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材>茉莉叶

茉莉叶

《中药大辞典》:茉莉叶

药材名称茉莉叶

拼音Mò Lì Yè

出处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来源为木犀科植物茉莉叶片

性味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辛,凉。"

功能主治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解表。治外感发热,腹胀腹泻。"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钱。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茉莉叶

药材名称茉莉叶

拼音Mò Lì Yè

别名末利花叶

出处出自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来源药材基源:为木犀科植物茉莉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Jasminum sambac(L.)Ait.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直立或攀援灌木,高达3m。小枝圆柱形或稍压扁状,有时中空,疏被柔毛。叶对生,单叶;叶柄长2-6mm,被短柔毛:具关节。叶片纸质,圆形、卵状椭圆形或倒卵形,长4-12.5cm,宽2-7.5cm,两端圆或钝,基部有时微心形,除下面脉腋间常具簇毛外,其余无毛。聚伞花序顶生,通常有花3朵,有时单花或多达5朵;花序梗长1-4.5cm,被短柔毛,苞片微小,锥形;花梗长0.3-2cm;花极芳香;花萼无毛或疏被短柔毛,裂片线形;花冠白色,花冠管长0.7-1.5cm,裂片长圆形至近圆形。果球形,径约1cm,呈紫黑色。花期5-8月,果期7-9月。

生境分部我国南方各地广为栽培。原产印度。

性状性状鉴别 叶多卷曲皱缩,展平后呈阔卵形或椭圆形,长4-12cm,宽2-7cm,两端较钝,下面脉腋有黄色簇生毛;叶柄短,长2-6mm,微有柔毛。气微香,味微涩。

化学成分叶中含有无羁萜(friedelin),羽扇豆醇(lupeol),白烨脂醇(betulin),白桦脂酸(betulinic acid),熊果酸(ursolic acid),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α-香树脂醇(α-amyrin),β-谷甾醇(β-sitosterol)[1],从叶中还分离出茉莉甙(sambawside)A、E、F[2],茉莉木脂体甙(sambacolignoside)及齐墩果甙(oleo-side)[5].

性味辛;微苦;性温

归经肺;胃经

功能主治疏风解表;消肿止痛。主外感发热;泻痢腹胀;脚气肿痛;毒虫螫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0g。外用:适量,煎水洗或捣敷。

各家论述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解表。

治外感发热,腹胀腹泻。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细叶刺针草

    药材名称细叶刺针草别名小花刺针草、小花鬼针草、小刺叉、一包针来源菊科刺针草属植物细叶刺针草Bidens parviflora Willd.的全草。夏秋采割地上部分,洗净,鲜用或晒干用。性味苦、平。功能

  • 山花生

    药材名称山花生拼音Shān Huā Shēng别名假花生、大叶青、异果山绿豆、稗豆。来源为豆科山蚂蝗属植物假地豆Desmodiumheterocarpum(L.)DC.,以全株入药。夏、秋采收,洗净,

  • 栗花

    《中药大辞典》:栗花药材名称栗花拼音Lì Huā出处《日用本草》来源为壳斗科植物栗的花。化学成分花含精氨酸。性味①《滇南本草》:"性微温,微苦涩。"②《四川中药志》:&q

  • 观音苋根

    药材名称观音苋根拼音Guān Yīn Xiàn Gēn出处《重庆草药》来源为菊科植物观音苋的根。性味《重庆草药》:"味淡,性温,无毒。"功能主治行气活血。治产后停瘀腹痛,

  • 苦苣苔

    药材名称苦苣苔拼音Kǔ Jù Tái英文名Common Conandron别名锯齿三七、一张白、岩菜、水鳖草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苦苣苔科植物苦苣苔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 驱虫斑鸠菊

    药材名称驱虫斑鸠菊拼音Qū Chónɡ Bān Jiū Jú英文名stem of Anthelmintic Ironweed别名野茴香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驱虫斑鸠菊的果实。

  • 地瓜

    药材名称地瓜拼音Dì Guā别名土瓜、凉瓜、凉薯、葛瓜、葛薯、土萝卜(《中国药植志》),草瓜茹(《陆川本草》),沙葛、地萝卜(江西《草药手册》)。出处《中国药植志》来源为豆科植物豆薯的块根。

  • 熊掌

    《全国中草药汇编》:熊掌药材名称熊掌拼音Xiónɡ Zhǎnɡ来源食肉目熊科黑熊Selenarctos thibetanus (G. Cuvier);马熊Ursus pruinosus Bl

  • 垂珠花

    药材名称垂珠花拼音Chuí Zhū Huā别名白客马叶来源安息香科垂珠花Styrax dasyantha Perk.,以叶入药。生境分部贵州等省。性味甘、苦,寒。功能主治止咳润肺。主治咳嗽,

  • 赤腹松鼠

    药材名称赤腹松鼠拼音Chì Fù Sōnɡ Shǔ英文名Sciurus;Squirrel别名红腹松鼠、松鼠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松鼠科动物赤腹松鼠去内脏的全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