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材>藏紫菀

藏紫菀

药材名称藏紫菀

拼音Cánɡ Zǐ Wǎn

别名青菀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缘毛紫菀的头状花序或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ster souliei Franch.

采收和储藏:5-7月开花期采收头状花,阴干;春、秋季挖根,除去茎叶,洗净,晒干。

原形态缘毛紫菀多年生草本,高5-45cm。根茎粗壮。花茎单一,紫色,有比值棱,被疏或密的白色长粗毛。基生叶莲座状,叶片缘绿色,长圆状匙形或倒披针形,长2-7cm,先端钝或尖,基部渐狭呈宽翅状叶柄,全缘;下部叶及上部叶长圆状线形,长1.5-3cm,宽0.1-0.3cm,全部叶两被疏毛,有白长缘毛,中脉在下面凸起,有离基三出脉。头状花序顶生,径3.5-4.2cm,总苞半球形,径1.2-2cm,黄绿色,总苞片3层,近等长或外层稍短,线状、稀匙状长圆形,下部革质,上部草质,外面几无毛,或沿中脉及边缘有白色柔毛;舌状花30-50个,管部长1.5-2mm,舌片蓝紫色,长圆状线形,长12-23mm,宽2-3mm;管状花多数,密集,鲜黄色,长3.5-5mm,管部长1.2-2mm,有短毛,先端5裂,裂片长1.5mm;花柱附片长1mm;冠毛1层,紫短色,长0.8-2mm,密生白色粗毛。花期5-7月,果期8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700-4000m的高山针叶体外缘、灌丛及山坡草地或河滩草坝。

资源分布:分布于甘肃、青海、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花序皱缩成团;有时小花散攻露出花盘;花盘短圆锥形,着生管状花的萼管群残基,排列整齐。总苞半于形,直径1.2-2cm,黄绿色;总苞片3层,近等长,长6-10mm,宽1-2mm,条状披针形,先端尖,具白色长缘毛;舌状花雌性,舌片细长,皱缩,紫色至紫蓝色或灰紫色;舌状花雌性,舌片细长,皱缩,紫色至紫蓝色或灰紫色,长1.5-2.5cm,宽约1mm,柱头2裂;管状花两性,黄色,雄蕊5,聚药;雌蕊1,柱头2裂,披针形,其上簇生黄色长柔毛,子房下位,冠毛1层,淡灰黄色或紫褐色,与管白色糙毛。气香,味淡。

以花冠蓝紫色、气香者为佳。

显显微鉴别 粉末特征:棕黄色,微带紫色。花粉粒棕黄色,球形或近球形,直径约35-39μm,具3孔沟,外表具刺状突起,极面每裂片5-6刺,中部有疣状突起。冠毛碎片,为多细胞组成的毛状物,胞壁稍厚,具纹孔,顶端渐尖呈刺状。非腺毛众多,由14-18个细胞组成,顶端细胞细长,多偏于一侧,基部细胞1-2列。柱头碎片,表皮细胞呈楔槌关、钝圆形绒毛状突起。子房完整,不易粉碎,呈深黄棕色。花粉囊碎片,细胞内壁呈长方形、类方形、类多角形胞壁增厚。舌状花冠下表皮细胞长方形,壁薄,胞壁细齿状。苞片下表皮细胞碎片长方形,气孔不等式或不定式,副卫细胞4-5个。

性味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止咳化痰。主流行性感冒;气管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或入丸、散。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鱼腥草

    《中国药典》:鱼腥草药材名称鱼腥草拼音Yú Xīnɡ Cǎo英文名HERBA HOUTTUYNIAE别名侧耳根、猪鼻孔、臭草、鱼鳞草来源本品为三白草科植物蕺菜Houttuynia corda

  • 龙血树

    药材名称龙血树别名竹木参、山竹蔗来源龙舌兰科龙血树Pleomele angustifolia (Roxb.) N. E. Brown,以块根入药。生境分部广西。性味甘,凉。功能主治润肝止咳,清热凉血。

  • 喜树果

    药材名称喜树果拼音Xǐ Shù Guǒ英文名Fructus Camptothecae Acuminatae别名千丈树、水栗子、天梓树来源为珙桐科植物喜树Camptotheca acumina

  • 大黑药

    《中药大辞典》:大黑药药材名称大黑药拼音Dà Hēi Yào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菊科植物翼茎旋复花的根。秋季采挖。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约65厘米。根粗壮。叶互生,倒披针形

  • 海铁树

    药材名称海铁树拼音Hǎi Tiě Shù别名铁树来源药材基源:为黑角珊瑚科动物二叉黑角珊瑚的群体分枝。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ntipathes dichotoma Pallas采收和储藏:垂网采取,洗

  • 紫红獐牙菜

    药材名称紫红獐牙菜拼音Zǐ Hónɡ Zhānɡ Yá Cài别名苦胆草、草龙胆、青叶胆来源龙胆科紫花獐牙菜Swertia punicea Hemsl.,以全草入药。生境

  • ***藤

    药材名称***藤拼音Bái Fěn Ténɡ别名独脚乌桕、夜牵牛、白面水鸡、青龙跌打、山葫芦、山鸡蛋、飞龙接骨来源为葡萄科***藤属植物***藤Cissus modecoides Pla

  • 青鱼胆草

    《中药大辞典》:青鱼胆草药材名称青鱼胆草拼音Qīnɡ Yú Dǎn Cǎo别名胆草、对叶林、抽筋草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龙胆科植物蔓龙胆的全草。秋后采集。原形态多年生蔓生草本。茎细长。叶

  • 旋覆花根

    药材名称旋覆花根拼音Xuán Fù Huā Gēn英文名root of Japanese Inula, root of Linearleaf Inula, root of British Inula出

  • 兔肝

    《中药大辞典》:兔肝药材名称兔肝拼音Tù Gān出处《别录》来源为兔科动物蒙古兔或家兔等的肝。性味①《纲目》:"性冷。"②《医林纂要》:"甘苦咸,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