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材>长瓣马铃苣苔

长瓣马铃苣苔

《全国中草药汇编》:长瓣马铃苣苔

药材名称长瓣马铃苣苔

来源苦苣苔科马铃苣苔属植物长瓣马铃苣苔Oreocharis acericula (S. Moore) Clarke,以全草入药。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治跌打损伤,痈疽疮疖肿痛,各种出血。

用法用量3~5钱,水煎服;外用鲜品捣烂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长瓣马铃苣苔

药材名称长瓣马铃苣苔

拼音Chánɡ Bàn Mǎ Línɡ Jù Tái

英文名all-grass of Auriculate oreocharis

别名岩白菜、岩桐草、皱皮草

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来源药材基源:为苦苣苔科植物长瓣马铃苣苔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reocharis auricul (S. Moore) Clarke [Didymocarpus auricula S. Moore]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长瓣马铃苣苔 多年生草本。叶全部基生;具柄,柄长2-4cm,密被褐色绢状绵毛;叶片长圆状椭圆形,长2-8.5cm,宽1-5cm,先端微尖或钝,基部圆形或稍心形,边缘具钝齿至近全缘,上面被贴伏短柔毛,下面被淡褐色绢状绵毛至近无毛,侧脉7-9对,在下面隆起,密被褐色绢状绵毛。聚伞花序2次分枝,2-5条,每花序具4-11花;花序梗长6-12cm;苞片,长圆状披针形,密被褐色绢状绵毛;花梗长约1cm;花萼5裂至近基部,裂片相等,长圆状披针形,外面被绢关绵毛,内面近无毛;花冠细筒状,蓝紫色,外被短柔毛,筒长1.2-1.5cm,与檐部等长或稍长,喉部缢缩,近基部稍膨大,檐部二唇形,上唇2裂,下唇3裂片近相等,近狭长圆形,长7-10mm,宽约3mm;能育雄蕊4,分生;花盘环状;雌蕊无毛;子房线状长圆形,长7-10mm,花柱长2-3mm,柱头1,盘状。蒴果倒披针形,长约4.5cm。花期6-7月,果期8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谷、沟边及林下潮湿岩石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西、福建、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等地。

性味淡味苦;性凉

功能主治凉血止血;清热解毒。主各种出血;湿热带下;痈疽疮疖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品适量,捣敷。

各家论述1.《新华本草纲要》:味淡,性平。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的功能。用于各种出血、痈疽、跌打损伤等。

2.《植物名实图考》:岩白菜生山石有溜处,铺生如白菜,面绿,背黄,有毛茸茸,治吐血有效。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母丁香

    《中药大辞典》:母丁香药材名称母丁香拼音Mǔ Dīnɡ Xiānɡ别名鸡舌香(《抱朴子》),亭炅独生(《酉阳杂俎)),雌丁香(《本草蒙筌》)。出处《雷公炮炙论》来源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的果实。果实将成熟

  • 苦壶卢子

    《中药大辞典》:苦壶卢子药材名称苦壶卢子拼音Kǔ Hú Lú Zǐ出处《纲目》来源为葫芦科植物苦葫芦的种子。秋后采取成熟果实,剖取种子,晒干。性味《纲目》:"苦,寒,有毒

  • 蛇莓

    《全国中草药汇编》:蛇莓药材名称蛇莓拼音Shé Méi别名蛇泡草、蛇盘草、蛇果草、龙吐珠、宝珠草、三匹风、三叶莓、地杨梅、三爪风、三爪龙、三脚虎、红顶果来源蔷薇科蛇莓属植物蛇莓Du

  • 摇钱树

    《全国中草药汇编》:摇钱树药材名称摇钱树拼音Yáo Qián Shù别名灯笼花、马鞍树来源无患子科复羽叶栾树Koelreuteria bipinnata Franch.,

  • 自扣草

    药材名称自扣草拼音Zì Kòu Cǎo英文名Herb of Canton Buttercup别名鹿蹄草、鹿啼草、自蔻草、小回回蒜、假芹菜、千里光、自灸草、野芹菜、点草、田芹菜出处出自《生草药性备要》来

  • 阿魏

    《中国药典》:阿魏药材名称阿魏拼音ā Wèi英文名RESINA FERULAE别名臭阿魏、细叶阿魏来源本品为伞形科植物新疆阿魏Ferula sinkiangensis K. M. Shen

  • 百尾笋

    药材名称百尾笋拼音Bǎi Wěi Sǔn别名石竹根(《草木便方》),竹林梢、万花梢(《分类草药性》),黄牛尾巴(《贵州民间方药集》),竹林霄(《四川中药志》)。出处《贵州民间方药集》来源为百合科植物万

  • 橙皮

    《中药大辞典》:橙皮药材名称橙皮拼音Chénɡ Pí别名黄果皮、理陈皮(《滇南本草》)。出处《岭南采药录》来源为芸香科植物甜橙的果皮。冬季或春初,收集剥下的果皮,晒干或烘干。性状完

  • 青灰叶下珠

    药材名称青灰叶下珠拼音Qīnɡ Huī Yè Xià Zhū英文名all-grass of Greyblue Leaf-flower出处始载于《浙江药用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大戟科植物青灰叶下珠的

  • 桂枝

    《中国药典》:桂枝药材名称桂枝拼音Guì Zhī英文名RAMULUS CINNAMOMI来源本品为樟科植物肉桂Cinnamomum cassia Presl的干燥嫩枝。春、夏二季采收,除去叶