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材>羊角拗

羊角拗

《中药大辞典》:羊角拗

药材名称羊角拗

拼音Yánɡ Jiǎo Niù

别名羊角纽(《本草求原》),羊角藤、倒钓笔、羊角捩(《岭南采药录》),羊角扭、羊角藕(《中国药植志》),断肠草(《广西药植名录》);羊角柳(《广东中药》Ⅱ),沥口花(《南方主要有毒植物》),打破碗花、武靴藤鲤鱼橄榄(《福建中草药》)。

出处《中国药植志》

来源夹竹桃科植物羊角拗茎叶。全年可采。

原形态灌木或藤本,直立,高达2米,秃净,多匍枝,折之有乳汁流出。小枝通常棕褐色。叶对生,具短柄,叶片椭圆形或矩形,长4~10厘米,宽2~4厘米,先端短尖,基部楔形,全缘,厚纸质,两面均秃净。花大形,黄白色,顶生或3花合生呈聚伞花序;花梗纤细,长约1厘米;萼下有苞片1对,狭线形;萼5裂,裂片披针形,长约10毫米,淡黄色;花冠黄色,漏斗形,花冠筒长约1.2厘米。上部5裂,裂片基部卵状披针形,先端线形长尾状,长约5厘米,基部内面各具鳞片;雄蕊5,药箭形,各药相连于柱头,花丝纺锤形;子房2室,半下位,花柱桂状,柱头头状或浅裂。蓇葖果木质,双出扩展,长披针形,长约10~15厘米,极厚,内含种子多数。种子线形而扁,一端有长尾,密生白色丝状长毛。花期3~4月。果期8~9月。

本植物的种子(羊角拗子)与种子的丝状绒毛(羊角纽花)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生境分部生于山坡或丛林中。分布福建、广东、广西、贵州等地。

化学成分根、茎含强心甙等,详见"羊角拗子"条。

性味苦,寒,有毒。

①《本草求原》:"苦,寒,有毒。"

②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味苦,性寒,有大毒。"

功能主治祛风湿,通经络,解疮毒,杀虫。治风湿肿痛,小儿麻痹后遗症,跌打损伤,痈疮,疥癣。

①《本草求原》:"止瘙痒,治疥癞热毒。"

②《陆川本草》:"解疮毒,去瘀血。治疮痈及跌打损伤。"

③《岭南草药志》:"外用杀虫,拔肿毒,通痹,续骨。"

④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强心消肿,止痒杀虫。"

⑤《福建中草药》:"祛风逐湿,通经活络。"

用法用量外用:捣敷,煎水洗或研末调敷。

注意①《本草求原》:"有毒,能杀人,不可入口。"

②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有剧毒,不能内服。"

复方①治风湿肿痛,小儿麻痹后遗症,疥癣:羊角扭叶适量,煎汤温洗。(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

②治多发性脓肿,腱鞘炎,毒蛇咬伤,跌打骨折:羊角扭叶粉末适量,用酒水调和温敷患处。(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

③治乳痈初期:羊角拗鲜叶、红糖同捣烂,烤热外敷。(《福建中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羊角拗

药材名称羊角拗

拼音Yánɡ Jiǎo Niù

别名羊角纽、羊角藤、倒钓笔、羊角捩、羊角扭、羊角藕、断肠草羊角藤、大羊角扭蔃、羊角柳、华毒毛旋花子、菱角扭、黄葛扭、沥口花、打破碗花、武靴藤鲤鱼橄榄、螺心鱼、花拐藤、金龙角

出处出自《中国药植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夹竹桃科植物羊角拗的根或茎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trophanthus divaricatus(Lour.)Hook.Et Arn.[Pergularis divarcata Lour.]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根,洗净,切片晒干;茎、叶,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灌木或藤本,直立,高达2m。秃净,多匍枝,折之有乳汁流出。小枝通常棕褐色。密被灰白色皮孔。叶对生,具短柄;叶片厚纸质,椭圆形或长圆形,长4-10cm,宽2-4cm,先端短渐头或急尖,基部楔形,全缘;侧脉每边通常6条,斜扭上升,叶缘前网结。花大形,黄白色,顶生或3花合生呈聚伞花序;花梗纤细,长约1cm;苞片和小苞片线状披针形;花萼萼片5,披针形,先端长渐尖,绿色或黄绿色,内面基部有腺体;花冠黄色,漏斗形,花冠筒淡黄色,长约1.2cm,上部5裂,裂片基部卵状披针形,先端线形长尾状,长达10cm,裂片内面具由10枚舌状鳞片组成的副花冠,白黄色,鳞片每2枚基部合;雄蕊5,内藏,花药箭形,基部具耳,各药相连干柱头,花丝纺锤形,被柔毛;子房由2枚离生心皮组成,半下位,花柱圆柱状,柱头棍棒状,先端浅裂。蓇葖果木质,双出扩展,长披针形,长约10-15cm,极厚,干时黑色,具纵条纹;种子纺锤形而扁,上部渐狭而延长成喙,喙长达2cm,轮生白色丝状种毛,具光泽,长2.5-3cm。花期3-7月,果期6月至翌年2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坡或丛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福建、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栽培生松学特性 木质藤本,适宜于热带、南亚热带气候,不耐霜冻。土壤以微酸性肥沃的砂质土壤为宜。

栽培技术 用种子和扦插繁殖。春、秋季播种或春季扦插育苗, 5~6月雨季初期定植,行株距2m×2m,抽藤时搭架或使攀缘于其他树上。

性状性状鉴别 茎枝圆柱形,略弯曲,多截成3O-60cm的长段;表面棕褐色,有明显的纵沟及纵皱纹,粗枝皮孔灰白色,横向凸起,嫩枝密布灰白色小圆点皮孔;质硬脆,断面黄绿色,木质,中央可见髓部。叶对生,皱缩,展平后呈椭圆状长圆形,长3-8cm,宽2.5-3.5cm,全缘,中脉于下面突起。气微,味苦。有大毒。

以茎枝幼嫩、叶多者为佳。

化学成分羊角拗的根、茎叶均含有强心甙。叶所含强心甙中属于迪可甙元的有:迪可甙元-3-O-L-夹竹桃糖甙(deco-genin-3-O-L-oleandroside);属于沙门甙元的有:沙门甙元-3-O-L-夹竹桃糖甙(sarmentogenin-3-O-L-oleandroside)即羊角拗甙(di-varicoside),沙门甙元-3-O-L-地芰糖甙(sarmentogenin-3-O-L-dig-inoside)即羊角拗异甙(divostroside),沙门甙元-3-O-D-洋地黄糖甙(sarmentogenin-3-O-D-digitaloside),沙门甙元-3-O-D-葡萄糖基-L-夹竹桃糖甙(sarmentogenin-3-O-D-O-glucosyl-L-oleandroside),沙门甙元-3-O-D-葡萄糖基-L-地芰糖甙(sarmentogenin-3-O-D-glu-cosyl-L-diginoside);属于沙木甙元的有:沙木甙元-3-O-D-洋地黄糖甙(sarmutogenin-3-O-D-digitaloside);属于毕平多甙元的有:毕平多甙元-3-O-L-鼠李糖甙(bipindogenin-3-O-L-rhamnoside)即铃兰新甙(lokundijoside);属于沙门洛甙元的有:沙门洛甙元-3-O-6-去氧-L-塔洛糖甙(sarmentologenin-3-O-6-deoxy-L-taloside)即沙门洛甙(sarmentoloside),沙门洛甙元-3-O-L-鼠李糖甙(sarmen-tologentin-3-O-L-rhamnoside)[1]。根所含强心甙中属于沙门甙元的有:羊角拗甙,羊角拗异甙,沙门甙元-3-O-D-葡萄糖基-L-夹竹桃糖甙,沙门甙元-3-O-D-葡萄糖基-L-地芰糖甙;属于沙木甙元的有:沙木甙元-3-O-D-葡萄糖基-L-夹竹桃糖甙(sarmutogenin-3-O-D-glucosyl-L-oleandro-side),沙木甙元-3-O-D-葡萄糖基-L-地芰糖甙(sarmutogenin-3-O-D-glucosyl-L-diginoside);属于沙门河甙元的有沙门洛甙元-3-O-6-去氧-L-塔洛糖甙[1]。茎含沙门甙元-3-O-D-葡萄糖基-L-夹竹桃糖甙,沙门甙元-3-O-D-葡萄糖基-L-地芰糖甙,沙门甙元,橡胶肌醇(dambonitol)[1].由愈合组织培养的新生羊角拗中含有10种强心甙,其中7种原植物中已有,另含2种新化合物:17βH-羊角拗异甙,17-βH-羊角拗甙和沙门甙元-3-O-D-葡萄糖基-D-洋地黄糖甙(sarmento-genin-3-O-D-glucosyl-D-digitaloside)[2]。

药理作用根、茎含强心甙等,1.对心脏的作用 羊角拗混合甙(Divasidum)能使冷血、温血动物的心脏收缩加强、心率减慢、传导阻滞;对水合氯醛、***钠、***、二硝基酚等所致之心力衰竭有治疗作用,不仅使心肌收缩力加强,而且使输出量增加,静脉压下降,对碘醋酸所致之衰竭则无效。它的强心作用与毒毛旋花子甙K相似,但稍弱而持久。其中所含纯甙(D-毒毛旋花甙-Ⅰ)的强心作用亦得到证实。羊角拗混合甙对心电图的影响,与一般强心甙基本相似。对冠状动脉的作用,一般剂量影响较小,中毒量则使之显着收缩,于临床应用时遇有严重冠状动脉疾患之病人,应予注意。

2.吸收、蓄积与消除 胃肠道吸收缓慢而不很规则,给药后4、5小时吸收量最多,羊角拗混合甙蓄积性很低,5天后已全无蓄积。肝脏在其解毒上起一定的作用。其在体内破坏较毒毛旋花子甙G略慢些,消除速度为0.006mg/kg/小时。

3.生物效价 羊角拗混合甙的毒性比毒毛旋花子甙G约小1/2,其治疗指数及安全范围则略狭窄,但从临床角度看,其治疗剂量的宽度(有效剂量和中毒剂量的间距),却比后者为宽。每一批羊角拗混合甙,由于提取的方法不同及其它原因,生物效价可能有差异。因此,必须选定一种标准方法进行检定。有人提出鸽法检定较猫法为优。

4.其他作用4.1. 镇静作用:羊角拗混合甙略具镇静作用。

4.2. 利尿作用:对麻醉犬及正常大白鼠均表现利尿作用。

4.3.对平滑肌作用:在家兔离体、在体子宫及子宫瘘管的实验中证明它与毒毛旋花子甙K相似,有兴奋子宫的作用;对离体肠管可增加张力及运动。

性味苦;性寒;大毒

功能主治祛风湿;通经络;解疮毒;杀虫。主风湿痹痛;小儿麻痹后遗症;跌打损伤;痈疮;疥癣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煎水洗;或捣敷;或研末调敷。

注意1.《本草求原》:有毒,能杀人,不可入口。

2.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有剧毒,不能内服。

各家论述1.《本草求原》:止瘙痒,治疥癞热毒。

2.《陆川本草》:解疮毒,去瘀血。治疮痈及跌打损伤。

3.《岭南草药志》:外用杀虫,拔肿毒,通痹,续骨。

4.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强心消肿,止痒杀虫。

5.《福建中草药》:祛风逐湿,通经活络。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婆罗门参

    药材名称婆罗门参拼音Pó Luó Mén Shēn别名土泡参、绿芨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蒜叶婆罗门参的叶和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ragopogo porrifolius L.采收和储藏:春、夏季

  • 白铃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铃子药材名称白铃子别名一面锣、小一面锣来源兰科白铃子Nervilia tibetensis Rolfe,以块茎入药。生境分部四川、西藏。功能主治主治红崩,淋病,白浊,白带。摘录《

  • 清风藤

    药材名称清风藤拼音Qīnɡ Fēnɡ Ténɡ别名青藤、寻风藤、一口两嘴、过山龙、牢钩刺、一个刺二个头。出处清风藤之名始见于《本草图经》,曰:“清风藤生天台山中,其苗蔓延木上,四时常有,彼土人采其叶入

  • 黑塔子根

    《中药大辞典》:黑塔子根药材名称黑塔子根拼音Hēi Tǎ Zǐ Gēn别名油柿根(《分类草药性》)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柿科植物福州柿的根。9~11月采挖,晒干。原形态福州柿,又名:黑塔子、黑丁香、

  • 厚叶沿阶草

    药材名称厚叶沿阶草别名达山来源百合科厚叶沿阶草Ophiopogon jaburan (Kunth) Lodd.,以根入药。生境分部广西。性味微辛,微温。功能主治活血通络,祛风除湿。主治风湿痹痛,瘫痪,

  • 风车儿

    药材名称风车儿拼音Fēnɡ Chē ér出处《中医药实验研究》来源为薯蓣科植物日本薯蓣的果实。8~10月采收。原形态多年生缠绕草本。地下根茎圆柱形,肉质肥大,粘滑。茎细长,少分枝。单叶对生,

  • 小连翘

    药材名称小连翘拼音Xiǎo Lián Qiáo别名小翘(《唐本草》),七层兰、瑞香草(《质问本草》),奶浆草(《峨嵋药植》),大田基、小瞿麦(《南宁市药物志》),排草、排香草(《江

  • 柘树茎叶

    《中药大辞典》:柘树茎叶药材名称柘树茎叶拼音Zhè Shù Jīnɡ Yè出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桑科植物柘树的叶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柘木"条

  • 菩提香

    药材名称菩提香别名西藏水杨梅来源蔷薇科菩提香Geum urbanum 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西藏。性味辛、甘,平。功能主治滋阴补肾,平肝明目,消肿止痛。治感冒,头晕头痛,高血压,贫血,慢性肠胃炎,

  • 莲座叶通泉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莲座叶通泉草药材名称莲座叶通泉草别名小仙桃草来源玄参科莲座叶通泉草Mazus lecomtei Bonati,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四川、云南。性味苦、微涩,凉。功能主治消炎,清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