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材>老牛揣

老牛揣

《全国中草药汇编》:老牛揣

药材名称老牛揣

别名细叶马蔺、安胎灵、桑牛牛扑

来源鸢尾老牛揣Iris tenuifolia Pall.,以种子入药。

生境分部辽宁、吉林、内蒙古、陕西、宁夏、新疆。

性味微苦,凉。

功能主治安胎养血。主治胎动血崩。种子功同马蔺子。

用法用量每日1~2两,水煎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老牛揣

药材名称老牛揣

拼音Lǎo Niú Chuāi

别名安胎灵

来源药材基源:为鸢尾科植物细叶鸢尾的根茎或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Iris tenuifolia Pall.

采收和储藏:8-9月果实成熟时采收,将种子剥出,除去果壳及杂质,晒干。

原形态细叶鸢尾多年生密丛草本,高10-35cm。植株基部存留有红褐色或黄棕色折断的老叶叶鞘。根茎块状,短而硬,黑褐色。根坚硬,细长,分枝少。叶基生;叶片细条状至丝状,坚韧,长20-70cm,宽1.5-2cm;无明显的中脉。花茎长10-20cm,具鞘状退化叶;苞片4枚,披针形,长5-10cm,内有花2-3朵;花便细,长3-4mm;花蓝紫色,直径约7cm,花被裂片6,长4.5-5.5cm,花被管细长;雄蓝3;子房下位,花柱3分枝,花瓣状,先端2裂;子房细圆柱形,长0.7-1.2cm,直径约2mm。蒴果卵圆状,长3.5-4.5cm,直径1.2-1.8cm;种子深棕褐色。花期4-5月,果期8-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沙丘、沙砾、草原或山坡。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及西藏等地。

性味味甘;淡;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尿止血。主咽喉肿痛;湿热黄疸;小便不利;吐血;衄血;崩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或入丸、散。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打米花

    《中药大辞典》:打米花药材名称打米花拼音Dǎ Mǐ Huā别名马郎花、白花藤(《贵州民间药物》),小元宝(《广西药植名录》)。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旋花科植物翼萼藤的根或全草。秋季采收。原形态多年

  • 青葙子

    《中国药典》:青葙子药材名称青葙子拼音Qīnɡ Xiānɡ Zǐ英文名SEMEN CELOSIAE别名野鸡冠花、狗尾花、狗尾苋来源本品为苋科植物青葙Celosia argentea L. 的干燥成熟种

  • 桄榔子

    《中药大辞典》:桄榔子药材名称桄榔子拼音Guānɡ Lánɡ Zǐ出处《开宝本草》来源为棕榈科植物桄榔的果实。冬季果热时采取。原形态桄榔(《广志》),又名:姑榔木(《临海异物志》),面木(《

  • 尖子木

    药材名称尖子木拼音Jiān Zi Mù别名小煨罐、暴牙郎、秤杆菜来源野牡丹科尖子木Oxyspora paniculata (Don) DC.,以全株入药。生境分部广西、四川、云南、贵州。性味

  • 铅灰

    《中药大辞典》:铅灰药材名称铅灰拼音Qiān Huī别名黑锡灰(《丹溪心法》)出处《本草图经》制法刘禹锡《传信方》:"取铅三两,铁器中熬之,久当有脚如黑灰。"功能主治《本草图经》:

  • 野菱根

    药材名称野菱根拼音Yě Línɡ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鞭科植物野菱和细果野菱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rapa incisa Sieb. Et Zucc. Var. quadricaudata G

  • 腹水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腹水草药材名称腹水草拼音Fù Shuí Cǎo别名两头爬、两头粘、两头镇、仙桥草、钓鱼竿、钓竿藤、爬岩红、两头生根来源玄参科腹水草属植物腹水草Veronicas

  • 扁青

    《中药大辞典》:扁青药材名称扁青拼音Biǎn Qīnɡ别名白青(《本经》),碧青(《唐本草》),石青,大青(《纲目》)。出处《本经》来源为碳酸盐类矿物蓝铜矿的矿石。原形态产于铜矿氧化带中。单斜晶系。晶

  • 红榔木

    《中药大辞典》:红榔木药材名称红榔木拼音Hónɡ Lánɡ Mù别名棉榔树出处《文山中草药》来源为榆科植物毛白榆的树皮。全年可采。削除外皮,取第2层皮,晒干研粉用。原形态

  • 昙花茎

    药材名称昙花茎拼音Tán Huā Jīnɡ来源药材基源:为仙人掌科植物昙花的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piphyllum oxypetalum(D.C)Haw.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鲜用。原形态灌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