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材>贵州獐牙菜

贵州獐牙菜

药材名称贵州獐牙菜

拼音Guì Zhōu Zhānɡ Yá Cài

别名四棱草、龙胆

来源药材基源:为龙胆科植物贵州獐牙菜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wertia kouitchensis Franch.[S.tetragona auct.nonC.B.Clarke]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晒干。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30-60cm。主根明显。茎直立,较纤细,四棱形,棱上具窄翅,分枝多,开展。叶对生;无柄或几无柄至有短柄;叶片披针形,长2-3m或达5cm,宽达1.5m,两端渐狭;叶脉1-3条,下面明显突起。圆锥状聚伞花序,具多花,开展;花梗直立,四棱形,长1-2cm,果时伸长可达6.5cm;花多4数,仅枝上侧花有5数,直径达1cm;花要绿色,叶状,裂片线状披针形;花冠黄白色、黄绿色,裂片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6-12mm,具长尖头,茎部有2个腺窝,腺窝狭椭圆形,沟状,边缘有疏毛状流苏;雄蕊4-5,花丝线形,长达8mm,花药蓝色;于房无柄,卵状披针形,花柱短,不明显,柱头2裂。蒴果卵形,长1-1.3cm。种子多数,黄褐色,圆球形,长约8mm,表面近光滑。花期8-9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750-1600m的河边、草坡、荒地及路旁。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陕西、甘肃、湖北等地。

性味苦;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湿。主小儿发热;口苦潮热;湿热黄疽;咽喉肿痛;消化不良;胃炎;口疮;牙痛;火眼;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0g。外用:适量,捣烂外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斑竹壳

    《中药大辞典》:斑竹壳药材名称斑竹壳拼音Bān Zhú Ké别名斑竹衣出处《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来源为禾本科植物刚竹的箨。功能主治清血热;烧灰吃,透斑疹。用法用量内服:煎汤(去毛),

  • 竹鱼

    《中药大辞典》:竹鱼药材名称竹鱼拼音Zhú Yú别名足鱼(《医林纂要》),野鲮鱼(《中国经济动物志·淡水边类》)。出处《纲目》来源为鲤科动物野鲮鱼的肉。原形态体长,稍侧扁

  • 山藿香

    《中药大辞典》:山藿香药材名称山藿香拼音Shān Huò Xiānɡ别名血见愁、血芙蓉(《生草药性备要》),野石蚕、野薄荷、仁沙草、苦药菜、假紫苏(《广西中兽医药植》),皱面草、方枝苦草(广

  • 猪肤

    《中药大辞典》:猪肤药材名称猪肤拼音Zhū Fū别名猪皮(《汤液本草》)。出处《汤液本草》来源为猪科动物猪的皮肤。原形态动物形态详"猪肉"条。化学成分含水分46%,蛋白质26.4%

  • 红麸杨

    药材名称红麸杨拼音Hónɡ Fū Yánɡ出处《湖南药物志》来源为漆树科植物红麸杨的根。秋季采挖。原形态落叶乔木,高7~12米。小枝被有短柔毛。单数羽状复叶,小叶7~11片,最多可

  • 野冬菊

    《中药大辞典》:野冬菊药材名称野冬菊拼音Yě Dōnɡ Jú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菊种植物野冬菊的花。秋季采花,晒干。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25~50厘米。茎直立,圆柱形,密被白色短租

  • 三加皮

    《全国中草药汇编》:三加皮药材名称三加皮来源五加科五加属植物毛蕊三加(藏三加)Acanthopanax lasiogyne Harms,以根皮入药,称“三加皮”。原形态落叶小乔木,常有刺。叶互生或簇生

  • 火头根

    药材名称火头根拼音Huǒ Tóu Gēn英文名Rhizome of Peltate Yam别名枕头根、黄姜、黄连参、地黄姜、野芋姜出处出自《中国药植志》:湖北民间取本种的根茎用以毒鱼。来源药材基源:为

  • 野漆树根

    《中药大辞典》:野漆树根药材名称野漆树根拼音Yě Qī Shù Gēn出处《福建民间草药》来源为漆树科植物野漆树的根。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野漆树叶"条。性味《闽东本草》:&

  • 钝齿铃子香

    药材名称钝齿铃子香拼音Dùn Chǐ Línɡ Zǐ Xiānɡ来源药材基源:为唇科植物钝齿铃子香的带根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helonopsis odontochila Diels va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