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材>茸草

茸草

药材名称茸草

拼音Rónɡ Cǎo

别名菱登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玄参科植物钟萼草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indenbergia philippensis(Cham.)Benth.

采收和储藏:春、夏、秋季均可采收,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灌木状草本,高达1m。全株被多细胞腺毛。茎圆柱形,粗壮,坚挺,直立,下部木质化,多分枝。叶对生;叶柄长6-12mm;叶片纸质,卵形至卵状披针形,长2-8cm,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狭楔形,边缘具尖锯齿。穗状总状花序顶生,近无梗,长6-20cm;苞片狭披针形;花萼钟状,长5-6mm,萼齿尖锐,钻状三角形,与萼筒等长;花冠黄色,下唇有紫斑,外面多少被毛,花冠筒较花萼约长1倍,上唇先端近于截形,有时凹缺,下唇较长,3裂,有明显的褶襞,花药有长药隔,具柄;子房先端及花柱基部被毛。蒴果长卵形,长5-6mm,密被棕色硬毛。种子黄色,长约0.5mm,表面粗糙。花、果期11月至翌年3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200-2600m的干山坡、岩缝及墙缝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

性味味苦;性平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解毒敛疮。主风湿痹痛;咽喉肿痛;骨髓炎;皮肤湿疮;疔疮肿毒;顽癣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姜黄草

    药材名称姜黄草拼音Jiānɡ Huánɡ Cǎo别名黄姜、老虎姜、猴节莲出处姜黄草始载《植物名实图考》二十三卷蔓草类,谓:“姜黄草,生滇南。蔓、叶俱如牵,根如姜而黄,极硬,以形得名。”据记载及附图,其

  • 花杜仲藤

    药材名称花杜仲藤拼音Huā Dù Zhònɡ Ténɡ别名有用花皮胶藤、刺耳南、刺耳蓝、花喉崩、喉崩癞、头钳模、眼角蓝来源药材基源:为夹竹桃科植物花皮胶藤的树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cdysanth

  • 狗齿

    《中药大辞典》:狗齿药材名称狗齿拼音Gǒu Chǐ出处《别录》来源为犬科动物狗的牙齿。化学成分含水分10.97~11.89%,钙25.99~27.60%,镁0.73~0.78%,氯0.17~0.19%

  • 狭叶香茶菜

    药材名称狭叶香茶菜拼音Xiá Yè Xiānɡ Chá Cài英文名root of Narrow-leaf Rabdosina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狭叶香茶菜的根。拉丁植

  • 毛野丁香叶

    《全国中草药汇编》:毛野丁香叶药材名称毛野丁香叶拼音Máo Yě Dīnɡ Xiānɡ Yè别名石楠叶[云南昆明]来源茜草科毛野丁香叶Leptodermis pilosa (Fra

  • 驱风通

    《全国中草药汇编》:驱风通药材名称驱风通别名大叶臭椒、有刺盐肤木、刺椿木、天星木、血虎、红簕通来源芸香科驱风通Zanthoxylum rhetsoides Drake,以茎、枝、叶入药。生境分部广东。

  • 大荨麻

    药材名称大荨麻别名云南荨麻来源荨麻科大荨麻Urtica mairei Lev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苦、辛,温。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活血止痛止痒。主治风湿麻木,关节痛,劳伤疼痛,疝痛,水肿,

  • 乌鸦

    《中药大辞典》:乌鸦药材名称乌鸦拼音Wū Yā别名巨喙乌(《禽经》),大嘴乌(《禽经》注),黑老鸦(《滇南本草》),老鸦(《痘疹论》)。出处《嘉佑本草》来源为鸦科动物大嘴乌鸦等的全体或肉。原形态为鸦科

  • 山芝麻

    《全国中草药汇编》:山芝麻药材名称山芝麻拼音Shān Zhī Mɑ别名大山麻、石秤砣、山油麻、坡油麻来源为梧桐科山芝麻属植物山芝麻Helictercs angustifolia L.,以根或全株入药。

  • 棘针

    《中药大辞典》:棘针药材名称棘针拼音Jí Zhēn别名白棘(《本经》),棘刺、枣针(《别录》),赤龙爪(《普济方》)。出处《本经》来源为鼠李科植物酸枣的棘刺。性味①《本经》:"味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