棉拼音Yánɡ Jiǎo Mián别名小鸡骨常山、闹狗药来源夹竹桃科羊角棉Alstonia mairei Levl.,以叶入药。生境分部四川、贵州、云南。功能主治解毒,

  • 狭叶鸦葱

    药材名称狭叶鸦葱别名草防风来源菊科狭叶鸦葱Scorzonera radiata Fisch.,以根入药。生境分部河北、内蒙古。性味甘、苦,温。功能主治发表散寒,祛风除湿。主治风湿或感冒引起的发烧,筋骨

  • 路郎鸡

    药材名称路郎鸡拼音Lù Lánɡ Jī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疣茎楼梯草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latostema myrtillus (Levl.) Hand. -Mazz.[Pellioni

  • 长梗玄参

    《全国中草药汇编》:长梗玄参药材名称长梗玄参别名鄂玄参来源玄参科长梗玄参Scrophularia fargesii Franch.,以块根入药。生境分部湖北、四川。功能主治清火,解肠胃之毒,且有温补功

  • 牡蛎

    《中国药典》:牡蛎药材名称牡蛎拼音Mǔ Lì英文名CONCHA OSTREAE别名左牡蛎、海蛎子壳、左壳来源本品为牡蛎科动物长牡蛎Ostrea gigas Thunberg、大连湾牡蛎Ost

  • 地黄连

    药材名称地黄连拼音Dì Huánɡ Lián别名假苦楝、矮秃秃、千年矮(《广西中药志》),鸡血散、小罗伞(《广西药植名录》),白花矮陀陀、七匹散、金丝岩陀、土黄连(《云南

  • 海浮石

    《全国中草药汇编》:海浮石药材名称海浮石拼音Hǎi Fú Shí别名浮石、浮海石、浮水石、海石花来源药材分海浮石和海石花两类。海浮石为火山喷发出的岩浆所形成的石块;海石花为胞科动物

  • 猬脂

    《中药大辞典》:猬脂药材名称猬脂拼音Wèi Zhī出处《本草经集注》来源为刺猬科动物刺猬或短刺猬的脂肪油。原形态动物形态详"刺猬皮"条。性味《纲目》:"甘,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