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材>苦丁

苦丁

《中药大辞典》:苦丁

药材名称苦丁

拼音Kǔ Dīnɡ

别名山萝卜、龙喳口(《草木便方》),叉头草(《四川中药志》,蛾子草(《中草药通讯》(3):58,1972)。

出处《四川中药志》

来源为菊科植物台湾莴苣全草。3~4月采收。

原形态一年或二年生草本,高80~120厘米。全体均含有白色乳汁。主根数个,圆锥形。茎单一,直立,圆柱形,疏生长毛,上部多分枝。叶互生,通常无柄,叶片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7~10厘米,宽3~5厘米,羽状分裂,裂片边缘复作齿牙状,先端裂片较大,两侧裂片略下倾,先端尖锐或渐尖、或钝,基部呈耳廓状抱茎,耳缘具锯齿,上面绿色,下面浅绿,主脉上具有长毛。头状花序顶生,排列成圆锥花丛,总苞圆筒状;苞片覆瓦状排列,内列苞片披针形,较长,外列苞片短小;花淡黄色,全部舌状;雄蕊5,着生花冠管上;子房下位,花柱纤细,柱头2裂。瘦果卵圆形,扁平,黑色,先端具喙,冠毛白色,细软。花期5~9月。

生境分部生于路边及荒野。分布江苏、浙江、安徽、湖北、四川、江西、湖南、福建、台湾等地。

性味①《草木便方》:"苦。"

②《四川中药志》:"性寒,味苦,无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治疥癣,疔疮,痈肿,蛇咬伤。

①《草木便方》:"解毒,散热,清火,利筋骨,治中恶,羊疔,同蕌用。蛇伤起疱,捣涂。"

②《四川中药志》:"清热解毒,调经种子。治疮毒痈肿及蛇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或浸酒。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临床应用治疗扁桃体炎:采用蛾子草未抽薹幼苗的主根,鲜者3~5钱,干者1~3钱,水煎两次,混合,分3次服;或制成丸、散剂服用,每次0.5~1钱。据100例的随访观察,一般服药1~2日即获痊愈。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苦丁

药材名称苦丁

拼音Kǔ Dīnɡ

英文名all-grass of Taiwan Lettuce

别名山萝卜、龙喳口、叉头草、蛾子草大叶蜈蚣草、杨梅蒜、羊奶草、野苦麻、高脚蒲公英丁萝卜、双股金钗、乳浆草、九刀参、八楞麻

出处出自《四川中药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台湾莴苣的干燥根或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actuca taiwaniana Maxim.

采收和储藏:春、夏间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一年或二年生草本,高80-120cm。全株均有白色乳汁。主根数个,圆锥形。茎单一,直立,上部多分枝。叶互生;能常无柄;叶片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6-14cm,宽3-5cm,羽状分裂,先端裂片较大,两侧裂片略下倾,先端尖锐或渐尖、或钝,分裂片端裂片较在两侧裂片略下倾,先端尖锐或渐尖、或钝,基部呈耳状抱茎,边缘复作齿牙状,上面绿色,下面浅绿色,主脉上具长毛。头状花序顶生,排列成圆锥花丛;总苞圆筒状,苞片覆瓦状排列;花淡黄色,全部舌状;雄蕊5,着生花冠管上;子房下位,花柱纤细,柱头2裂。瘦果卵圆形,扁平,黑色,先端具喙,冠毛白,细软。花期5-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路边及荒野。

资源分布:分布于河北、山西、陕西、甘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北、四川、贵州等地。

性味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风湿;活血。主疔疮痈肿;咽喉肿痛;疥癣;痔疮;蛇咬伤;风湿痹痛;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或泡酒。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洗。

各家论述1.《草木便方》:解毒,散热,清火,利筋骨。治中恶,羊疔,同蕌用。蛇伤起疱,捣涂。

2.《四川中药志》:清热解毒,调经种子。治疮毒痈肿及蛇伤。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鸡肉

    《中药大辞典》:鸡肉药材名称鸡肉拼音Jī Ròu出处《本经》来源为雉科动物家鸡的肉。原形态家鸡(《千金·食治》),又名:烛夜(崔豹《古今注》)。家禽。嘴短而坚,略呈圆锥状,上嘴稍弯

  • 镰形棘豆

    《全国中草药汇编》:镰形棘豆药材名称镰形棘豆拼音Lián Xínɡ Jí Dòu别名大夏[藏名]来源豆科镰形棘豆Oxytropis falcata Bunge,

  • 岩石羊

    药材名称岩石羊拼音Yán Shí Yánɡ别名树莲藕、半球莲来源药材基源:为茜草科植物短刺虎刺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amnacanthus subspinosus Hand.-Mazz.采收和储

  • 鸢脑

    《全国中草药汇编》:鸢脑药材名称鸢脑拼音Yuān Nǎo别名鸢、老鹰、鹞鹰来源隼形目鹰科鸢Milvus korschun lineatus (Gray),以脑髓入药。生境分部全国各地。功能主治治痔瘘:

  • 萱草嫩苗

    《中药大辞典》:萱草嫩苗药材名称萱草嫩苗拼音Xuān Cǎo Nèn Miáo出处《日华子本草》来源为百合科植物萱草、黄花萱草或小萱草的嫩苗。原形态植物形态详"萱草根&q

  • 柿子

    《中药大辞典》:柿子药材名称柿子拼音Shì Zi出处《滇南本草图说》来源为柿科植物柿的果实。霜降至立冬间采摘,经脱涩红熟后,食用。化学成分果实含蔗糖、葡萄糖、果糖。未熟果实含鞣质,其组成主要

  • 芒叶小米草

    药材名称芒叶小米草拼音Mánɡ Yè Xiáo Mǐ Cǎo来源玄参科小米草属植物小米草Euphrasia tatarica Fisch,的全草。7~8月采收,切段晒干。

  • 臭梧桐子

    《中药大辞典》:臭梧桐子药材名称臭梧桐子拼音Chòu Wú Tónɡ Zǐ出处《岭南采药录》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臭梧桐的果实或带宿萼的果实。功能主治《上海常用中草药》:&q

  • 荞麦叶

    药材名称荞麦叶拼音Qiáo Mài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蓼科植物荞麦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Fagopyrum esculentum Moench [F.sagot-tatum Gilib.;Pol

  • 牛藤

    药材名称牛藤拼音Niú Ténɡ别名野木瓜、七姐妹藤、六叶野木瓜、石月、郁子来源药材基源:为木通科植物那藤或尾叶那藤的茎和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Stauntonia hexaphylla(T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