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材>苹果叶

苹果叶

《中药大辞典》:苹果叶

药材名称苹果叶

拼音Pínɡ Guǒ Yè

出处滇南本草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苹果叶片

功能主治①《滇南本草》:"敷脐上治阴症。又治产后血迷,经水不调,蒸热发烧,服之效。"

②《滇南本草图说》:"贴火毒疮,烧灰调油搽之。"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两。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苹果叶

药材名称苹果叶

拼音Pínɡ Guǒ Yè

英文名Apple leaf

出处出自《滇南本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双子叶植物药蔷薇科植物苹果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alus pumila Mill.

原形态苹果乔木,高达15m。小枝幼嫩时密被绒毛,老枝紫褐色,无毛。叶互生,叶柄长1.5-3cm,被短柔毛;托叶披针形,全缘,早落;叶片椭圆形、卵形至宽椭圆形,长4.5-10cm,宽3-5.5cm,边缘有圆钝锯齿,幼时两面有短柔毛。花两性;伞房花序,具花3-7朵,集生于小枝顶端;花梗长1-2.5cm,密被绒毛;花白色或带粉红色,直径3-4cm;雄蕊20;花柱5。果实扁球形,直径在2cm以上,先端常有隆起,萼柱下陷,萼裂片宿存,果梗粗短。花期5月,果期7-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50-2500m的山坡、平原旷野以及黄土丘陵等处。

资源分布:原产欧洲及亚洲中部。我国辽宁、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山东、江苏、四川、云南、西藏等地有栽培。

化学成分叶含β-吲哚乙酸(β-indolylacetic acid)。

性味苦;寒

归经肝;肾经

功能主治凉血解毒。主产后血晕,月经不调,发热,热毒疮瓣,烫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0-60g。

外用:适量,鲜叶贴敷。

各家论述1.《滇南本草》:敷脐上治阴症。又治产后血迷,经水不调,蒸热发烧,服之效。

2.《滇南本草图说》:贴火毒疮,烧灰调油搽之。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海蟹壳

    药材名称海蟹壳拼音Hǎi Xiè Ké来源药材基源:为梭子蟹科动物三疣梭子蟹的甲壳。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rtunus trituberculatus(Miers)采收和储藏:加工或食用时,拣取外壳

  • 定心散

    《中药大辞典》:定心散药材名称定心散拼音Dìnɡ Xīn Sàn出处浙江来源为莲座蕨科植物定心散莲座蕨的带叶柄基部的根茎。全年可采;挖取根茎,除尽叶柄,切片晒干。原形态植株矮小细瘦

  • 药材名称鸭拼音Yā别名绿头鸭、大鸭鸭、水鸭、***鸭来源雁行目鸭科绿头鸭Anas platyrhynchos L.,以鸭掌、嘴壳、肉、毛入药。生境分部东北。功能主治毛:解毒,退火。治烫、火伤:水鸭毛烧焦

  • 地笋

    《中药大辞典》:地笋药材名称地笋拼音Dì Sǔn别名地瓜儿、地瓜(《救荒本草》),地笋子、地蚕子(《草木便方》),地藕(《分类草药性》),水三七、野三七、旱藕(《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出处《

  • 白苏

    药材名称白苏拼音Bái Sū别名野苏麻、白苏子、玉苏子、苏梗来源为唇形科紫苏属植物白苏Perilla frutescens (L.) Britt.,以叶、嫩枝、主茎(苏梗)和果实(白苏子或玉

  • 山香圆

    药材名称山香圆拼音Shān Xiānɡ Yuán别名两指剑、千打锤、七寸钉、千锤打、大驳骨、小熊胆木。来源药材基源:为省沽油科植物锐尖山香圆的根或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urpinia arguta

  • 人面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人面子药材名称人面子拼音Rén Miàn Zi别名人面果来源漆树科人面子Dracontomelon dao (Blanco)Merr. et Rolfe,以果入

  • 三匹叶

    《全国中草药汇编》:三匹叶药材名称三匹叶拼音Sān Pǐ Yè别名豆角柴来源豆科三匹叶Campylotropis cavaleriei (Levl.)C. Y. Wu[C. velutina

  • 红螺塔

    药材名称红螺塔拼音Hónɡ Luó Tǎ来源药材基源:为涡螺科动物瓜螺的卵块。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ymbium melo(Solander)采收和储藏:4月、5月间,用拖网采集。采得后将卵块逐个剥开

  • 鸱骨

    《中药大辞典》:鸱骨药材名称鸱骨拼音Chī Gǔ出处《纲目》来源为鹰科动物白尾鹞的翅骨。功能主治《圣惠方》:"治鼻衄不止。老鸱翅关大骨,微炙,捣细罗为散,少少吹入鼻中。"摘录《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